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驱动下中小企业升级机理与路径选择探讨①

2017-05-30王军华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

王军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升级转型的新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技术建设、组织规划以及要素整合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创新驱动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中小企业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策略建议,尤其在路径选择上提出了诸多的参考,希望为之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协同创新驱动 中小企业 升级机理 路径选择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080-02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阶段,中小企业更是面临着更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采取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运作模式,導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低,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也就决定了产业升级必然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选择。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资金等都难以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只有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基本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普遍落后的现象,帮助实现资源的整合。

1 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升级机理

1.1 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中小企业的创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自主、合作和模仿三种类型。需要注意的是模仿创新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也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首选。但是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外部的技术产生较大的依赖而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了企业转型的失误。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也给中小企业的模仿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局限,导致模仿成本的整体增加。

基于此种现状,中小企业只有改变模仿创新的模式,实现突破创新的总目标,才有可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真正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选择与高校进行合作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推动中小企业升级。

1.2 组织协作

组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中小企业进行升级的过程中,不同的责任主体必须要对自己的创新责任加强认识,围绕着明确的目的采取相应的行动,实现自身责任的完成。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努力才有可能形成创新驱动的合力,实现升级的最终目标。其中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必须要加强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才有可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资金以及人才上的缺乏问题,并进一步为生产力的发展作出准备,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大学等科研机构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实现人才、资金和设备的提供,并进一步成为新知识的源头,实现知识向中小企业的合理转移。政府的政策以及其他机构的相关措施也对协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1.3 要素组合

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也会对协同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作用于企业的升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要素主要有新产品、技术等,还包括市场的开拓和新工艺的应用。所谓的要素驱动主要指的是中小企业通过不同要素的规划和整合,实现要素整体组合生产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升级。

首先,要素的升级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这也就为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的驱动作用所在,只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才有可能为企业的转型提供更为坚实的保证。

其次,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也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主体之间加强彼此的配合和联系,并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共享,共同商讨关于技术创新和新工艺开发的问题,并对生产工具进行创造性的改变,这都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关键要素,也是关键的驱动力。

2 协同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小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转型,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创新高的模式已经逐渐实现了由模仿到自主的转变。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相比较大企业而言具有灵活性较好,但是也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这也就给不同主体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实现企业升级,在路径选择上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具体如下。

2.1 垂直方向路径选择

垂直方向主要指的是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被划分为若干部分,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对该过程进行分解,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升级路径作出如下判断。

(1)发挥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基本的支持和坚强的保障。主要包括对于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这样是企业实现自身竞争力提高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中小企业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状出发,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和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积极的配合和协作,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因素来对新产品的开发作出相关的努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还需要对科研的成果进行及时积极的转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真正发挥创新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联系,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及时的研究,将各种有益的积极因素不断向中小企业进行靠拢,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2)在协同创新的支持下实现服务环节的升级,主要针对的是营销等相关环节,这也是企业能够赢得客户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对自身服务的相关环节加强管理和优化的力度,对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地发现。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明显呈现出较小的特点,这也导致很多品牌在竞争力和自主形象的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小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对市场的变化和动向进行及时地反应,真正实现品牌形象的建立和维护升级。同时,企业还应该与产业相关的其他运作进行积极的合作,包括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实现信息产品的共享和彼此的交流,对市场需求进行及时地把握,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市场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和方案。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必须认识到客户和消费者对于经营价值实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并进行及时地沟通,才有可能实现客户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最终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升级。

2.2 水平方向路径选择

企业是若干知识的集合,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必须要在知识储备上下功夫。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不足的特点,很难实现自身的自主研发。为了实现这种现状的改变,中小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对知识的储备力度,积极学习行业内最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自身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也正是高校、科研所等相关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意义所在。

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和技术进行转移的过程,可以通过彼此之间交流和写作的方式来对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和掌握,并帮助最新成果在行业内部快速的扩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企业技术和知识不断的得到新一轮的积累和进步,使得整体的服务水平和价值程度都不断提升,也是企业进行升级成功的重要体现之一。

3 协同创新驱动下中小企业升级机理与路径选择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也导致了新的挑战的出现,这些因素的变化都给中小企业的升级和转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只有在创新技术的支持下中小企业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赢得较为主动的地位。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发展僵局,尤其体现在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面对这种现状,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帮助企业实现成功的转型,具体的建议如下。

3.1 加强与各主体之间的配合,实现协作网络的建立和完善

协同合作网络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降低自身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一步使成本降低,这也就需要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和政府等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战略目标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竞争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关系,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有效流通的进行,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动力和支持。

3.2 对服务环节加强优化,实现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企业不仅仅承担着生产和管理的任务,还应该加强对服务环节的重视,这也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给每个企业带来的新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制作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对服务的每个环节加强重视,推动其优化升级,实现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优化,并进一步实现品牌的营销与推广,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还可以实现企业附加值的增高。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中小企业要加强与不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客户在服务方面的需求加强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有针对性,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该操作不仅仅可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增强,不断缩短产品更新的周期,还对企业的整体效应做出了贡献,实现企业生产总价值的不断提升。

3.3 找准企业自身立场,选择最佳的升级路径

升级路径的选择应该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每个企业的立场和经营现状不同,在升级路径的选择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包括升级的方法和过程等。

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创新路径的时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其中涉及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在此基础上实现最佳路径的选择。比如处于创业初期的小企业,他们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对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同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小企业也只有在实践中选择最适宜的升级路径,才有可能找准方向,实现升级时间的缩短,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升级转型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一,而协同创新驱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对企业升级中所采取的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为之后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余维臻.协同创新驱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机理:基于I-P-0分析模型[J].科技和产业,2016(2).

[2] 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所[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

[3] 唐丽艳,陈文博,王国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

[4] 赵艳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绩效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 2015(5).

[5] 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2016,22(2).

①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河南中小企业商业模式重构与转型升级路径再造”(2016BJJ053)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軍华(1978-),男,汉族,河南林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探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析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