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疗效观察及评估

2017-06-01张文广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肺癌评估疗效

张文广

【摘要】 目的 研究实行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各27例。实验组患者实行腋下小切口开胸术, 参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后外侧切口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手术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4±1.24)d、开胸时间为(13.27±2.54)min、疼痛积分为(3.17±0.6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24±1.07)d、开胸时间为(26.57±3.24)min、疼痛积分为(8.14±0.3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两组住院时间、开胸时间、疼痛积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25.3806、16.7865、33.7414、5.2826, P<0.05)。结论 将小切口开胸术应用于肺癌治疗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缓解患者疼痛,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小切口开胸术;肺癌;疗效;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37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mini-incision thorac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ZHANG Wen-guang. Liaoning Chao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aoyang 12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effect by mini-incision thorac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subaxillary mini-incision thoracotom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posterolateral incision surgery.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hanged indexes after operation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ospital stay time as (7.24±1.24) d, thoracotomy time as (13.27±2.54) min, pain score as (3.17±0.67) point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3.70% (1/27). The control group had hospital stay time as (15.24±1.07) d,

thoracotomy time as (26.57±3.24) min, pain score as (8.14±0.37) point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5.93% (7/27). The difference of hospital stay time, thoracotomy time, pain scor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χ2=25.3806, 16.7865, 33.7414, 5.2826,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mini-incision thoracotomy in treating lung cancer can remarkably improve clinical effect, redu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lieve pain in patients, and shorten hospital stay time.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Mini-incision thoracotomy; Lung cancer;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肺癌會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临床研究中缓解患者痛苦是各学者与医师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传统手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在手术过程中的主要切口方式为后外侧切口, 不过有时也会使用前外侧切口, 但是不论哪种手术方式都会各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研究中发现小切口手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小等优势, 主要操作位置为腋下开刀, 手术中不会危及患者神经血管, 能够保障有效调节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因此, 在肺癌手术治疗中实行小切口开胸术就变得尤为重要[1, 2]。现对本院收治的27例肺癌患者实行小切口开胸术的过程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被确诊。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27例。实验组中女12例, 男15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44岁, 平均年龄(56.38±7.27)岁;其中右肺叶切除17例, 左肺叶切除10例;Ⅰ期患者15例, Ⅱ患者8例, Ⅲ患者4例。参照组中女13例, 男14例, 年龄最大78岁, 最小43岁, 平均年龄(54.31±8.85)岁;其中右肺叶切除16例, 左肺叶切除11例;Ⅰ期患者16例, Ⅱ患者9例, Ⅲ患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切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实行单侧健肺通气, 术中实行控制性降压措施以便于减少伤口出血情况, 采取患者健侧卧位, 垫高腋下胸部, 上举患侧上肢并且向前屈固定在架上。参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后外侧切口手术, 切口向后抵至骶棘肌, 向前直到腋前线, 长度25~45 cm, 在手术中需切断患侧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后锯肌、前锯肌等肌群, 然后经肋间进胸实施手术[3]。实验组患者实行腋下小切口开胸术, 选择患侧腋下斜切口, 上叶病灶取第5肋间入胸, 中叶与下叶病灶取第6肋间入胸, 沿肋骨方向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 利用拉钩向后牵拉背阔肌、前锯肌外侧动脉、静脉以及胸背神经, 顺着前锯肌肌纤维方向对前锯肌进行分离, 然后切开肋间肌直到胸腔, 尽可能用长手术设备进行操作, 完成胸内手术后进行逐层关胸[4-6]。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开胸时间、疼痛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 10分为最痛, 0分为无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4±1.24)d、开胸时间为(13.27± 2.54)min、疼痛积分为(3.17±0.6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24±1.07)d、开胸时间为(26.57±3.24)min、疼痛积分为(8.14±0.3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两组住院时间、开胸时间、疼痛积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25.3806、16.7865、33.7414、5.2826, P<0.05)。

3 讨论

肺癌是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近50年来, 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大城市中, 肺癌发病率已为男性肿瘤发病的首位。20世纪末, 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死因中的首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7]。

手术治疗方式有传统标准开胸手术、小切口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小切口开胸术是一种保护胸壁肌肉的手术措施, 手术过程中在腋下行切口, 順着前锯肌肌纤维走向进行剥离, 手术过程中可以完整的保留背阔肌, 同时也不会切断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 显著缩短关胸与开胸时间,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患侧术后肩关节活动以及上肢活动不会受到限制, 患者有效的咳嗽以及早期活动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8-12]。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引流量低、恢复时间短、带管时间短等优势, 已经获得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但是在行小切口开胸术中需保证缓慢有序轻柔的进行, 防止增加患者术后疼痛, 保障手术长期效果, 尽可能对淋巴结进行全面清扫[13-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4±1.24)d、

开胸时间为(13.27±2.54)min、疼痛积分为(3.17±0.6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24± 1.07)d、开胸时间为(26.57±3.24)min、疼痛积分为(8.14± 0.3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两组住院时间、开胸时间、疼痛积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25.3806、16.7865、33.7414、5.2826, P<0.05)。

综上所述, 将小切口开胸术应用于肺癌治疗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缓解患者疼痛,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宇, 郝艳坤, 王涓, 等.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医学综述, 2014, 20(11):2097-2098.

[2] 苗国强, 王宏伟, 李学峰, 等.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43例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54-55.

[3] 刘伟超.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5):96-97.

[4] 张涛.腋下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疗效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17):34-35.

[5] 岑浩锋, 毛勇, 赵晟, 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6(1): 15-17.

[6] 白高山. 腋下小切口开胸治疗肺癌临床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32(4):62-63.

[7] 高文常. 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3, 21(2):17-20.

[8] 王培. 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2):74-75.

[9] 赵刚.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4(10):54-55.

[10] 滕洪生, 隋铁泉, 杨洋. 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2(31):93-94.

[11] 李学灿, 张强, 李晓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分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12):1239-1240.

[12] 雷海. 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 2011, 30(21):14-15.

[13] 张宁, 马丽斌, 魏立, 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9):97-100.

[14] 王大令, 王文钰. 全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实用癌症杂志, 2016(2):231-234.

[15] 张童, 冯国斌. 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4(9):1206-1207.

[收稿日期:2016-10-28]

猜你喜欢

肺癌评估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