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与温针灸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17-05-31邱创臻陈志宽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火针温针灸康复

邱创臻 陈志宽

[摘要]目的对比温针灸、火针配合康复锻炼治疗LE的疗效及对肘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0月治疗的LE患者中选取115例分析肘功能恢复情况,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火针组、温针灸组,火针组62例,温针灸组53例,采用火针治疗火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温针灸组,治疗两组LE患者时使用了康复训练法。结果治疗前温针灸组、火针组的Mayo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火针组的Mayo评分显著高于温针灸组;火针组、温针灸组优良率为96.78%、81.13%,火针组肘功能恢复效果优于温针灸组。结论采用火针及康复训练疗法有助于改善LE患者的肘功能。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康复;温针灸;火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77-04

肱骨外上髁炎(LE)因腕关节、肘关节用力过久或长期劳损、主动收缩牵拉等,引起部分组织损伤或撕裂出血后出现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病灶位于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附着点处,可伴有机化粘连、局部滑囊炎或滑膜增厚等病理改变。LE属于慢性损伤,发病缓慢,初期可出现关节酸痛、活动痛症状,在疼痛感向下放射或向上放射时,可造成酸胀感加重,并引起肱骨外上髁部疼痛,对前臂的旋转功能、伸腕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损害LE患者的肘功能,致使手无法用力握物,执筷、伸腕或伸指动作可导致疼痛加重。治疗LE时可采用冰敷、内服止痛药物、牵拉疗法、热疗、康复训练等非手术疗法。肱骨外上髁炎(LE)为中医学的伤筋、肘痹、筋痹、肘劳,病因为感受外邪、慢性劳损、急性外伤、气血凝滞及脉络瘀阻,本文观察了火针与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恢复LE患者肘功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康复科及骨科门诊2012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门诊患者中选取115例观察肘功能恢复效果。115例有明确牵拉劳损或损伤史、起病缓慢,肘关节有疼痛感、远处牵掣疼痛,伸腕、握拳或前臂做推、拉、提、旋前、屈曲、背伸动作时疼痛加剧,静止时关节疼痛可缓解或减轻,疼痛可波及两侧或向远端放射,关节间隙、桡骨头、环状韧带有锐性压痛点,滑膜肥厚、前臂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落地,Cozen试验及Mills征呈阳性;x线证实肘关节无明显异常,部分可见骨膜反应、肱骨外上髁粗糙、钙化阴影、骨质增生。排除患肢合并其他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肌腱断裂,关节红肿、皮肤感染,肘关节脱位、骨质疏松、骨折、风湿关节炎及不能坚持治疗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火针组和温针灸组。火针组62例,温针灸组53例。火针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29~65岁,平均(44.2±6.1)岁;建筑工人14例,家庭主妇19例,钳工6例,厨师7例,工厂工人17例,打字员9例,牙医5例,其他3例;慢性病程43例,急性病程19例;双肘10例,右肘37例,左肘15例。温针灸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7—62岁,平均(44.5±6.8)岁;建筑工人12例,家庭主妇16例,钳工4例,厨师7例,工厂工人12例,打字员7例,牙医4例,其他3例;慢性病程43例,急性病程19例;双肘10例,右肘37例,左肘15例。火针组、温针灸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火针组时采用了火针疗法:取阿是穴、臑俞穴、天宗穴、膏肓穴、少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采用粗火针或中火针,消毒皮肤后,术者右手夹持火针,于95%酒精灯上将针烧至红透后,刺入穴位,速进疾出,每穴点刺1~2次。针刺肘部穴位时需深达骨膜,点刺后按压针孔。进出针宜垂直而快,点刺完毕后,常规消毒针孔及周围皮肤。每周针刺治疗3次,治疗2周。治疗温针灸组时采用了温针灸:取穴与火针组相同,气血亏虚加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湿热内蕴加内庭穴、中脘穴;风寒阻络加外关穴、合谷穴。进针后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留针后点燃艾柱,每穴3~5壮,艾柱燃尽后拔针,1次,d,治疗2周。治疗两组LE患者时均配合使用了康复训练法:(1)进行被动训练时,利用右手及左手分别握住患者的肘关节、腕关节,屈曲肘关节,角度为60。左右;内旋肘关节,角度为45。左右;外旋肘关节,角度约为30。,屈曲或内旋、外旋时间为6s/次,重复30次,每次间隔3-4min。10-15d后,将弹力带缠绕在患者脚下与手掌之间,在大腿上放置肘关节,屈曲肘关节,角度为30°,训练时间为15d。(2)利用哑铃进行前臂弯举与上举训练、抗阻伸腕训练、抗阻屈腕训练、抗阻桡偏及抗阻尺偏训练、抗阻旋前及旋后训练,根据训练进度加减哑铃重量,训练时指导患者配合呼吸。利用伸腕装置屈曲手腕,做离心运动,根据康复情况逐步增加自主肩部外旋及内旋、肩胛侧举、手臂上举及肩胛后缩等运动。

