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6-02姜海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

姜海

摘 要:本文使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關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倾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出6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即城市归属感,职业发展机会,家庭因素,工资水平,大型企业数量与规模,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本文为政府更好的服务大学生,留住大学生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倾向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才竞争已然上升到一个尤为突出的位置。拥有人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各类专业人才的优势,更好的为所在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各级政府和高校高度关注吸取和留住大学生的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留住大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留住大学生,更好发挥他们的优势,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深入探索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在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对于城市选择倾向的影响因素。对于这一问题的充分关注,可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地方政府和高校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建议对策。

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中,有许多学者关注大学生城市选择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Alm和Winters(2009)[1]的研究通过建立重力导向模型,来分析地域之间距离对大学生流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城市流动符合距离的递减规律。国内学者王文波、宋琦和李鹏军(2012)[2]的研究以2183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政策因子、保障因子、制度差异因子、经济因子、软环境因子、工作适应度因子、生活习惯因子、家庭因子、文化因子、和科技因子共10个因子。李华和王文奎(2008)[3]的研究发现,收入水平是高校大学考虑城市选择倾向的首要因素,而个人发展的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等都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卢姗和王琼(2007)[4]的研究结合人口流动距离的递减规律和劳动力迁移理论分析出影响本科生城市选择倾向的因素,包括地域距离、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脉关系以及文化和环境等。

二、大学生城市选择倾向的影响因素

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研究归纳出以下8个影响大学生城市选择倾向的因素。

(1)城市归属感。城市归属感是城市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是对城市独特价值、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和内化[5]。大学生的城市归属感可以体现出对这座城市的依恋与感情,尤其是对一座城市的认同与认可。而这种心理上的归属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留在这所城市的促进因素。

(2)职业发展机会。职业发展机会是决定大学生存在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它代表了一个城市可以给大学生提供的发展机会程度。越是那些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较好职业发展前景的城市,也越是大学生青睐、向往的地方。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城市选择倾向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特征以及希望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程度。如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经济较为发达、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而那些父母对高等教育期望的投资回报会影响大学生选择教育回报多、社会地位高的工作。那些愿意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学生,也会考虑恋人、配偶和父母的职业选择建议,最终影响他们做出选择。

(4)工资水平。城市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大学生确定城市流动的关键因素。工资水平反映的是一座城市对就业的毕业生能够提供薪酬的水平。那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会越高。

(5)大型企业数量与规模。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对城市内大型企业的数量与规模是相当看重的。大型企业规模与实力不仅反映了城市内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与创造力。该因素包括了企业的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6)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城市历史多年的积淀与韵味,以及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

三、结论

本文使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倾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出了6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即城市归属感,职业发展机会,家庭因素,工资水平,大型企业数量与规模,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更好的服务大学生,留住大学生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Alm J,Winters JV. Distance and intrastate college student migration

[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9,28:728-738.

[2]王文波,宋琦,李鹏军,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区域性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8):691-695.

[3]李华,王文奎.西安高校毕业生流动状况分析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8(6):50-52.

[4]卢姗,王琼.来沪就读本科生地域流动与中国的地区平衡——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2007(4):52-56.

[5]刘闻佳.武汉市民“城市认同感”研究[J].企业导报,2015(2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