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VR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2017-05-30姜虹旭

科技尚品 2017年4期
关键词:VR技术金融业务应用

姜虹旭

摘 要:VR技术现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下一个风口,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巨头纷纷加快行业规划和产业布局。过去,虚拟现实更多应用于游戏产业及网络广告,现在,VR技术融入社会生活已成为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了解当前VR技术在国内经济领域的发展层次(VR、AR),提出VR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及推广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VR技术;金融业务;应用;推广建议

1 VR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结合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多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借助传感头盔或数据手套、眼镜等专业设备,让用户实时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的对象,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多感知体验沉浸性交互性的多维真实感受。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对现实世界的仿真程度和用户参与程度不同,目前以下4种:

(1)桌面式虚拟现实(VR)

桌面式虚拟现实是利用个人PC和低级别工作站进行仿真,计算机屏幕或单体投影设备是参与者观察虚拟世界的窗口,参与者可以操控一些外部设备如鼠标、键盘等控制虚拟场景中的物体,以及360°范围内观察虚拟世界。

(2)投入式虚拟现实(VR)

投入式虚拟现实是更高级的虚拟现实,一般需要利用头盔、眼镜等专业设备,封闭参与者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等感官功能,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模拟的感官空间,通过定位、手控输入、声音动作捕捉等技术,使参与者置身于虚拟环境,并沉浸其中。

(3)增强式虚拟现实(AR)

增强式虚拟现实是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的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参与者对真实环境的感受,或者是真实环境中无法完全感知或不方便感知的部分,将虚拟场景精确叠加在真实场景上。

(4)分布式虚拟现实

分布式虚拟现实,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一些专业外部设备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共同体验虚拟经历。

2 VR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从现阶段银行VR技术应用情况看,其应用场景可以大致分为3类。

第一类是交易时的沟通与交互的虚拟化。例如美国富国银行已经允许客户用头戴显示器oculusrift与银行员工进行虚拟互动。可以设想一下,vr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将彻底颠覆银行传统的营销方式。客户经理将通过虚拟现实场景在客户的身边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并将实时可视化地向客户展示各类金融产品。基于vr技术的互动将打破银行网点的区域限制和时间限制,甚至将有可能实现7×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

第二类是支付和结算场景化。目前,蚂蚁金服正在完善其vr支付技术vrpay,通过vrpay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完成支付,当用户在商家的虚拟店铺场景中选购商品后,vrpay将自动弹出虚拟形态的支付收银台,用户通过凝视、点头、手势等动作即可控制支付宝账户的登录和支付。蚂蚁金服将把vrpay打造成可以对接各种第三方app的开放平台。未来,我们将能够仅通过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瞬间完成商品购买、资金支付、转账汇款等以往需要在柜台排队完成的工作。

第三类则是金融产品、数据分析的可视化。过往的金融产品都是依靠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表来阐明收益、揭示风险,客户无法非常清晰直观地获知产品的当前情况、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vr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弥补这一空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繁杂的金融数据将通过3d图表、动画的形式在虚拟空间内可视化地呈现在客户面前,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便捷地对产品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3 金融VR应用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VR技术发展速度和金融服务业升级步伐来看,金融VR产业预计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大规模应用,但就现阶段而言,金融VR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金融VR应用单一,服务面窄。现阶段,金融VR服务多集中在新兴金融客户交互性提升、用户体验与新奇度增强方面,金融机构对VR技术应用战略定位欠清晰,尚未实质性地利用VR技术找到市场开拓的突破口。此外,各金融机构试创的VR服务品类相似,对市场深领域开拓、开发价值投资型应用产生的积极效用较小。

金融VR应用存在一定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VR技术在金融业推广初期尚属小众应用,加之VR技术本质上属于外围应用,该技术本身的缺陷和安全性问题还未能得到广泛关注和解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VR技术还必须解决VR“头显眩晕”“空间模拟制约”等问题。此外金融VR应用还存在用户身份盗用、用户隐私泄露、交易信息泄露等问题。一旦金融VR平台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安全威胁,则將对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形成风险敞口,对金融客户群体利益带来风险。

