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2017-06-02刘田月孙静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哲学理论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

刘田月 孙静

摘 要: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背景下,人们最早提出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到底是什么。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掌握则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这一方面。我国认为实事求是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标志性,在其中占重要地位。所以,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精神实质;分析探究

一、实事求是的洲源及其哲学的改造与提升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其用意在于弄清古代文献典籍的是非、真假、对错,代表的是古文经学的主张,即通过对儒学经典字义的充分考证,以明了经义的本意,反对用微言大义牵强地附会当时的现实政治。所以,“实求是”的本意主要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实、明辨是非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并没有真的哲学蕴涵。1912年,湖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校长宾步程先生在岳麓书院堂前题写“实事求是”匾额也主要是对学生治学提出的一种要求,应该没有多少哲学的含义。

二、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究竟怎样呢?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虽然重新解释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并进行了成功的运用,但他在一系列重要著作中都没有对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义哲学中的地位加以明确的说明,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谈实事求是谈得最多的主要是二个维度:一强调实事求是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工作原则与工作方法。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所面对的主要问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包含着一对矛盾,这就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毛泽东十分注意解决主观和客观这对矛盾,他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问题二是强调实事求是是一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和作风。虽然毛泽东是这样认为的,但真正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的是邓小平。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能够不搞绝对化,反对走极端。同样,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见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因此,实事求是就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三、对实事求是认识的不斯深化与拓展

1.解放思想对实事求是特性的补充

思想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起点,是国家发展的根据。解放思想的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实事求是特性的有益补充,而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并论,并提出“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重大命题,可以说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批判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时,就要通过解放思想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2.与时俱进对实事求是内涵的拓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实事求是的过程是要与时俱进,通过与时俱进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紧跟时代的潮流步伐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避免思想的落后,实现实践与思想相结合,思想进步。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求真务实对实事求是内容的完善

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求真务实,而作为人民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更应该做好求真务实。求真,是为了务实;务实,才能求真。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时,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通过求真务实践行实事求是品质,严格执党,实现执政兴国,做好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这一方面。通过实事求是做到三严三实等工作,并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发展我国国情,促进我国在世界上的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战略发展强度。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我国中国共产党就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努力践行其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覃正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8):101-109.

[2]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实质[J].理论学刊,2014(02):77-81+129.

[3]窦婷婷.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精神实质[J].兰州学刊,2008(S1):5-6.

[4]王戰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与哲学教学改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1):3-6.

[5]罗克全,高玉清.从宗教批判到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的精神实质[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06):15-19.

猜你喜欢

哲学理论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哲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