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霍肯丁小学的感动

2017-05-31蔡敏胜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组班级活动

蔡敏胜

2月26日-3月18日,我们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小学名师赴澳大利亚培训学习。有一周,我们小组几人在南澳的霍肯丁小学跟岗。學校在偏远的山上,有350名学生,13个班级,老师不到20人。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它所呈现的教育面貌,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们对教育的一种精神和对职业的敬畏。

如果说,我们的校园文化是让每一面墙壁说话,那么在这里,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说话,因为在这里你都能找到每一个孩子的影子,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被关注和展现的机会。当别人参观学校的时候,我们很习惯告诉客人,我们的学校怎么样,获得了什么比赛的成绩等,好像只有讲出来,你才知道这个学校的理念和追求。在这里,丝毫没有听到这样的一种声音,却让我们能感受得到,这大概就是教育的魅力。

睿智的教师

有的老师认为,班级的学生少,课比较好上,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大一点的班级也有近30人,上课也是不容易的。集中讲解、分组活动、对话交流这些形式总在穿梭,组织起来是有难度的。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的细节处理也很不容易。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要上的内容是“差距”,就是比大小的意思。教师使用有效的教具,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体验。班级的学生数是奇数,在后续活动中两个学生一起分组时,就会有一个人找不到伙伴。这位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进行了处理,在正式游戏前的示范,她就有意识的选择了分组后一个人的那个学生与自己一起示范,学生很高兴,后面的活动对她也没有什么影响。多么巧妙的设计,也体现了教师的一种睿智。

在澳洲,学校是没有教科书的,教师每一课的备课要根据政府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这种理念已经融于教师的心中。在观摩的时候,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课间茶歇,包班的老师会用绘本给孩子们讲故事,主题鲜明,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一些道理,看似讲故事,其实有很多德育的道理在里面,关联的是如此的紧密又“润物细无声”。

这个学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很强,这与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时的大学学习分不开,此外,学校的教师专业培训也是很重要的。周一的一次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专题培训,老师们参与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就让我们吃惊。这是一次体验参与式培训,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主讲老师的带动下,老师们通过体验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认识如何培养思维水平,从上午一直到下午,全身心参与,积极进行角色扮演。我们极为赞赏这种研修的实效性,也为老师的学习精神而感动。在澳洲,教师的研修是自发的,除了参加政府规定的培训之外,还可以自我申报外出学习。这些教师培训机制造就了教师们不断发展,走向卓越。

快乐的学生

学校正在开展“中国年”的主题文化活动,通过一周的学习,学生将在艺术课中进行创作表演。在澳洲,包班教师是不上艺术课程的,规定每周有固定的时数在专门的艺术教室上课。艺术教室与其余的活动教室是连通的,里面有很多由学生制作的中国作品,如手工的十二生肖、中国龙、服饰等,道具和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连着的两节课分别是六年级和七年级学生来上课,学生们分组表演,每个班级都通过抽签决定谁是此次表演的摄像师。两个女孩被抽中了,拿着平板很认真的拍摄起来。分组的表演很有特色,因每个小组表演的内容不一样,形式也特别丰富,服装和道具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很有中国的味道。表演完毕之后,老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终选出的两个作品将在全校集会上表演。

七年级学生上课时,老师要播放六年级学生表演中拍摄的内容,但负责播放的两个学生没有调试出来,其他学生就先分组表演自己的节目。这中间反反复复进行了好几次,但学生们没有烦躁和不安,老师也没有去指责学生。几个学生一起研究,最终解决了网络传输问题,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让我们感觉到,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包办和代替。

上午最后一节课全校集会上,整个活动的主持全部是学生,话筒、播音、摄像、电脑使用等都由学生完成。六年级的学生们还表演了《中国年》的节目,精彩的表演让全校师生捧腹大笑,开心极了。借此机会,校长将我们介绍给了全校的师生们,我们也向学校赠送了颇有意义的礼物,表示我们的尊重和感谢。集会完毕后,会场上的座椅全都由学生装车,推送到储藏房间里,整个会议中的电教设备也是由学生来整理,井然有序。我们深有感慨,这样的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得到锻炼,更是一种生活育德的好机会。

生活即教育

学校每周有一次常规的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这一周,五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要进行户外实践,步行到班级中两位同学的家庭走访。带班老师和校长带领着学生们出门了,校长紧跟在最后,一路要穿过许多条马路。我一路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很闹,穿越马路会不会很危险,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每一次穿越柏油路,老师都和学生一起停驻,看是否有机动车辆过来,这一过程是如此的协调一致,真是一场很好的交通安全教育。走访的两个学生家里条件都比较好,私宅中都有自己的院子,其中一位学生喜欢饲养荷兰猪,他很认真地向大家介绍猪的名称、饲养的情况,还拿食物喂食,将宠物抱到同学的面前,让每个人都可以亲自摸一摸,他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另外一个学生家里,我们参观的是鸡栏。这个学生准备了演讲稿,对各种各样的鸡进行了介绍,还拿出了鸡蛋给同学看,不同的鸡下的蛋是不一样的,这还真有点像在上一节科学课,而与我们平时上科学课却有本质的区别,它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是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情感。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又沿着另一条路走回学校,前后近一个小时,运动量也是不小的,澳洲孩子的体力可真好,这样炎热的中午,他们几乎是一路小跑。这样的活动学校每个班级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形式多样。什么是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实践中前行,生活即教育。

摈弃浮躁,教育的本质回归呼唤以人为本,当有一天我们真正把人放在教育的正中央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也许会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分组班级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分组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