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背街小巷靓起来

2017-05-30孙昶

北京支部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背街街巷小巷

孙昶

为改善群众身边环境,提升城市发展品质,4月1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提出核心区将建立“街长”“巷长”制,选派街道、社区等党员干部担任“街长”“巷长”,负责指导街巷环境整治和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也出台了相应计划,随着“街巷长”就任上岗,“让背街小巷靓起来”的行动全面展开。

4月5日,西城区首批“街巷长”走马上任,成员从街道办科级以上干部中遴选,李想就是其中一员。他已经在街道工作了10余年,目前是西长安街街道宣传部部长。如今,他又多了个新身份——西单北社区东斜街“巷长”。与此同时,西城区1430条背街小巷全部设立了“街巷长”。东城区也对外公布了每一条街巷选出的“街巷长”。

摸实情 建台账

李想是个“80后”,从小在什刹海附近大杂院长大,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街道一线。“阿姨,我姓李,木子李,思想的想。我这名字好记,以后您有事儿就找我。”这句话,早已成为李想的口头禅。他说,街道的1700多名楼门院长,他差不多都认识,熟悉的有500多人。

李想负责的西单北社区东斜街,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街,胡同内有平房院30多个、居民600多户。东斜街机动车车位紧张,停放在胡同里内的几十辆车使本不宽敞的街道更显狭窄。

4月12日,李想到东斜街摸情况。在社区办公室里,李想和几位社区负责人、居民代表聊起了停车难:“刚才我开车进来的时候感觉就特别明显,倒车很费劲。”街道办事处的一位负责人说,西单街面停车场价位偏高,临近的灵境胡同附近停车场开展了惠民政策,可以让居民享受优惠的停车价格,但最近有传闻称西单附近公共停车场要再次涨价,一些居民也开始担心了。李想说,明后天就会去和灵境胡同附近的停车场协调,争取让东斜街胡同居民继续享受低价停车的优惠。

当有人提出用设杆的方法解决外来车辆占据胡同停车位问题时,李想认为不太现实:“东斜街有五个口,进出车辆多,都设杆的话,管理难度太大。”李想提出,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东斜街自治共建理事会的专题进一步商讨,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

随后,李想又来到了一位居民家了解情况。一进门,80多岁的老奶奶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遇到的难题:“有个小事我得跟你念叨一下。社区卫生站的楼梯有20多级,又陡,每次去拿药的时候,还想顺便测测血压、血糖,但上楼太不方便了。”李想立刻向社区工作人员核实情况。“一层是银行,老年人取钱存钱也不想上楼梯。所以现在卫生站的情况有两难。”一位社区负责人说。“能不能把这位奶奶家当一个试点,由街道红墙义工社的义工和志愿者定期上门量血压?如果义工和志愿者调配不开,我亲自给您来测。”李想当即表态,并给老奶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事您就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这个岁数和您家孩子差不多,千万别客气!”

了解完情况后,李想在他的《街巷长工作手册》做了记录。“建立台账之后,我就能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工作。”李想说。记者翻开《街巷长工作手册》看到,内容十分丰富、详尽。既有街巷分布图,也有街巷基础数据,台账细到一个胡同里有几根电线杆儿、几个垃圾桶、几个井盖。在重点情况一页,胡同里有多少空巢老人、失独家庭、低保家庭,他们分别有哪些需求,标注得一清二楚。后面的就是问题转交督办单和街巷理事会工作日记、重点问题跟踪记录等。

设专岗 净环境

藏经馆社区位于东城区北新桥街道西北部,辖区内有著名的雍和宫大街和三条胡同、两条巷子。2014年9月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张志华如今又有了新身份——藏经馆所有街巷的“街巷长”。

藏经馆社区共有1500多户居民,说起胡同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张志华说:“应该就是宠物粪便的问题了”。多年来,胡同管理一直沿用着“分而治之”的办法。拿戏楼一巷来说,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胡同中单号门牌一侧的大小事务,而另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双号一侧。但在实行中,屡屡遇到出现了问题,却无法界定责任人的困扰。

“既然现在河道都有‘河长,那胡同是不是也可以由‘胡同长管理起来?”去年11月,张志华尝试着在胡同里设立了12名胡同长,分“段”管理。“互相推诿的事再也没发生过,胡同长们的责任心一下子增强了。”张志华说。

为了发动胡同居民参加到环境管理工作中,张志华组织社区居民建立了“流动岗哨”。大爷大妈们搬着板凳坐在胡同口,看见有人牵着狗过来了,立刻提醒:“把狗看好了,别让它乱拉乱尿。”有的大妈更有绝招,看见谁家的狗在胡同中乱拉乱尿,就一路跟到狗主人家,拖着狗主人到“事发地”,把狗屎清理干净。“如今,不敢说胡同中狗屎完全没有了,但至少比过去减少了80%到90%左右。”张志華说。

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共享单车随处乱停乱放,也是目前胡同脏乱的一个症结。“我打算利用拆违后腾出的空间,建立专用停车场地,从根本上解决乱停放的问题。希望以后人们来到藏经馆社区,眼睛往哪儿看,都挑不出毛病来,都感觉舒舒服服的。”张志华信心十足地说。

补“短板” 升“颜值”

2017年3月27日下午,北京市市长蔡奇在长安街南北邻近区域密集暗访。暗访后,蔡奇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为背街小巷治理“把脉开方”。他提出,要以“十有十无”为内容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建立“街长”“巷长”制。

背街小巷整治的标准是“十有十无”。“十有”,指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街长、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十无”则指无乱停车、无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违规出租、无违规经营、无凌乱架空线、无堆物堆料、无道路破损、无乱贴乱挂、无非法小广告。

记者在东西城大街小巷走访,在街巷的入口处的墙壁后或栅栏上都可以看到3块醒目的公示牌,上面标注街巷的名称、长度,“街巷长”姓名、电话、职责,及自治共建理事会、物业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名称、负责人、职责等信息。“这里的‘长不是官衔,是责任人。街长由各街道党政一把手担任。居民有事不用东找西找,可以直接找我。”在采访中,一些街长向记者明确表示。

一座城市给人印象如何,不止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文物古建等大风貌,还取决于日常生活是否方便、背街小巷是否整洁等小细节。对于医治背街小巷脏、乱、差等病灶,“街巷长”制无疑是一剂良方。小街小巷不仅是保障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还是显现一个城市“肌体”是否健康的镜子。一直以来,为了确保街巷这条“血管”的健康通畅,各个部门下了很大力气:公安、城管、环卫……诸多部门都将自己的力量下沉到街巷中。东城区、西城区设立的“街巷长”,相当于给了街巷一个总负责人,一个统筹街巷中的各种服务力量的总牵头人。实施“街巷长”制是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的体现,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街道工委书记、西长安街街长田巨德在街道“街巷长”工作培训会上表示,“将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整治背街小巷,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李想和张志华只是“街巷长”的缩影,像他们这样奔波在东西城2400多条背街小巷中的“同行”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努力下,未来3年,背街小巷的“颜值”将大幅提升,首都风貌的“面子”和背街小巷的“里子”会更加表里如一。

猜你喜欢

背街街巷小巷
门前的小巷
《古村小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边走边唱
小巷深处
改造提升背街小巷潜力巨大
雨中的街巷
北京设立“街长”“巷长”专治背街小巷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