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是要上天

2017-05-30胡文媛

国企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航天基地建设

胡文媛

今年“八一”期间,朱日和基地沙场阅兵,展示了我军海陆空武器装备的新成就,这让许多人联想起我军装备发展的艰难历程。

1964年5月15日到6月17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也许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它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乃至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线建设,最早出自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一线是指东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城市;二线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三线范围是甘肃省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等11个省的西部,广东的北部,广西的西北部,共计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要准备打仗”的特定历史形势下,这些是较理想的战略后方。万一一线、二线地区的重要工业设施、军事设施以及国防科研生产单位被摧毁,地处我国腹地的“三线”依然能作为战略备份,不影响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是三线企业最多的领域之一。作为国防力量重要部分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五院,1964年9月派出踏勘小组赴陇南、黔北、晋南、宁夏选址:1964年11月,开始在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三线地区建立061、062、063、064、067以及后来的066、068等科研生产三线基地,并号召广大科研生产人员和领导干部去三线支内。1965年,中国航天领域的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好人好马上三线:062基地

在航天人眼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一群怀揣航天梦想的航天人放弃了都市生活,以及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相继来到了荒凉贫瘠的中西部崇山峻岭中。

在简陋的厕所里搞火箭发动机试验,特大山洪泥石流几乎将航天某基地從地球上抹去,而一年后该基地恢复生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故事在三线基地持续上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历经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始建于1965年,1977年建成投产,坐落于川东北大巴山的崇山峻岭中,是我国重要的航天型号产品的生产基地,多次圆满完成国家重要航天产品的科研生产任务,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5年,062基地的选点人员跋山涉水,历经艰辛。一个水壶、一顶草帽、一根木棍和一个黄军包,是他们的“标配”。在人迹罕至的大巴山里,他们开始勘察调研。饿了,啃两口干馒头;渴了,喝一口山泉水;困了,在草窝里躺一会儿。一路经过11个县市,踏遍400多条山沟,最终在大巴山腹地找到了合适的建厂地点。

1966年8月至9月,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勘察、设计及施工等专业骨干人员和数万名三线建设者浩浩荡荡开进大巴山。三线建设初期,铁路还没建好,建设物资、生活用品全靠汽车运输。当时进山只有一条公路干线,上千辆汽车联合会战。受“文革”的干扰,各个厂的大型、重型设备都滞留在400多公里以外的重庆、武汉、阳平关、西安等地的火车站,而要将近百台大型设备运进现场,必须组织专业队伍。再加上公路狭窄,拖运设备的拖车长而宽大,还需申请地方政府配合戒严方可通行,否则势必阻碍交通。062工程指挥部调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司机和起吊师傅,配备得力的领导干部,组成大重型设备运输专业队,在重庆市政府、达县地区以及西安、汉中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展开了运输工作。运输队驾驶着重达40吨的大拖车,翻越路窄、坡陡的秦岭和大巴山。他们风餐露宿,征服了起吊、装卸、长途跋涉中所遇到的重重险情。不到3个月,将所有设备安全运到建设现场,给工程施工、正式投产提供了保证。

山里的生活与世隔绝,航天人艰苦奋斗、苦中作乐。按照“边建设、边施工、边生产”的原则建设公路、宿舍和厂房,建设中没有任何设备,全靠人员手搬肩扛完成。刚进山,住的地方非常紧张,牛棚、猪圈、油毛毡席棚子就是三线航天人的住所,夏天饱受蚊虫叮咬之苦,冬天要忍受刺骨的寒风,遭遇巴山夜雨就更惨。后来,大家用干打垒修成了四合院,居住条件才有点改善。山里的自然条件差,当地人也没有种青菜的习惯,平时缺菜少粮,蔬菜副食都要靠汽车、火车运输。当时,来一车西瓜,大家都吃西瓜,来一车白菜,家家户户又都炒白菜、炖白菜。有时好不容易盼到运菜车来,却因为路途遥远,菜已经坏了大半。后来,建设者们自己开荒,在山坡上种蔬菜,每到春季还到山里挖野菜。1967年5月29日,地处大巴山腹地的“五二九”商店开业,供应衣帽鞋袜、针头线脑、饼干糖果,甚至豆腐、蜂窝煤,其所在地被沟里航天人戏称为“王府井”。为了让沟里人看上电视,062基地在海拔2300多米的山顶上建了一个电视差转站,在差转站坚守的两名同志长年与世隔绝,等下山后,语言能力甚至出现了障碍。

062工程是按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设计、生产模式配套建设的,一院派出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先后抽调了数千名骨干人员。从设计、工艺到生产人员都高度重视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产品总装的时候,设计都会到一线,随时解决问题。1979年上半年,型号产品正式出厂并于当年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一次成功。到1982年,062基地已拥有20多家单位。1984年,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062基地生产的航天产品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引起了世界轰动。

2005年1月25日,40年历史的062基地更名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七院)。

千军万马走西部:061基地

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建设。它涉及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横贯3个五年计划,历时17年,有四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参与其中。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地区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061基地(十院)诞生在中国西部革命圣地遵义,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经过几次调整改造,现已建起了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和遵义两大高科技工业园区。

1965年初的遵义,老百姓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对象是一批穿军装但没挂军衔的人。他们乘华沙牌轿车和吉普车而来,行踪神秘。当时,遵义地委也只有两辆吉普车,全市就一条公交线路。神秘人共有41位,属于七机部二院(现航天科工二院),为061基地选址而来。选址遵循八字方针:靠山,分散,隐蔽,进洞。

