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艺术中的城市商业空间初探

2017-05-30唐伟王乔华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都市诗歌

唐伟 王乔华

摘 要:作为美国“纽约派”诗人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奥哈拉的作品往往以纽约的商业空间为背景或者主题,诗人对普通居民在这些商业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商业空间对都市人的深刻影响,将城市商业与诗歌艺术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都市 商业空间 诗歌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179-02

弗兰克·奥哈拉是“纽约派诗人”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对美国城市诗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被视为“50年代纽约派诗人中最有成就和最有影响的”一位。现代都市的商业空间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背景之一,诗人深刻探讨了现代都市人在商业空间中的生存状态。

消费主义的符号和象征在奥哈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描写城市漫步的诗歌更是充斥着广告牌、商标、公司、商场、饭店等。这些符号的出现往往具有强烈的随意性,但正是这种随意性使我们更真实和深刻地体验到奥哈拉是如何通过他的城市漫步,在号称消费王国的纽约进行着从平凡中发现神奇、在商品中找寻诗意的工作。在他的作品中,消费空间与诗人已然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城市生活发生地。游荡在纽约用林立的广告牌和闪烁的霓虹灯所构建的商品天堂中,奥哈拉没有像西美尔笔下的大多数现代都市人那样“用头脑代替心灵来作出反应”。

小酒馆、酒吧、咖啡馆等场所的出现和兴盛与城市发展、经济繁荣以及社交空间之需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古至今,这类消费空间似乎就与文人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渊源。很多人把小酒馆称为英国文学的起源地。莎士比亚曾出没于伦敦各处的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成为其标志性的行为之一。在狄更斯的诸多描述伦敦的作品中,酒吧对于故事背景和情节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塞缪尔·约翰逊也是众多酒吧狂热者之一,据说这位大作家的名言之一就是人类从来没有创造过一项发明能像酒吧或酒馆那样给他们带来如此多的欢乐。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酒吧、咖啡馆之类的地方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公共空间,在信息传播、社会舆论形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纽约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消费之都中,其酒吧的数量之多、特色之丰富也是世界闻名的。纽约数目众多的酒吧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还是很多艺术家钟爱的场所。对于徜徉于此的艺术家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场所,酒吧所具有的空间意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消费的层面。一方面酒吧收费低廉,而且往往没有太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很容易被囊中羞涩的艺术家们接受,成为其理想的聚会场所。纽约有很多酒吧被称为文化酒吧,如座落于纽约西村的著名的白马酒坊(Whitehorse Tavern)就经常举办各种艺术沙龙活动。奥哈拉就曾经在圣雷莫酒吧里举办的艺术研讨会上评论美国先锋艺术的发展现状。似乎是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他兴奋地高声宣布美国的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先锋艺术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酒吧所特有的封闭的空间设计构建起一个排他性空间,规约了属于酒吧自己的节奏与时间感,暂时割断了艺术家与室外时空的联系。这种独特的封闭空间构造正适合于诗人表达隐秘的情思和欲想,使酒吧不仅成为艺术家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场所,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悟现代城市生活、思考生命价值、进行艺术创作的理想空间。

于奥哈拉而言,酒吧不仅是其最重要的生活娱乐场所之一,还是他的缪斯的栖身地。奥哈拉那些以酒吧为背景的作品不仅记录了诗人与他的画家和诗人朋友之间的约会、交谈,还记录了诗人的艺术感悟和灵感。有时他甚至会把酒吧中发生的事情或者听到的只言片语直接写进作品中,比如《威廉姆·德·库宁颂》(Ode to William de Kooning)的结尾:

也许他们是伤口

但也许他们是红宝石

每一个都像太阳一样痛苦。

这几句诗色彩瑰丽、意象独特,犹如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浓丽的后现代绘画。事实上诗人在此直接引用了当时尚不被主流绘画界所接受的德·库宁在酒意正酣时的喃喃自语。细细品味这几句混杂着酒精、色彩和艺术灵感的诗行,我们似乎对那些在艺术理想与残酷现实中挣扎的画家所承受的灵魂磨难有了更深的体会。

从五十五大街的城市中心剧场看完芭蕾舞后,奥哈拉与埃德温·登比总会走到对面的卡耐基酒坊(Carnegies Tavern)中,畅谈他们的感受,随后他就把埃德温在酒吧里突然想出的一句不知所云但是又似乎充满玄机与诗意的妙语直接引用在《与他们一步之遥》中:

日光中的霓虹灯是一种

巨大的愉悦,就像埃德温·登比

写过的那样,就像日光中的灯泡。

在第六大道上的莫利亚第酒吧(Moriartys)里,诗人与垮掉派诗人巴拉卡(Amiri Baraka)大谈诗歌艺术和创作理论。在酒精的刺激下,他们雄心勃勃地决定发起一场诗歌运动。当奥哈拉回到办公室后,他以这场讨论的结果为核心创作了《人物主义》(Personism),记录了对众多诗人与作家的好恶臧否:

我们不喜欢莱昂那尔·特里林

我们决定,我们喜欢多纳德·爱伦 我们不喜欢

亨利·詹姆斯我们非常喜欢赫尔曼·麦尔维尔

我们不想进入旧金山诗人的行列中

身处酒吧中,诗人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放任思维之泉的恣睢奔流。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时会迸发出艺术的火花,帮助他们暂时释放那些困扰都市人的孤独和压抑。奥哈拉在酒吧中灵敏而贪婪地捕捉着这些火花,反思现代都市人与情感、欲望之间暧昧不明的纠结关系,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这些都市里的商业空間对于居民而言是平淡无奇的,因为他们每天都会在其中频繁地出没,但是当这些商业空间与奥哈拉的创作激情碰撞时,它们又变成了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诗人用它们勾勒出一条独特的纽约风景线,而它们也塑造出了奥哈拉的城市诗歌,而诗人也将城市商业空间赋予了艺术的魅力。虽然他看到了消费主义都市现实、冷酷和漠然的一面,但是奥哈拉相信可以用诗意的情怀去接纳这些事物并且在他们身上发现诗意,因此他永远不会放弃在城市空间中寻觅失落的诗性,始终坚持用诗歌为都市人构建起心灵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 Lorenzi,Peter.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MiddleAged[J].Society,2014(02).

[2] Donald Allen(ed.).The Collected Poems of Frank OHar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3] 包亚明.都市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徐崇温.“美国梦”变成了虚幻的神话—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梦”[J].红旗文稿,2012(21).

[5] 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6] [美]贝利著.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 张林兵.城市商业“点线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8] 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都市诗歌
诗歌不除外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基于光环境下的新商业空间光氛围研究——概念书店照明设计
硅基互联时代文化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的构建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中对于风水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