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公务员热”现象的经济学含义

2017-05-30王馨怡

科技风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析探讨经济学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考取公务员变得炙手可热,由此,还出现了“公务员热”一词,反映出现代人们对考公务员所持的肯定态度。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公务员热”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对“公务员热”这一现象提出合理的改善策略,以供相关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公务员热;经济学;分析探讨

公务员热现象着实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发展造成了影响。以经济学为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公务员热”的原因大致分为三方面。

第一,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即使现代社会所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但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也不失为就业路径中优选的一种。

第二,以家庭角度分析,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家庭教育投入产出的结果。

第三,以大学教育机构的角度看,某些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市场需求并不十分吻合,从高校方面,一些专业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失业的问题,这就让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进入到“毕业=失业”的怪圈内,所以使得公务员的考试中的“主力军”逐渐转为大学生。

因此,公务员考试的热化不仅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分配情况,更从本质上对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影响。所以,以适当方式给“公务员热”浇浇冷水也是必要的。

一、“公务员热”的由来

作为我国在对公务员报考情况的一种程度描述方式,“公务员热”一词被炒得越来越热,具体出现的时间不明确,词的创造者也不知是谁,不过它大致出现在2005年,被应用的很广泛,大多数出现在学术论文里以及各种新闻报道里,以此表达现今“公务员热”的广泛性、普遍性与大众化。它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它能够显示出公务员考试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好,由国考和省考的考试参加人数显示出人们对带有行政编制一类的事业单位的就业向往、追捧,場面如火如荼,这也导致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呈逐年递增趋势。再加上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导致“公务员热 ”着实很热。

另一方面,“公务员热”也能体现出职业的热门程度,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就有较强的稳定性,老百姓口中的铁饭碗;较好的福利待遇,公务员属于国家编制,自然也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公务员职业一直为大多数人所向往,在人们心中的社会地位自然就高。

所以综合起来考虑,公务员确实有其他职业不能比较的优势,所以社会认可度较高也就不足为奇。

二、从经济角度对“公务员热”现象的分析

首先,是对公务员行业进出收益分析。第一,公务员考试的成本,也就是报考公务员开始至考上所花费的费用以及放弃其他就业机会所损失经济的总和。直接成本为公务员的考试报名费、资料购买费、辅导班费用、咨询费以及食宿交通费等等。间接成本为放弃其他机会所损失的收入。第二,公务员的收益分析。一旦考取了公务员,势必会有很多收入,其中不仅包括高额工资,还有预期收入以及隐性收入和效用等。另外间接收入还包括五险一金甚至六险两金,以及年节发放的福利补贴,免费吃住等,而隐性收入包括职权带来的酬金、礼品等。所以成本与收益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其次,是公务员的寻租情况分析。它是社会的资源垄断情况得到的非生产性利润。他的产生与制度相关。以市场的供需角度分析,公务员的供需并不平衡,差额过大,岗位竞争激烈,导致了高于机会成本的收入差值。将某些岗位的未来晋升职位权利考虑在内,其潜在的收益与利润同比与其他职位更加丰厚,其中包括大量的隐性收入因素。这种“租金”,是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对追求利益的企业和社会经济以及个人的宽限所获得的。另外,市场的资源配置有限,需要政府介入,公务员体制导致寻租空间变大,公务员福利多多,所以“公务员热”也就不足为奇。

三、对“公务员热”现象整改对策

首先要有正确的舆论向导,择业观要正。努力加强全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相应的三观教育,根据公民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其次,政府要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保障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以及公务员与其他职业地位差异过大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社会保障不全面的问题。

最后,要加强公务员的管理力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严格执行,严厉打击行贿以及滥用职权的不法行为,真正除掉地下运作的黑暗势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公务员热”现象进行了解,将其与经济进行结合进行原因系统分析,并对公务员热的现象进行了整改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丽芳.从经济学角度浅析“公务员热”现象[J].商,2016(15).

[2] 秦梅霞,陈为景.“公务员热”现象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8).

[3] 李迅,岳鑫.关于考公务员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8).

[4] 杨伟,荣佳.“公务员热”背后的经济学思考[J].金卡工程,2011(2).

作者简介:王馨怡(1998-),女,汉族,河北定县人。

猜你喜欢

分析探讨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分析
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核电厂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分析及改进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