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微 关利新

2017-05-31李扬关悦庄天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改慕课翻转课堂

李扬 关悦 庄天

[摘要]目的探讨慕课对医学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忽略幕课的价值和意义,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幕课教学资源,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结果从学生课堂内学习体验和课堂外自习体验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学生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如在课堂内学习体验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良好体验率分别为75.00%和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幕课背景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效果显著。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63-0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诞生了许多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和基于以上资源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慕课资源的诞生和普及,对传统的高校教学方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为了更好的利用慕课的海量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对学生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根据翻转课堂实施方法的不同,可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细分分为校外翻、校内翻和课内翻3种。校外翻就是学生在校外自学,学习完成后到课堂进行讨论;校内翻就是自学和讨论都在校内进行,只是分为两个步骤,如第一节课在校内自学,第二节课进行讨论;课内翻可以理解为校内翻的浓缩版,前半节课自学,后半节课讨论。根据慕课对医学高校具体的影响,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文选择校外翻与校内翻结合的方式,并对教学细节进行适当修改。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9~12月期间,以我校120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授课对象,采用随即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学生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授课方法

1.2.1对照组学生授课方法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授课方法,即围绕着课本内容展开教學。

1.2.2观察组学生授课方法

1.2.2.1以实际问题为起点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前,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提出实际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由此引申出所涉及到的慕课课程。并根据慕课课程与案例的关联程度,将慕课课程分为校内统一自学和校外自学两类,前者以基础类知识内容为主,后者主要是前者的扩展和引申,分别对应着校内翻和校外翻两个教学环节。

1.2.2.2校内翻统一自学环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校内翻所需的慕课课程。此时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慕课课程的简单讲解和重难点提示,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重难点内容的精讲。当课程进入到重点和难点部分后,暂停慕课课程,然后对以上内容联系实际进行精讲。但要注意讲解内容与慕课内容不能重复,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3)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慕课播放结束后,采取简单课堂测验的方式,掌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掌握程度较好,则进入下一环节,反之,对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再次讲解;(4)学习和掌握慕课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1.2.2.3校外翻自学环节学生课堂自学完成后,按着教师布置的课后慕课学习任务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要求学生统一填写慕课自学记录簿,并设立二级监督制度。即以学生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由寝室长作为组长,负责检查本小组成员自习记录簿的填写情况;然后由班长、学委和课代表作为一级监督者,管理组长和抽查组员记录簿的填写情况。

1.2.2.4课堂讨论学生回到课堂,以第一环节提出的实际问题为讨论内容,根据慕课的学习结果,提出解决方法,然后进入课堂讨论环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维持讨论秩序,对于出现的一般性争议问题,教师不加以干预,但当出现明显的错误或疑难问题无法解答时,教师需要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以保证讨论的有序进行。

1.2.2.5知识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习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个别仍然存有意见争议的学生,将其组织在一起单独讨论,或逐一进行讲解。

1.3观察标准

观察标准如下:(1)学生课堂内学习体验。调查结果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良好体验率为前三者之和;(2)学生课堂外自习体验。调查结果同样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良好体验率为前三者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O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课堂内学习体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课堂内学习良好体验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学生课堂外自习体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课堂外自习良好体验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慕课对传统医学教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型,对于医学高校来说,扩招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是让更多的学子走入了医学高校的大门,实现了白衣天使的梦想;弊端是在医学高校的学生增加了,教学和实验场地变大变好了,但优质教师的比例却并没有随之提高,青年教师比例偏大是医学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青年教师在缺乏系统的培养情况下,就冲冲走向讲台,承担了学生的授课任务。在青年教师一般教学一边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慕课英文名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Oollrse,直譯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准确来说,网络课程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比如许多高校数年前将某些课程数字化并放存在校园的局域网上,在技术实现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慕课几乎是相同的,但之所以慕课能够对高校传统的教学产生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海量性和优质性的特点。海量性表现在慕课是一种全球化的课程资源,国外如Coursera、edX和Udacity等,国内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酷学习和慕课网等,包含了海量的医学课程,学生可以在各个慕课平台中几乎能够检索到自身所需的任何课程,完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优质性表现在主流慕课平台的课程,均有各个重点或知名院校的名师主讲,甚至是某些学科的权威教授,其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远远高于本校普通教师。在这种名师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中,够培有效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很多医学高校有意或已经利用慕课资源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以开展教改的高校中,发现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对慕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占绝对的主体地位,知识的传递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核心地位没有动摇。相应慕课教学仅仅作为一种简单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提起学生学习慕课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海量的慕课资源形同虚设;(2)对慕课的过于夸大。部分教师将慕课课程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显得可有可无。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显然以上都是不恰当的。

在慕课海量资源背景下,教师根据自身的能力,应该定义与慕课主讲教师合作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如合作者方面,教师课堂授课内容应该与慕课课程内容相互交叉,如可以对慕课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介绍,保证学生慕课自学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比如课堂上可以重点从实际的病例进行讲解等;在学习者方面,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学生,观察慕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积累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教学技能。

正因为慕课背景下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相应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师地位与教学方法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因为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教师核心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反之亦然。因此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将校外翻与校内翻相互结合。在校内翻环节,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对包含基础知识的慕课课程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以此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校外翻环节,慕课的选择以扩展类知识为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并采取一定的监督机制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以此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利用慕课资源,从分发挥慕课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教改慕课翻转课堂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