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白云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打造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2017-05-31何丽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白云青年教师广东

何丽华

广东白云学院因职业教育而启,因职业教育而兴。学校创建于1989年,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广东白云学院,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技工教育到高职高专教育,再到应用型本科教育,广东白云学院为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多万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教育部提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要求,学校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2013年与全国35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广东白云学院走上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发展之路。

以应用大学转型为契机,构建教师发展新模式

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学术素质,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者,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是某一专业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教师专业素质,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具备教学技能和教学学术能力。为此,学校设置了教师发展中心,其功能定位于支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提升及教学学术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理论基础,致力于探讨构建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以支持和服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学术发展,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贡献力量。中心致力于三类业务: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学研究与咨询,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广东白云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55%以上为中青年教师,教师发展中心的成立,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提高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对于快速发展的民办高校来说,要想办好学校,具有一支优秀稳定、结构优化的青年教师队伍必不可少。广东白云学院在青年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围绕并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

启动以教师岗位聘任为基础的薪酬制度改革,加大了分配向教育教学改革第一线、优秀拔尖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学校做出显著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的倾斜力度,对特殊岗位和特殊人才实行特殊的薪酬政策。从激励因素出发,建立既具有对内公平与激励,也具有对外的竞争性,同时兼顾个人能力的综合薪酬制度。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并建立起晋升通道、实行绩效津贴制度、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不断完善福利制度,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稳定了教师队伍,也为青年教师自觉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切实加大经费投入,用于增强对高水平教师的引进与在职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加大“双师三能型”、具有工程背景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通过国内外访学、业务学习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切实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除了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还重点实施了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十二五”期间,学校资助博士10人,培养中青年骨干86人、“千百十工程”人才4人、教学名师5人,资助教师国内外访学32人次,选派100多名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

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实施教师专业成长计划

广东白云学院深谙“青年教师强则大学强”的道理,制定出基于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教育教学、职业指导、应用研究能力,具有教师、职业导师身份的“双师三能型”教师。青年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又要符合岗位工作需要,同时兼顾教师个人发展需要。

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机制,健全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学校实施“1+1”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对新入职青年教师除了开展教师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还实行导师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完善《教师攻读学位资助制度》,资助青年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截至2017年,全额资助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5位教师均为青年教师。实施国内外訪问学者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访问、研修。学习期间,学校交付所有学费,同时发放每月基本工资,确保教师安心学习,学有所成。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2016年50%的青年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

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构建教师综合评估长效机制。每学期开发1门反映青年教师实际需求的校本培训课程并开展培训;每学期举办2~3 次专家、名师讲座和教学工作坊等教学发展活动;每月举办一次教学沙龙;以赛代训,每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比赛、优秀教案评选、示范课教学等活动;每年每专业支持 10 人次外出交流学习;以微课教学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支持;构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估长效机制,包括教师教学质量申报机制、教学信息反馈与教学督导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教师发展档案,为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养成和提高搭建持续跟踪、改进和发展的平台。

“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白云学院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为重点,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核心,创新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致力打造一支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双师三能型”师资队伍,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个案链接】

“双师三能型”教师

招建贞,2003年入职广东白云学院,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连续多年被评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先进党务工作者”,并于2015年通过学校的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发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等十多篇论文,编著有《工商管理专业导论》等教材,主持参与“工商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多个科研项目。在广东白云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各种培养计划及激励机制下,成长为一名“双师三能型”教师,是广东白云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改革的积极践行者。

年轻副教授

张南岭,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年入职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经过自身努力并受益于学校对于青年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的各项举措,张南岭于2011年取得讲师职称,2016年晋升为副教授。连续多年被评为“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参与“视觉语言和形式规律在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中的重要价值研究”等多个省级科研项目,多篇学术论文及作品在核心期刊发表,《暖冬》等众多作品获得奖项,参与编写了《构成设计》等教材,是广东白云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机制下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白云青年教师广东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白云(外三首)
广东舆情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白云的来历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