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蕉果指喷施叶面肥对其外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017-05-30刘林张江周王斌韦义波覃贤桂李宝深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叶面肥微量元素氨基酸

刘林 张江周 王斌 韦义波 覃贤桂 李宝深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叶面肥对香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香蕉果指反梳期对其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跟踪分析各处理香蕉果皮色差、果实特征、果实养分含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和海藻酸类叶面肥后果皮亮度显著提高(P<0.05,下同),果指长度分别为22.03和21.01 cm,显著高于对照(喷施清水,CK)13.50%和8.24%;喷施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类叶面肥香蕉果实的氮、钾养分含量分别为4.04和2.87g/株及4.51和2.78 g/株,显著高于CK,产量分别为19.39和21.74kg/株,显著高于CK。【结论】在香蕉反梳期对其果指喷施氨基酸和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果皮的亮度,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果实氮钾含量和产量。因此,香蕉生产中可有目的地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叶面肥。

关键词:香蕉果指;叶面肥;氨基酸;海藻酸;微量元素;外观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7)12-2204-06

0引言

【研究意义】香蕉传统施肥以根部施用为主,其方法见效慢,肥料易被土壤固定,利用率低(张静,2007)。叶面施肥是对土壤施肥不足的一种直接、高效的輔助措施,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施肥技术(李燕婷等,2009)。叶面肥种类有营养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海藻酸类,在茶叶(谭正初等,2007)、烤烟(杨玉玲等,2013)和甜柿(邹云昌等,2014)等作物上均有应用,但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在香蕉上应用的报道较少,且针对不同种类叶面肥喷施效果的对比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探讨外源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对香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对香蕉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氨基酸类叶面肥在茶叶(谭正初等,2007)、烟草(蒋小林等,2012)等作物上应用已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葡萄、梨和草莓等作物上喷施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申明等,2012;杨江山,2012;刘坤坤等,2014;杜雷等,2015)。果树和蔬菜等作物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也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陈绍彬和储春荣,2011;周英等,2011)。魏守兴等(2012)研究发现,喷施中微量元素可缓解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状况,尤其对南方酸性土壤(pH 5.5以下)缓解钙镁等元素缺乏的效果更明显。在香蕉应用叶面肥研究方面,丁文(1996)研究指出,香蕉喷施高乐叶面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孙立南和潘一山(1999)研究认为,香蕉组培苗喷施叶面肥可加速其生长;陈汉宗(2012)研究发现,在香蕉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高利达,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切入点】目前,香蕉使用叶面肥主要是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针对直接喷施果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在香蕉反梳期喷施果指,对比不同种类叶面肥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高产香蕉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广西隆安县那元新村香蕉种植基地进行,香蕉种植面积18.7 ha,种植密度1875株/ha,地形平缓,品种为广西主栽品种威廉斯B6三代蕉。试验区2016年8月30日进行断蕾,于2016年11月10日收获。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在试验前随机测定50株香蕉的株高、假茎粗和叶片数,取平均值;选择生长指标与平均值接近的香蕉进行跟踪,每处N3株。设喷施清水(CK)、海藻酸(稀释500倍,HZ)、微量元素(稀释1000倍,WL)和氨基酸(稀释2000倍,AJ)4个处理,每处N3个重复。于香蕉刚反梳时对果指进行喷施,每株喷250 mL,14 d后以同样方式喷施第2次。香蕉采收时(七成熟)采集样品,测定相关指标。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1.2.2.1果实外观品质测定 果实色差:使用3nhNRll0手持色差仪(深圳市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测定香蕉果指上、中、下部色差L、a和b,求取平均值。其中,L表示果皮亮度(L越大,果皮光泽越亮),a表示红绿度(a越小,表示颜色越绿,果皮叶绿素含量越高),b表示黄蓝度(b越大,表示果皮颜色越黄,果皮胡萝卜累积越多)。

1.2.2.2果实性状测定 果指长(I1)为用卷尺(精度0.1 cm)测取第4梳果指中部果顶沿外缘曲线到果把处果肉末端的距离;果指粗(d)为用游标卡尺(精度0.01mm)测取果指最宽处的直径;果指腹面直线长(五)为用直尺(精度0.1 cm)测取从果指顶端到末端的直线长度;果指腹面高度(h)为l1与l2间的直线距离;曲率用于衡量香蕉果指弯曲程度(K),K越大,果指弯曲度越高,K越小,果指弯曲度越低,是将香蕉果指外缘曲线看作近似圆弧,根据果指腹面直线长度和果指弯曲高度而求得(图1)。

单果重为用电子秤(精度0.01 g)称取每株香蕉的每梳果指重量,单果重=梳重倮指数;产量为以3株香蕉的每梳果指重求和,取平均值;香蕉可食率为取第4梳中部果指,分别称取果肉和果皮重量,可食率=果肉/(果肉+果皮)。

1.2.2.3养分含量测定 将香蕉分为果皮和果肉,称重后置于105℃烘箱中烘烤30 min,之后75℃烘干至恒重,用以测定干物质重。烘干后的样品磨碎,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磷含量,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钾含量。

1.4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和制图,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香蕉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香蕉果皮色差是香蕉外观品质的直观反映。由表1可知,与CK相比,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后其L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果皮亮度显著增加,各处理L排序为AJ>HZ>WL>CK。其中,以AJ处理的堤高,为64.24,显著高于CK、WL和HZ处理,说明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均可提高其亮度,尤其以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的效果最佳。AJ处理的a最低(-11.49),与HZ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显著低于CK和WL处理,说明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后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处理a排序为WL>CK>HZ>AJ。CK的b最高,为36.84,显著高于WL处理,但与AJ和HZ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降低其类胡萝卜素累积,各处理b排序为CK>AJ>HZ>WL。