遵义地处大娄山山脉,整座城山地面积接近七成。趟过河沟,穿过荆棘,选址人员几乎走遍遵义以北沿川黔公路两侧的地区。最终,在遵义、绥阳、桐梓三县一市一带初步选址42个。晚上回到指挥部,一张大地图挂在墙上,两米高、四米宽,一群人半夜还围着地图讨论,情景如同打仗。三线建厂时间紧迫,上级要求选址工作“打歼灭战”。梅岭厂(401厂)和林泉电机厂(651厂)率先建成,前者1966年投产。中央对基地建设开绿灯,061基地24个建设项目也被完全确定下来,但大规模的建设几度停顿。

1966年,061基地机关搬迁,产品图纸和资料也迅速转移,但还是受到了文革冲击。1967年初,基地建设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1969年,在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办事组的直接干预下,基地迎来第二次建设高潮。1970年061基地实行军管,情况有所稳定。1970年底,首批产品下线,测试合格;1972年首批制导站和发射架、运输装填车下线,测试合格。

061基地当时的建设目标是“二院的备份”,主业是研制生产防空导弹。1970年至1971年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当年年度投入资金2.6亿元,投入人力2万多人,竣工面积76.5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导弹,火箭主机、辅机生产体系。至此,我国规模最大、配套完整、专业齐全的航天科研及生产综合工业基地在黔北落成。完成建设任务时,总投资达到8亿元。70年代末,基地下辖35个企业和事业单位,正式职工3万人,包括高校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骨干,经上海专业培训的3600名青年技工,以及分配过来的大学生、转业军人等。

因深处内地,贵州一直戴着“欠发达、欠开发”的帽子。20世纪70年代,三线基地逐渐壮大,让贵州不仅能生产航天产品,而且基础工业、加工工业、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类相应的配套产业有了长足发展。黔北地区也有了高精密机械加工、重型机械加工以及电子工业生产和检测手段,制造水平陡增。集中在遵义、绥阳两县境内的061基地各主要生产厂,累计建设了上百公里的公路,新增了9座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拉动了厂区周边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几经辗转进秦岭:063基地

在三线建设高峰时期的1965-1971年期间,国家向三线地区共投入约1400亿元,占到同期国家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这些投资也深刻改变了三线地区的经济状况,经过近10年的建设,到1977年,这些地区的工业产出提高了近37%。

1965年,三线建设如火如荼,钱学森提出要大力发展固体导弹事业,经过在北京、四川泸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几地辗转,代号为“063”的基地最终落户秦岭深处,我国固体发动机由此便在陕西蓝田发展壮大。由于是先成立的四院,随后有的063基地,所以和其他三线企业相比,063基地(航天四院)的名号并没有叫得那么响。

063基地的建设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几经辗转。这队人马首先来到西安,在当时的西安三所短暂停留后,于1962年5月迁至四川泸州地区。考虑到四川潮湿的气候不适合进行装药工作,不久后再次整体搬迁至内蒙古。由于中苏关系紧张,063基地1974年最终回到西安蓝田。留守在内蒙古地区的部分同志和设备就是日后航天科工六院的前身。一直到现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和航天科工集团六院还有一个共同名字的单位:41所。

一声“到三线去”的号召,让20世纪60年代的无数青年热血沸腾。很多天之骄子、家境优越的青年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告别了大城市,带着铺盖卷来到沟里,开启了另一段人生。

参加三线建设的74岁李学敏,在当年工作过的厂子里深情地回忆说:“这是芯模车间,是当时按照一比一的图纸建造起来的。所谓一比一,就是用石灰线在平地里画图纸,然后按照石灰线的样子建房子”,“这里是酸洗碱洗车间,随着这个工艺被取代,这个车间已经废弃了”。“河床深处那个大口井是我们当时工作之余用石块一块块垒起来的。当时就是靠它来提供沟里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如今,已经85岁的邢球痕院士和79岁的阮崇智回忆起当年的“去三线”的决定时,都会提到同一个细节。“1961年2月26日,五院政委刘有光、副院长王诤动员我们这支固体发动机研制队伍离开北京,奔赴三线,建设固体基地。我们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参观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我就这样离开生我养我的北京了,根本没想到日后自己会有儿子、孙子的事情。”

毛主席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好觉”。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7414厂当时负责发动机的壳体加工制造。面临当时“型号等发动机、发动机等壳体”的压力,建设者们日夜兼程,一边建设一边生产,仅用了4年时间就顺利交付产品,看着仓库里堆得满满的壳体,他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没有拖累研制进度。

那个时候,厂区的路都是自己修,水也是自己挑,整日忙碌,日夜操劳,不知疲惫为何物。

拖儿带女跟随老伴走南闯北,说走就走,坐上敞篷大卡车,一路颠簸,不知前路在何方;没有房子,就自己动手建,或者是挤在老乡家里。妻子孩子一起跟着去三线。

出于保密和战略考虑,当年按照中央“山、散、洞”的指示,所有的三线工房都必须分散建设,063基地的所属单位也都建在沟里,几乎是围绕秦岭而建。

在距西安市20多公里的秦嶺北麓的偏僻地区,仍有一部分航天人筚路蓝缕,驻守在大山深处,创造着属于新时代的“蓝田文明”。

猜你喜欢

航天基地建设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逐梦航天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