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7-06-02余沛衡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

余沛衡

摘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改革开放下,我国对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因此,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培养马克思主义创新型人才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培养策略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的素质问题,不仅影响到一个学科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需求无可厚非,并且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人才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拓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培养已然备受关注,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我国具有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都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型人才呐喊。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鉴于目前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為此,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足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选拔中,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源都是来源于硕士和博士,而这两个层次的生源有恰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硕士和博士的学习都过于漫长导致了其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1];二是这两个层次的生源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知识;三是学历经历都很长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型培养。通过这些共通点来分析,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层次的生源缺少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专业基础、再一个就是缺乏创新的活力。

(二)专业意识薄弱

在目前的博士攻读现状中,很多的硕士对其二级学科的重视程度并不是特别的高,往往他们攻读的博士学位与其即将从事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也就是说这些层次的生源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意识,像这种意识薄弱的情况,很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流失和专业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

(三)专业适应期长,学习自主性偏低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复杂严谨的理论性学科,对于大部分硕士生来说并不能很快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当中。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生源对马克思主理论的学习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思路,造成了普遍硕士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研究处于被动状态。

三、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一)分析专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来源于不同的学历层次,因此要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培养策略就必须对生源的结构、知识背景、学术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生源的后续发展和职业倾向有一个系统的调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性的指标。

(二)注重综合素者和创新潜质的考核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选拔考核中,大多数的考核都缺乏对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考核,因此,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今后的考核中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引入到考核中,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具体的做法可以在统考项目考察后,增添一个综合素质和创新测试环节,从传统的教材考察变更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创新意识的考察,改变传统的考核范围、主题。在这种考核模式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直观的体现,并且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质生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强化专业人才的责任和职责

鉴于很多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对于专业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对专业的忠诚程度和对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在思想上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才能进入一个深度发掘的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需要的是要有深度专研精神、创新精神、和专业的忠诚精神的精英人才。因此,强化专业人才的责任和职责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型人才是党和国家的使命,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壮大的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一现状,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42-47.

[2]杨乐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68-7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