APP下载

谈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

2017-06-02崔勇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

崔勇

摘 要:电力拖动是电气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能将理论与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等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哪怕是遇到简单的电气设备故障也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探索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一体化”教學理念在电力拖动课中的实际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一体化;电力拖动;教学

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的快慢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采取以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能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学生一专多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里以《电力拖动》课程中的“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线路”为例来谈谈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第一步:现场参观(实践环节)

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机床电气控制的对象是生产机械,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以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是设计电气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基础,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是实现生产机械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控制线路之前对生产机械的构造、运动形式、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为此,必须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教学。在参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生产机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准备好机械部件及电机、电器的名称卡片或标牌;三是讲清参观目的,即通过参观要弄清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带着问题参观。参观时的基本程序是:(1)教师将卡片粘贴在车床的相应部位,参观时对照各部位讲解机械的构造、各部件的作用、各主要电器的作用。(2)开动机器作操纵演示,指出各种运动形式和各部件的控制要求。(3)让学生观察机械与电器的联动部件的动作情况。(4)请生产工人进行演示。(5)提问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同时进行查漏补缺。

第二步:理论学习(理论环节)

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像教学和投影教学等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充实,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主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透彻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法有:

(1)抓住每种控制线路的特点进行重点讲解。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无论怎样复杂,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一般性的通用环节,如正转自锁控制、正反转控制、点动控制、时间控制等基本控制环节,这些环节学生都很熟悉,往往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即可理解和掌握。

(2)化整为零———分析线路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都是由若干台电动机或其他电器(如电磁铁等)的控制线路组成的,而每一台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又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控制环节(如启动控制、点动控制、制动控制、调速控制等控制环节)组成。在分析控制线路时,先根据被控对象(电动机等)将整个线路划分为几个模块,再逐块细分成若干基本控制环节。先分析每一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再分析每一块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回到整体控制线路。

(3)着重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要使学生熟悉教材中所介绍的几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其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控制线路图、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能力。生产机械是多种多样的,其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线路出现的故障更是变幻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从读图方法、线路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从具体的控制线路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及特点,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三步:实践教学(再实践环节)

当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应转入实习教学,即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回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教学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到电工专业实习室进行电气配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后在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模拟示教板上进行排故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二是到实习工厂进行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应用。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达到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能够使理论学习的内容及时在实践中体现,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印宝华.电力拖动课程的项目教学法[J].职业,2010(33):76-77.

[2]杨文娟.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7).

猜你喜欢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