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暑面”的味道

2017-06-01唐功林

甘肃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筋道凉面麦麸

■唐功林

“降暑面”的味道

■唐功林

民以食为天,面食,在中国北方人的餐桌上亘古不变的主题。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富丽堂皇的宴席上,处处都有它的身影。清香四溢的牛肉面、爽滑顺口的臊子面、清新淡雅的面片子、筋道可口的干拌面,真可谓“面面俱到”。喜欢吃面的北方人,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植物精华揉搓的无比筋道,制作的精美可口。面食,在北方人的心窝里像麦子一样恣意生长,滋养着每一个人。

北方人的面食,没有佛跳墙菜那样娇贵,没有火锅那样爆烈,就像老宅深巷内透进的一缕阳光,柔和而温暖,有时略带一丝淡淡的乡愁。雪花飞舞的隆冬,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顿感肠胃舒服,身心温暖。一碗清新淡雅的尕面片,闲情逸致时细嚼慢咽,像蒙蒙细雨掠过心坎,饥肠辘辘时狼吞虎咽,稀里呼噜别有一番风味。

在林林总总的面食大军里,对一种简约而清香的面食情有独钟,她便是大多数北方人爱吃的凉面。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拌凉面。

炎阳似火的夏秋季节,便会想起母亲在麦田里拔除杂草的身影,想起金秋时节田野里翻滚的麦浪,继而想起用自家麦粉制作的手擀凉面,那种清香的原汁原味的感觉已渗透到了我的骨子里,如今,拌制凉面的面大都是机械压制的面,虽然均匀一致,但没有那种纯正自然的味道。

记得在八月里,家乡漫山遍野的麦田像金色的大海,浪花翻滚,日渐饱满的麦子在微风中向农人招手,好像迫不及待地要入库归仓。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收割麦子了。在这酷暑难耐,心情烦躁的日子里,母亲一定会为全家人擀制可口的凉面,我把母亲制作的这种凉面称作“降暑面”。

“擀出来一大片,切出来一条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如莲花瓣”。母亲的厨艺在村子上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村民家里有喜事,就会请母亲去帮忙。那时候,全家人一日三餐享受着母亲烹调的可口饭菜,感到无比幸福。凉面制作简单易学,首先母亲将和好的面团反复揉搓,直至光滑筋道,然后把面团分成若干个小面饼,再将小面饼擀制成蒸笼大小的面片,面片之间撒上麦麸,将面片摞在一起,让麦麸充分吸收面饼里的水分,大约一根烟功夫,将面片上的麦麸抖落,再将面片折成四叠,切犁成长面,提成把子,便可以下锅煮面了。待锅中的水沸腾之后,母亲将长面分几次下入锅内,经过煮面、过水、淋油、拌制等几道程序,金黄爽滑的凉拌面便制作完成了。用自家菜园子里种植时令蔬菜制作凉菜,有炝油菜、凉拌西红柿、蒜拌茄子。拌料是最关键的,把自家菜地里摘来的新鲜毛韭菜洗净切碎,放在碗里炝上菜籽油,便可以食用了。凉面自然凉冰,时令素菜准备就绪,全家人悠闲地坐在恬静的小院里,细细品味着爽心适口的消暑面和清香四溢的时令素菜,唇齿间弥散着麦香味,身心惬意之极,内心里便平静了许多,凉爽了许多,快乐了许多。在这季节,家家户户都会擀制凉面,素面配蔬菜,透着麦子原始的味道,绿色蔬菜的味道。这种吃法讲究一个素字,如果配上大鱼大肉,那就体会不到麦香的味道了。一碗素面,便有了荷花般出污泥而不染的本质。

炎炎夏日,燥热难熬,眼前就会浮现母亲辛苦劳作的背景,就会想起母亲擀制的微黄筋道的“降暑面”,就会想起那纯正自然的麦子的味道。

(编辑:刘诗吟)

猜你喜欢

筋道凉面麦麸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够筋道
睡不着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重庆小面
麻辣鸡丝凉面
夏日的百搭选择内行人的台北凉面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腰腿痛敷麦麸
和面时加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