从图2各处理香蕉外观形态可看出,香蕉果指喷施各类叶面肥后其亮度均明显高于CK。

2.2香蕉果实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AJ处理果指的单果重最重,为0.16kg,显著重于CK、HZ和WL处理;WL处理果指的单果重次之,为0.14 kg,显著重于CK和HZ处理;CK果指的单果重与HZ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增加香蕉的单果重。

果指长和果指粗是构成香蕉重量的另一因素。由表2可知,CK的果指长最短,为19.41 cm,显著短于各喷施叶面肥处理,WL处理的果指长最长,为22.83 cm,显著长于其他叶面肥处理,说明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蕉果果指长,其中又以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的效果最佳。不同叶面肥处理的果指粗与CK相当,各处理问均无显著差异。由表2还可看出,喷施不同种类叶面肥后香蕉果指曲率有增加趋势,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

可食率是表征香蕉品质的重要指标。从图3可看出,HZ、WL和AJ处理的可食率分别为61.17%、61.84%和62.74%,分别比CK提高0.64%、1.31%和2.21%,说明香蕉果指喷施叶面肥可提高其可食率,但差异不显著。

2.3果肉和果皮养分含量的差异

由表3可知,喷施3种叶面肥后,果肉中的氮含量明显提高,其中,以AJ处理的氮含量(4.51 g/株)最高,WL处理的氮含量(4.04 g件朱)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和HZ处理;果肉中的磷含量以HZ处理显著降低,AJ处理略有提高,WL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肉中的钾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WL处理的K累积量(2.87 g/株)最高,与AJ处理(2.87g/株)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HZ处理。

喷施3种叶面肥后,果皮中的氮含量也以AJ处理最高,WL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和HZ处理;果皮中的磷含量以WL处理最高,显著高于CK和HZ处理,与AJ处理的差异不显著,AJ处理高于CK和HZ处理,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果皮中的钾含量以AJ处理最高,WL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和HZ理。

综上所述,喷施叶面肥后香蕉果实营养成分含量明显提高,尤其以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的效果最明显。

2.4香蕉产量比较

香蕉第1、4和7梳果指的梳重变化可反映香蕉从头梳至尾梳重量的差异。由表4可知,以AJ处理香蕉的第1梳果指重最重,为3.96 kg,显著重于其他处理,HZ和WL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AJ处理香蕉的第4梳果指重也最重,为2.84kg,WL处理(2.57kg)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重于CK和HZ处理;AJ处理香蕉的第7梳果指重为1.99kg,WL处理为1.82kg,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重于CKNHZ处理。

香蕉产量是衡量喷施叶面肥效果的最终指标。从图4可看出,AJ处理的香蕉产量最高,为21.79 kg/株,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L处理的香蕉产量次之,为19.39 kg/株,显著高于CK和HZ处理;HZ处理的香蕉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产量,尤其以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效果最佳。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香蕉果指直接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后,果皮亮度显著提高,各处理L排序为AJ>HZ>WL>CK,说明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对提高香蕉亮度的效果最佳;a排序为WL>CK>HZ>AJ,说明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香蕉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最高;b排序为CK>AJ>HZ>WL,说明喷施氨基酸和海藻酸类叶面肥可降低香蕉果皮的类胡萝卜素累积。徐娟(2002)研究发现,柑橘喷施氨基酸酸类叶面肥可提高其叶绿素含量,果皮亮度较高;申明等(2012)研究发现,氨基酸可促进砂梨叶绿素合成。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后果皮亮度最亮,叶绿素含量最高;香蕉果指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的果皮亮度也显著提高,与陈绍彬和储春荣(2011)研究获得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可促使冠玉枇杷果实着色及果面更加美观的结论一致。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主要是保证果实生长过程中必需元素平衡、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因此除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香蕉外观品质外,对香蕉整体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本研究于香蕉反梳期喷施3种叶面肥,对提高香蕉单果重的效果为AJ>WL>HZ,即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对提高单果重的效果最佳,对增加香蕉果指长的效果为WL>AJ>HZ,即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对提高香蕉果指长的效果最佳,说明使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喷施香蕉果指,对提高香蕉单果重和果指性状的效果优于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N和K营养元素含量,与于彩莲(2003)对龙胆、王秀娟等(2011)对辣椒、欧阳琳等(2015)对切花菊优香的研究结果相似。

杨江山(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可显著增强葡萄光合能力,从而增大果粒,提高果粒重量和果穗质量;杜雷等(2015)也研究发现,草莓喷施氨基酸可增加其单果重和总体产量。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后,可显著提高其第1、4、7梳果指重量,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其第4、7梳果指重量,进而显著提高其单株产量,而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香蕉的果指重量和单株产量与CK相当。戴东军(2009)研究认为,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补充作物体内微量元素、调节作物生长;赵巧铃和潘明香(2010)研究发现,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提高棉花的单铃重和衣分,进而提高棉花产量,本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即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明显提高香蕉产量和改善外观品质。

4结论

在香蕉反梳期,以氨基酸類叶面肥喷施香蕉果指既可提高香蕉外观品质,也可大幅度提高香蕉的营养含量和产量;喷施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提高香蕉营养含量和产量,对香蕉外观品质影响不明显;喷施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提高香蕉外观品质,对其养分含量和产量影响不明显。因此,香蕉生产中可有目的地选择喷施不同类型的叶面肥。

猜你喜欢

叶面肥微量元素氨基酸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解析中微量元素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一株Nsp2蛋白自然缺失123个氨基酸的PRRSV分离和鉴定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玉米浆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两种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