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2017-05-30凌红军

科技风 2017年3期
关键词:改革方法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水平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社会中仍然非常缺少一些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性人才。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相比理论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也要求机电一体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机电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机电一体化作为机械与电子技术集成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对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且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在机电一体化不断推广与应用的形势下,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均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综合运用机电技术知识,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然而,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求。

1 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师队伍素质需提升

在机电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然而,现今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均未达到相应的标准,普遍存在着教师知识体系陈旧、落后的问题,致使学生未能学到先进的知識,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部分年轻教师均是刚毕业的学生,未从事过有关工作,也未对市场需求展开调研,进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使得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1.2 复杂而又繁多的课程种类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院校的机电一体化建设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而且随之而来,我国很多院校中都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设置,以此能够使院校之间能够互相借鉴与参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课程内容比较相似,课程类别比较繁多、复杂,而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所忽视。

1.3 机电一体化教学设备陈旧

现阶段,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设备都比较老旧,特别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实验设备,数量非常少。现阶段只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校才会配备一些必要的数控机床,如加工中心、控制柜等,为 PLC 实训一体化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通常而言,在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相关设备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有关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基础与前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如果相关设备配置不全,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降低教学效果。

2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实习,并且对其教学能力与职业技能进行定期考核,或聘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到校兼任教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也应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积累实践经验,进而在讲课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教学场地与设备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学场地与设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一定要建立一体化的教学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以此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实训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明确“教、学、做”的要求,保证模拟教学全面展开,从而完全“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即“教学、生产、培训、鉴定”,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下,致使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未能构建完善的实训一体化体系,此时,应遵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和用人单位沟通,设立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 整合优化课程

根据机电一体化职业岗位群,“机”、“电”知识进行专门化教学模块设置,知识应用为主线,培养能力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避免重复。例如:机械制图:可包含原机械制图主要内容,增加AutoCAD、ug等计算制图内容,融人测量与公差互换性等内容,使学生将制图、测绘、公差、计算机制图融为一体。机电产品一体化设计:可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内容,完整体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机、电、自动控制综合实践能力。

3 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迅猛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因此,要想切实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口标,注重积累,保障落实,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培育机制。今后应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体系内进一步地深化探索、改革与实践,完善和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体系,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索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卿.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1).

[2] 张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3] 何建新,刘泽波,杨鹏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张家口学院学报,2016(03).

[4] 王硕.浅谈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J].科技资讯,2016(27).

[5] 孙舒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下开采矿山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06).

[6] 付克祥.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

作者简介:凌红军(1974-),男,江苏盐城人,汉族,研究方向:电气机电方向。

猜你喜欢

改革方法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