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各园区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①

2017-05-30冯芳万建峰

中国商论 2017年30期
关键词:影响因子跨境电商

冯芳 万建峰

摘 要:本文对当前杭州综试区线下13个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实地考察收集各园区发展进程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以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形式对各园区众多企业进行调研。从地理环境因素、产业聚集因素、政策支持因素、服务水平因素、基础设施因素这五个维度探讨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各线下园区如何完善产业园生态圈建设,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 产业园发展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c)-013-03

1 杭州综试区线下园区现状概述

杭州综试区在规划布局中,综试区充分考虑各区域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要素禀赋,按照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联动发展、分类引导的基本思路,以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六大城区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核心区,萧山、余杭、富阳、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应用经济圈,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组成杭州西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带,全市所有区域实现全覆盖,形成“一核一圈一带,全域覆盖”的综试区总体布局。

为了在杭州全市域范围内加快布局线下产业园区,综试区还制定出台了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此规定,凡符合该认定标准的园区,经过认定程序并公示后,将被命名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园区”,予以授牌。

从2015年8月初开始,杭州综试区线下产业园区扩容工作启动,为保证线下园区的项目集聚度,根据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每个园区规划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跨境电商企业数不少于25家。经过区、县(市)申报,并组织评审、公示,2015年8月初,临安、江干园区正式成为首批扩容的线下产业园区。

2015年8月11日,临安园区正式开园,首批3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临安园区重点培育和集聚以B2B为主的跨境电商,兼顾B2C业务的中小企业,开园当天即入驻进出口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大数据通关服务、智能物流等不同类型的企业30余家,着力打造成为杭州西部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枢纽和辐射浙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跨境电子商务载体。

2015年10月21日,江干园区开园,在东方电子商务园基础上,园区再建设30万平方米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打造跨境电商总部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

2015年11月中旬,萧山园区、余杭园区和邮政速递产业园获批,成为综试区线下产业园区。萧山园区开园时即有大龙网华东区总部在内的38家跨境电商运营公司和服务平台。新塘产业园主打羽绒及相关产业链产品的跨境电商,已基本完成O2O体验店的招商。同样位于萧山的邮政速递产业园将打造集物流、技术、金融服务和邮政功能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余杭环抱杭州主城,余杭园区依托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建设,重点打造临平创业城产业园、良渚文化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产业园,形成“一区三核,辐射全区”的发展格局。余杭园区总规划面积11.51平方公里,其中临平创业城核心区7.17平方公里,良渚文化城核心区1平方公里,未来科技城核心区3.34平方公里。

富阳园区规划“一园多区,多点覆盖”的发展格局,先期重点建设东洲新区、银湖新区两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区,后期按发展需求再扩展园区。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新引进和培育上线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234家,其中有经营实绩的企业66家,2015年一年中,富阳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交易额达3550万美元。

2 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杭州综试区线下13个园区,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6份,问卷回收率90.67%,其中有效问卷117份,以下是详细统计分析。

2.2 描述统计举例

各园区问卷分布如下:下沙园区频数42,占比35.9%,下城园区频数24,占比20.5%;空港园区频数8,占比6.8%;邮政速递产业园频数2,占比1.7%;临安园区频数11,占比9.4%;拱墅园区频数3,占比2.6%;江干园区频数14,占比12%;萧山园区频数2,占比1.7%;余杭园区频数3,占比2.6%;富阳园区频数2,占比1.7%;建德园区频数2,占比1.7%;西湖园区频数2,占比1.7%;桐庐园区频数2,占比1.7%。其中国有企业占比0.9%,中外合资企业占比4.3%,民营企业占比94.9%。2016年-2017年开展跨境业务的公司数量有63家,2014年-2015年开展的50家,2012-2013年开展的4家。年均销售额在50万-99万元的公司有2家,年均销售额在100万-249万元的公司有8家,年均销售额在250万-499万元的公司有68家,在500-999萬元的公司有31家,在1000万-1999万元的公司有3家,在2000万元以上的公司有5家。