1.3肘功能判定

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肘功能,评估时采用Mayo评分标准,Mayo总分100分,<60分为差,60~74分为可,75~89分为良,≥90分为优。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将Mayo评分录入统计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Mavo评分比较

治疗前温针灸组、火针组的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火针组的Mayo评分显著高于温针灸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肘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火针组的优良率为96.78%,温针灸组为81.13%,火针组优良率显著高于温针灸组(P<0.05),见表2。

3讨论

瘀血留滞、劳累伤筋,寒凝经脉,血不养筋,经络脏腑不能畅达,腠理空疏,邪阻正气,则气血亏虚、筋失濡养,失于温煦,筋脉受损。风邪、湿邪、寒邪可乘虚而入,留置于内,结聚凝滞不散,久则气血瘀滞、瘀血内停、血行不畅、经筋瘀阻、痹阻不通,加之营卫不和,陈伤瘀血流注关节,留滞不通,受风夯实则筋脉挛缩,或有撅、拧、戳、伸,其筋必伤,成筋痹、痹症、伤筋,伤筋日久,则疼痛无力。肘痛、筋痹病位在筋,瘼坚,动则痛重,举动难支,气血喜温恶寒,温则消、寒则泣,藏寒则生满病。治疗LE时应注重温散寒邪、通络止痛、温通气血、活血消肿。阿是穴、臑俞穴、天宗穴、膏肓穴及曲池穴等为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主筋肉、濡筋肌、生气血,针刺诸穴可通调经脉、逐痹散结、活血通络、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火针为蟀刺、燔针或烧针,针假火力,胜于气针,以热治寒,火郁发之,集温灸、针刺于一身,同时发挥艾灸温养、针刺激发经气之效,可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温通经络、调和阴阳、祛邪散结,散凝聚之气、通和血脉、温煦肌肉,温脏腑之阳气,升阳举陷,结者散之、寒者热之,可通达经脉、络脉、浮络,具有利关节、和筋脉、调气血之效,祛除麻木,逐瘀祛邪后筋骨受濡,故诸症皆除。现代医学指出LE的发病机制为肘关节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与压迫,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常见的西医疗法包括封闭治疗、口服药物等,西医治疗需要花费较高的医疗费用,且可能带来多种副反应,治疗时可能需要忍受额外的痛苦。因此,患者对于西医治疗过程的忍受程度较差,目前多采用中医火针或温针灸治疗LE患者。

温针灸及火针均属于温通疗法,能够起到行瘀、散寒及舒筋作用,本研究对比了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火针配合康复训练对LE患者肘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运用两种不同的疗法后证实火针组LE患者的肘功能恢复效果较好,治疗后火针组的Mayo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且优良率达到了96.78%,而温针灸组仅为81.13%。治疗后火针组肘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温针灸组患者,提示应用康复训练及火针可以有效恢复LE患者的肘功能。经络痹阻、寒气凝滞是LE的主要病因,经络痹阻与寒气凝滞最为严重之处通常压痛感较为明显。火针属于微创性特色中医针灸疗法,在压痛较为明显的部位实施火针治疗,可通过针刺使热力作用直达患处与反射点,高温热凝效果明显,能有效灼伤及炭化病变组织,充分发挥温热效应,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及消散吸收无菌炎症。采用针体较细的火针治疗LE患者,可减小针孔、出血量及疼痛感,且针感较小,能减轻对局部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造成的损伤,有效预防皮肤感染,安全性较高。另一方面,火针的针体短小,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可多针治疗LE病灶面积较大的患者。火针还可以松解韧带与肌肉粘连,促使条索状结构的筋结物变软,同时有效缩小筋结物,恢复局部微循环,促使局部压痛感逐渐消失,具有疏通气血之效,使局部皮肤组织的感受器在温热刺激下加快生化代谢,从而有效增强组织修复能力及活跃组织功能、调节神经机能,有助于尽快恢复LE患者的肘功能。在给予火针治疗的基础进行康复训练,可巩固治疗效果,加快肘功能恢复进程。相关研究证实,在恢复及改善肘功能方面,康复训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的计划性康复训练法能有效训练伸腕肌、增强腕肘力量、缓解上髁疼痛症状,因此可以使患者的肘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此外,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增加肘关节的伸展性,促使骨骼肌微循环得到改善,同时能增强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加快关节液的流动速度,使关节液可以及时将上髁炎引起的潴留代谢产物带走。在潴留代谢产物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肘关节的肌肉壓力与关节压力也会随之减轻,因此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康复锻炼可以及时清除炎性坏死成分、减轻水肿,有效祛痛清瘀,防止筋膜肌肉萎缩与预防关节退变,确保肌腱纤维、腕伸肌发出的信息可以及时传导到肘部周围肌群,从而及时恢复肘功能。综上,配合使用现代康复训练及火针疗法可有效改善LE患者的肘功能。

猜你喜欢

火针温针灸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火针配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中药配合火针治疗血瘀型结节性痒疹67例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疗效观察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