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的拳拳孝子心

2017-05-30任芳瑶郝逸林

北京支部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张茜侄女孝子

任芳瑶 郝逸林

作为开国元勋,陈毅一生中做出了不朽的业绩,同时他又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典范,他的拳拳孝子心承载着人格和亲情,是后辈学习的楷模。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它体现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时代传承的品质和修养。作为开国元勋,陈毅一生中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同时他又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典范,他的拳拳孝子心承载着人格和亲情,是后辈学习的楷模。

“待局势大定儿当来迎”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陈毅自从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同父母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他心里总惦记着自己的父母,时常在工作和战斗的空隙,写信给远方的父母。陈毅的家书情真意切,字里行间中无不表达着思念与孝心,孝子之心尽显。

1939年5月7日,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在部署东进抗战时,给父亲陈家余的信中说:“儿一切如恒,开春以来体质转健。目前江南战局更大进展,儿部日益壮大,军民关系尤为良好,生平快慰之事无过此者。三五年里头敌定片甲不回也。儿已再四请假返里省亲,均以代理无人而遭婉拒,但已允于本年内设法。西望故里,不尽孺慕赡佑为叹惋耳!现寄呈近照两张,神情逼真,以远慰亲怀于万一。”

刚解放后的上海满目疮痍,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51年1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写信给父母,叮嘱二老饮食起居:“父母返渝安泰,儿至为欣幸。母亲开荤甚好,但总以多素食为佳。拜读吾父巴山数绝,讽诵之余实深赞服。此类恰情养性的著作,恳多从事。……恳父母暂住渝一段时期,待局势大定儿当来迎,总求宽心舒畅,为祷为祝。儿已移家南京,上海亦常去处理公务,身体甚好,祈大人释念。”

“儿子怎么做,也难报答养育之恩”

1962年,陈毅已62岁,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等要职,日理万机。这年春,他随周恩来总理外访归国,途经成都,便带夫人张茜抽空去探望母亲。那时,他母亲已年过八旬,重病在身,住在成都弟弟家中。母亲由于病重,小便常常失禁。这天下午,陈毅和张茜刚进到母亲房中,恰逢母亲换下一条尿裤,母亲见儿子到来,自然欣喜无比,但又不想让儿子、儿媳见到污浊之物,便不停地挥手使眼色,要伺候她的陈毅侄女把尿裤藏起来。侄女一时慌了手脚,急急忙忙将尿裤扔到床下。

陈毅见此情形好生纳闷,上前拉住母亲的手问道:“娘,你把啥子东西扔到床下了?”接着又问侄女,但她俩都矢口否认,陈毅弯下身去,要看个究竟。母亲知道想瞒也瞒不住了,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罢深情地说:“娘,你久病在身,我没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难受。这裤子应该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干什么?”

侄女听了这话后,拿出裤子便往外走去。陈毅一手拿过来说:“我母亲的病如此沉重,平时不知给你们添了多少麻烦,今天就让我去洗吧!”陈毅母亲赶忙劝阻。陈毅见此,诚恳地说:“娘,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时候,您不知给我洗过多少尿裤啊。儿子怎么做,也难报答养育之恩。”

接着,陈毅又对张茜笑道:“我们家乡有句俗话,‘婆媳亲,全家和。你这个平常不能照顾婆婆的媳妇,也该尽点孝道。今天我们俩一起来洗这条裤子好不好?”张茜低头直笑,一家人也乐呵呵地笑了起来。于是,陈毅和张茜一起动手为母亲洗了尿裤和其他衣物。

“‘约法三章,那可是支持儿子工作呀!”

陈毅虽然对父母非常孝顺,但这种“孝”却并非一味顺从,尤其是他在面对“公”与“私”的问题上,即使是对父母,也很有原则性,从不例外。

1950年春,陈毅的父母从四川老家千里迢迢赴沪看望阔别20多年的儿子。陈毅见到饱经风霜的父母,非常高兴,他问寒嘘暖后便安排父母在自己家里住了下来。平时陈毅和夫人张茜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二老观光。陈毅父亲也怕耽误儿子工作,就给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陈仁农打电话,请他每周六作陪游览。陈仁农每接到电话就向单位请半天假,私下叫陈毅秘书备车。

到了第四次,伯侄两人早已约定好要去大海边观光一番,谁知中午时分,陈毅突然给陈仁农打电话,叫他下午不要再请假,还说请他下班后去家里吃晚饭。陈仁农知道伯父和自己的“秘密行动”露馅了。晚饭后,陈毅面色严肃却尽量用和缓地语气说:“我们开个家庭会吧,有些话我不得不讲一讲……上海刚解放,社会治安还很乱……你们瞒着我私自外出是不对的,也给保卫人员增添了麻烦。”最后,陈毅对父母坦率地提出:“你们也要遵守革命纪律……我们来个‘约法三章好不好?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

陈毅父亲听罢,一边叹息一边笑道:“我们‘遵命就是了。”知子莫若父。父亲深知陈毅原则性强,那次家庭会后,从没违约过。待父母返回老家前,陈毅送别父母,既风趣又认真地说:“你们回去了,以后随时还可以来。但‘约法三章的前两条,在何时何地都不能改呀!记住,那可是支持儿子的工作啊!”父亲呵呵笑道:“你娃放心吧,老子終生不给你丢脸就是了!”陈毅满意地点点头,深情地望着二老,然后与他们话别。

1954年,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从上海调至北京工作、居住。陈毅将父母接到北京一住3年,悉心照料。可两位老人眷恋故土,又不习惯北京的气候和生活,1957 年第二次返回故乡四川。临别时,陈毅想到双亲年迈,以后见面机会不多了,不禁百感交集,殷殷嘱托二老:“别人都很尊重你们,把你们当作革命的老人。你们这次回去,我又想到三条,不知道能不能行?一、回川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惊动当地政府;二、做普通的公民,不惊动邻里;三、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陈毅的父母听后不住地点头,齐声说道:“应该!应该!你娃就一百个放心吧!”

两位老人回到成都后,像普通百姓一样,在兴隆巷的一个大院里租了两间私房,悄无声息住下,一住就是好几年。除了部分亲友,谁也不知道这里住着的,竟是陈毅父母。

猜你喜欢

张茜侄女孝子
TOUGH LOVE
久病为何无“孝子”?
Effect of the magnetization parameter on electron acceleration during relativistic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ultra-intense laser-produced plasma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de cycle perform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performance under stress loading*
Phase-related noise characteristics of 780 nm band single-frequency lasers used in the cold atomic clock∗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会省钱了
丈夫性侵侄女!性启蒙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