金融VR设备成本较高,为推广带来一定难度。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有设备待改善之处较多,各IT厂商以及金融机构研发的VR产品尚未大规模生产,整个金融VR设备也尚未形成“品牌方+代工方”的产业模式。总体而言,目前市场上金融VR设备价格较高,限制了服务的推广,为金融VR行业应用带来了障碍。

金融VR产业尚无本领域软硬件行业应用标准。现阶段,由于应用初期的竞争需要,各设备生产商与金融机构都在自身软硬件体系架构下开发金融VR应用,其所遵循的软硬件标准均在各自的条线领域内。用户自行配置的VR设备往往和金融机构VR服务平台不可兼容。此外,各金融VR产品的通用性较差,各应用平台的互联性较弱。在产品服务种类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后,这种互异性会严重桎梏金融VR通用平台的推广和整合,成为金融VR发展的瓶颈。

4 银行VR推广应用的建议

从现状来看,银行VR的应用仍处于研究尝试阶段,尚未有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与产业链布局。因此,现阶段金融VR应用还需在产业规划、产品丰富、安全提升以及技术标准方面有所突破。

及早制定金融VR产业发展方向。现阶段金融VR应用仍属于产业发展初期。金融机构及生产厂商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格局。因此,在金融VR产业规划和定位方面,需要将金融VR产业作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从发展战略层面将金融VR产业发展写入金融业服务长远规划,将金融VR产业作为实施“客户为导向”战略的重要途径,而不能局限于“辅助与增强”金融产品的定位。首先,从纵向发展规模上看,金融VR应用场景应从点到面逐渐推开,先由前沿机构打破僵局,其他机构后续跟进,最后形成全球金融VR互联共享平台。其次,从横向拓展领域上看,金融VR应用平台的“应用孤岛”现状将逐渐消失,金融VR应与电子商务等其他VR平台或非VR平台应用紧密联合,加大金融VR产业的外联度,在第三方支付、安全认证等方面实现交互共享,借助其他重要技术或产品不断改进和提升VR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并与其他产业形成良性配合发展局面。例如,加强金融VR技术在机器人(21.900,-0.09,-0.41%)投顾(Robo Adviser)行业中的联合应用,将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与金融VR技术结合,均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延伸VR服务空间,拓宽VR服务维度。

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类型。现阶段,大部分金融VR产品仍然基于头显应用,产品结构单一,服务对象较少,推广后劲乏力。因此,建议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金融VR产品不应局限于头显应用,而应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构建更大的互动空间。在金融VR应用方面,可以加大诸如单独空间(Private Booth)和公共空间(Shared Room)等大型金融VR工具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构架金融VR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设不仅能为各类应用在金融VR基础互联平台的推广奠定基础,还能为共同解决VR技术难题提供便利。因此,在大规模推广金融VR应用之前,必须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明确产品规范,在设备制造及产品使用环节建立标准化体系流程,以增强金融VR產品的通用性,提高金融机构间金融VR应用平台的互联互通。此外,构建金融VR标准体系,搭建金融VR基础平台,也能为金融VR产品批量生产、降低推广成本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重视并加大我国金融VR研产力度。从现阶段VR技术产品和应用情况看,我国金融VR应用较发达国家仍有所差距,因此需高度关注VR技术在全球金融业的应用动态,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金融机构、IT公司以及生产企业形成研产同盟,大力开发金融通用VR平台,不断丰富金融VR应用场景。此外,应积极参与VR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国际应用领域取得话语权,增强我国金融机构VR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5 结语

VR技术将虚拟与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VR市场前景广阔,VR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必将是两者未来共同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丰富将在未来为我们提供随时、随地、随身并且便捷、私密、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但享受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时刻注意对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保持谨慎。

参考文献

[1]宋湘燕,王韬.金融VR技术的应用前景[J].中国金融,2016,(12):34-36.

[2]李方正,刘春英.基于VR-Platform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J].科技信息,2012,(9):186-187.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

猜你喜欢

VR技术金融业务应用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