开展跨境出口B2B的企业个案数为9家,开展跨境出口B2C的企业个案数为51家,开展跨境进口B2B的企业个案数为9家,开展跨境进口B2C的企业个案数为66家。在经营品类方面,热门品类依次为美妆、母婴、食品、保健品、3C产品、家居用品、日用品、服装、生鲜、宠物粮、红酒等。

2.3 信度

一般认为Cronbachs Alpha大于0.7为信度较好。统计结果显示,地理环境因素的信度为0.775,产业聚集因素的信度为0.832,政策支持因素的信度为0.894,服务水平因素的信度为0.738,基础设施因素的信度为0.819,这些信度均大于0.7,说明问卷是可信的。

2.4 SEM结果

由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路径:产业聚集因素<---园区发展影响因素,表示产业聚集因素到园区发展影响因素路径,其标准化系数为0.854,未标准化系数为1.387,标准差为0∶211,对应的P值为***,即P值小于0.001,说明产业聚集因素到园区发展影响因素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正相关。由表1中各维度到园区发展影响因素的标准化系数说明最重要的是政策支持因素,其他为产业聚集因素,再次为地理环境因素,再次为服务水平因素,最后为基础设施因素。

3 对策建议

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目的,是要以此为抓手,带动本地电商的发展,促进本地特色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但现在很多跨境电商产业园只注重硬件形象而忽视软件与政策配套;只重视招商而轻视运营管理;只重视政策扶持而忽视园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只重视当期政绩而忽视远期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跨境电商产业园生态圈的建设

部分产业园在招商引资时找一些跨境企业甚至内贸企业入驻满园,就以为完成了园区建设,实际上并非如此。要把电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平台、货源、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跨境电商聚集的生态村落。园区要首先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网络和通信的硬件环境。充分发挥商务办公,广泛展示仓储物流、公共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外包、创业孵化等功能,同时要发挥跨境电商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把跨境电商、服务商、培训机构、物流仓储企业、金融机构全部整合在一起。

3.2 跨境电商产业园要软硬兼顾

园区除了硬件环境之外,还要提供软件环境和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公司,无力自行开发和购买高效的系统化工具。其信息化程度大多处在高期望、低水平的状态。此时倘若由园区牵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通过招投标开发这些软件,让企业付费使用,就能极大地提高当地的跨境电子商务效率和水平。针对跨境电商的环节多,监管部门多,订单比较碎片化的特点,园区可以开发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无纸化的、零距离、一站式的,临时性零费用的公共政务服务。

3.3 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行政调控为辅

跨境电商产业园要做好必须要捋顺与政府的关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园区完全以政府为主导,效果未必理想。实际操作中做的比较好的园区是通过与专业电商公司合作,尤其是大型电商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参与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规定办事,提高利用电子商务的效率问题。通过创造各种有利的环境核设施,用更多的市场手段帮助企业,而不是依靠资金和倾斜的政策。

3. 4 科学的利用各种电商产业园

我们在一个区域中不是只有一种产业园,电商产业园按照其地域属性和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产业园,例如交易方式不同也可以分成B2B的产业园、B2C的產业园。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出口产业园和进口产业园。根据政府参与程度,也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企业主导型。不同的电商产业园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有的可以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重叠相互排斥。

参考文献

[1] 雷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践与发展探讨[J].电子商务, 2013(26).

[2] 王韬.跨国电子商务的趋势及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2(6).

[3] 姚建莉.中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J].中国外贸, 2013(8).

[4] 余荣煌.跨境电商玩法:杭州向上广州向下[J].电子商务, 2015(2).

[5] 潘一峰,吴静,何去非.杭州三大跨贸园区畅想发展前景[EB/ OL].人民网,2015-3-28.

①基金项目:2017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区多园”布局下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各园区发展影响因子分析(M17JC044))的成果;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下,高职外贸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2017SCG311))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冯芳(1982-),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万建峰(1971-),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互联网营销、O2O电商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影响因子跨境电商
基于个性化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云雾物理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虚拟仿真实验
“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