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①

2017-05-30张俊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

摘 要: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在现实中存在不尽如意的地方,诸如理念、师资队伍、实施内容等都有待完善提高。其影响表现在如何处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找到完善制度来支撑实施,如何科学评价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应当从解决普及与专深、改进科研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师资队伍与评价、加强教学改革等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185-02

1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高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来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普遍成为共识后,《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战略思路和顶层设计,从此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有了切实可行内容, 这也为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1.1 创新创业教育决定了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专业改革的方向

厘清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指导理念问题。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要想切实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务必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本专业未来发展的价值所在。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专业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如何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勇敢投身于实践的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价值,成为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当前发展的要务。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新类型,急切需要构建富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简单模仿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市场营销本科教育的做法必然不能满足各方的要求,它需要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在传统学术型教育基础上,立足应用型的要求,开展深层次的学术创新、体制创新乃至组织创新,从而建立起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停留于传播市场营销知识,更在于发现市场营销认知、创新市场营销认知,努力让学习者创造和创新潜力得到挖掘。这就要求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要不断上升,要改变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高校培养拔尖人才能力的不足,要对与企业现实不符的现状问题做到高度重视。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切入点

高校扩招后,进入市场营销专业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因才施教,满堂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在当前巨大的专业就业压力之下,家长与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关注度大大增加。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抓住了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点。

2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通过对湖北武汉地区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调研,从各校的实践可以认识到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经历了从开始注重单独项目到某项计划,从实践课程改革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变革,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更多被当作一个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状况,全面性、整合性以及有机性仍有待加强。具体来说,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2.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晰

其表现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研究不足,无法系统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很多师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新创业的资源与条件,参与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

2.2 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系统规划

调研显示,创新创业教育重教材讲授,教师更多以课堂为主,实战内容缺失,基本不与实践相关,与学生期望相差甚远,这充分表明了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2.3 创新创业教育合格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具有创业理念和创业实务能力的指导教师严重不足,调研中涉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数由思想政治课部教师担任,既欠缺商業运营的基本理论,同时自身基本没有创业经历。尽管在某些高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参与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中,也面临同样的一些问题;部分学校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无法从理论上总结提高,分享创业经验往往流于形式,效果难有保证。

2.4 创新创业教育缺少实战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更多是参与各种创业赛事为主,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层次很低,实践成果价值较低,对学生的帮助有限。

2.5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仍有待探索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主要局限在课程内,社会与企业基本没有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满足各方要求难以正确回答,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缺位会导致此项工作难以持久。

3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疏离化

目前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急于求成,希望通过开设若干门相关课程、开展一些创业大赛能马上见成效,甚至动员教师开放在研的科研项目让学生立即出成果,鼓动在校生开办企业,乐衷于单独上马创新创业专业或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具体表现为:其一,专业课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无法互相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缺少特色,仅仅着眼于课程、着眼于某些个别的环节活动,有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业余活动,没有安排在教学计划中。 其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分离。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身临其境的场景,原理与概念知道不少,具体实务运作少,书斋里清谈创新,纸面上说创业。其三,校内研究成果与应用分离。市场营销创新创业只是在学校这个范畴内作文章,对社会需求不敏感,导向不明,与企业交流缺乏,应用转化成果率低。其四,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联系不紧密。专业教师各项事务性工作多,没有精力投入,缺乏参与的热情,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水平尚无好的办法。其五,校内多头管理,缺乏合力。学校的招就部门、团委、思政部包括专业院系等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的为了追求政绩,难以在学校制度层面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3.2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撑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当前仅仅简单视其为一个教学手段的趋向,尚未意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理念更新、制度反思以及实操环节诸多方面同步进行。其一,当前的学期管理制度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学期制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又要考虑当地的特定环境因素。当前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学期设置依然遵循传统高校教育的学期设置,学期普遍较长。尽管这种设置有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但却失于教学安排僵硬,妨碍学生自学和实操。根据先进发达国家经验,当学期设置相对灵活时,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实践并进,有利于工作与社会经验的学习,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来创业。通过多学期制的设置可以改变传统不灵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其二,目前学分制不利于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目前学分制对学生毕业学分要求过高,导致学生基本难有自主学习的可能;学生的选修学分占其总学分比例偏小,学生自主选择困难,即使让学生对时间选择,其选择范围也极端受限;弹性学制流于形式,不利于有个性的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

3.3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落后

学校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工作评价广泛存在着重视学术研究、轻视教学环节,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素养特别是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合格数量、轻视达标质量等缺陷。对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则重考试分数,轻实际操作;重结果,轻过程掌握。

4 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1)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要处理好“普及”与“专业拔尖”的关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与创新创业同构的性质,组织学生从专业特质进行创新与创业,开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有创业激情冲动的学生开办创业实战班,进行“专业拔尖”的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实际操作能力;对已经开创企业的在校生进行“扶助”,以企业化的MBA教学体系帮助初创者度过创业生涯的难关,开展“企业主型”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是全方位的教学体系,既能让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在实质增长学生创业才干等方面起作用,同时能推动创业项目向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学校之外推广,更好地融入本专业教学之中,从而相互助力。

(2)通过科研管理变革改进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学科的科学研究支撑,先进的科研成果离不开人才培养的环境。应用型本科高校基础研究成果更丰富,应用型研究却是不足,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带来的后果则是教师科研缺少社会需求,高校與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活动的需要。因此,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打破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限制。应着重解决市场营销专业科研的社会需求和导向不足的问题,促使教师面向企业找课题找项目,政府与学校给予相关支持,打破科研中的界限,鼓励不同学科整合设置科研团队,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健全的服务体系,完善科研反哺教学体制。

(3)健全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评价规范。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避免简单把承担本科教学仅仅理解为课堂上教学,重新构建包含课堂教学、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指导毕业论文、实习等多元化的教学工作量规范,鼓励教师参与指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业实践。

(4)引入完善的教师聘用制度。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引导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从单纯的“研究型”向“应用型”“双师型”转变发展,从而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实务操作两张皮的现象。

(5)完善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动员高水平教师参与教学,及时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进到课堂教学,要加强教材编写,支持教师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同步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的应用性与时效性相统一。将实践教学放在一个新的高度,推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更替。

(6)重构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学发散,创造条件开展小班授课研讨式、综合式、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5).

[2] 晏维龙,吴明忠.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保障[J].教育研究,2015(7).

[3] 蔡杰,韦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8).

[4] 孙方红,徐萃萍,鲍亚楠,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1).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融合双创理念的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7C15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俊(1966-),男,武汉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营销理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