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抗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

2017-06-02刘钺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刘伯承抗战时期贡献

刘钺

摘 要:在抗战时期,刘伯承非常重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政治角度的战胜敌人三个条件、打胜仗要靠不断政治工作等观点的提出都属于这一重视的最好表现,而为了更为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正是本文就这一课题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抗战时期;刘伯承;思想政治工作;贡献

刘伯承元帅著名的军事家与军事理论家形象极为深入人心,但鲜有人了解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较大贡献,而为了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刘伯承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笔者选择了抗战时期作为切入点,开展了刘伯承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贡献的研究。

一、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教育

提到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抗战初期刘伯承开展的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和战争初期,我党创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但这一理论与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真正得到全军将士的理解,这就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中,很多战士们因为红军的改编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不满情绪,这对于我军战斗力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为了解决战士们的情绪问题,刘伯承在全军将士面前进行了“白色帽徽,红色心脏”主题的演讲,而通过这一演讲战士们理解了民族解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也认识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这对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1]。

在具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教育中,刘伯承秉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对顽固派进行反击,而对于不能正确把握自身思想的干部战士,则给予了较为耐心的教育,刘伯承的这些行为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带来了极为积极的影响。

二、贯彻落实独立自主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指示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党中央制定了我军独立自主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方针,而刘伯承在这一方针的落实中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129师开办的第一期游击训练班开学典礼上刘伯承进行的演讲中就有着较好体现。刘伯承所在129师开展的游击训练班不仅培育了战士们游击战的作战思路,更使得将士们真正从思想上理解了独立自主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意义,这对于我军日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大量战果的取得带来了较为有力的支持[2]。

三、深刻认识“精兵简政”的政治意义

1941年解放区抗战进入了最艰难时期,为此中央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政策,而在这一政策的落实中,刘伯承同样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42年刘伯承在129师精兵简政动员大会中做了《如何贯彻党中央精兵简政政策》,劉伯承通过这一报告指出了“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其本人也在日常工作亲自解答各类干部对“精兵简政”政治存在的疑问,这就使得晋冀鲁豫边区精兵简政工作取得了较为长足的成果,这对于游击战争的更好展开乃至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3]。

四、重视我军的政治工作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从政治角度全面考虑军事问题同样属于抗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而这点从1949年9月的邢沙永战役、1938年刘伯承提出的《平汉铁路破击的经验教训》、1939年山西黎城乔庄军事会议上的《对于目前战术的观察》报告中都有着较好体现,而结合这些体现,我们就能够发现刘伯承对于发动部队良好的政治情绪、群众问题等方面存在着较高重视,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刘伯承重视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展现[4]。

提到刘伯承对于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我们还必须提到刘伯承从政治角度提出的战胜敌人三个条件,即部队良好的政治情绪与战斗精神、广大群众与我军组成的整体、争取伪军反正和日军反战。在部队良好的政治情绪与战斗精神实现中,刘伯承将战争的成败视作政治力量和技术力量的结合,这就使得刘伯承对于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与敌人的政治受到始终予以高度重视;而在广大群众与我军组成的整体认知中,刘伯承提倡“综合群力”战争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民众团结与我军周围、军民一体参加抗日战争带来了极为积极的影响;而在争取伪军反正和日军反战中,刘伯承提出了进行广大民众的民族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打入伪军内部、对于顽固的伪军给以消灭性的打击等策略、耐心教育伪军家属等策略,而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刘伯承抗战时期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

五、结论

在本文文就刘伯承抗战时期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展开的具体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教育、贯彻落实独立自主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指示、深刻认识“精兵简政”的政治意义、重视我军的政治工作等内容的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贡献,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就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刘伯承这一重视和善于做政治工作的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模范,并认识到刘伯承对于抗战时期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显彬.刘伯承军事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陈瑞,杨柳.论刘伯承军事教育思想的用人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102-104.

[3]吴红松.刘伯承军事教育思想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17):316.

[4]龚大明.抗战时期刘伯承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95-98.

猜你喜欢

刘伯承抗战时期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贡献榜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刘伯承治校三法
刘伯承带兵思想探讨
刘伯承过许昌
刘伯承倡导的训令式指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