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牙山》:舞台红色“大片”

2017-05-30孙昶

北京支部生活 2017年8期
关键词:之山狼牙山五壮士

孙昶

8月1日晚7:30,长安大戏院舞台大幕徐徐拉開。瞬间,连绵不断的炮火声,把观众带进了河北易县狼牙山上那段令人难忘的抗战岁月。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一个娃,送去上战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壮士跳崖前,感念边区百姓与八路军的鱼水情,合唱了这首动人心魄的主题曲。歌声嘹亮,观众为之动容,许多人潸然泪下……

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北京京剧院以重磅打造的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为“八一”建军节献上了一份大礼。

实地探访精雕剧本12稿

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以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为蓝本,展现了八路军五壮士在掩护党政机关和老百姓转移的过程中,与三千多日伪军进行牵制战的英勇事迹和心路历程。剧中通过五壮士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和亲人的隔时空对话,展现出他们的英雄壮举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生死抉择、家国情怀、亲情、爱情、战友情,交织成军民鱼水情深的壮美画卷。

北京京剧院党委副书记王桂生介绍,排练前,《狼牙山》剧本12易其稿,主创人员在创作这部戏时,提炼出了“狼牙山”是“英雄之山、精神之山、信仰之山、民族之山”的狼牙山精神。剧组在创作《狼牙山》过程中,与葛振林的儿子葛长生、宋学义的儿子宋福保进行多次交流。他们对该剧的期待是“一定要真实”。葛长生说,“你们要歌颂英雄,歌颂的不是我父亲他们5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八路军战士,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

《狼牙山》公演前经历了9个多月的反复修改、试演。北京京剧院秉持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题材的审慎态度,在排练厅联排、剧场彩排、赴驻张家口部队慰问演出时,多次邀请京剧行内专家、狼牙山地区史志专家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代观摩,提意见建议,对剧情细节、艺术呈现、舞台美术、服装道具等精雕细琢,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推敲。

由于这部戏中的主角马宝玉17岁参军、21岁牺牲,相关的史料记载比较稀少。为了还原出一个更为丰满具体的马宝玉以及当年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始末,院长李恩杰带领主创及演员多次前往易县,走访当地老乡、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和狼牙山五壮士史实研究者等,并登上狼牙山实地感受。在实地探访、多渠道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主创及演员们一次次被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深深打动。

戏里戏外是党员  戏里戏外都合格

王桂生介绍说,北京京剧院有在大型剧目创排时成立临时党支部的优良传统。《狼牙山》剧组有47名演职人员,其中党员25名。6月5日,《狼牙山》进入二度创作阶段,为了打造好这部重头戏,剧院党委成立了《狼牙山》剧组临时党支部,青年团团长迟小秋担任党支部书记。院党委要求党员演员要牢记党员是第一身份,先党员后艺术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临时党支部多次组织开展“演英雄,学英雄,做合格党员、合格京剧人”主题活动。

《狼牙山》演员团队选用的是青年中坚力量,饰演马宝玉的党员张建峰是国家一级演员,刚刚荣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其余4位壮士的扮演者也都是院里的佼佼者。

紧张的排练阶段正值酷暑天气,为了防止因为温差大造成感冒,所以排练厅不开空调和电扇。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等不利条件,党员演员们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用。张建峰说,“我戏里戏外都是党员,要戏里戏外都合格”。在党员的带动下,演职人员不畏高温酷热,全天三班加紧排练。每次排练结束,演员们衣服全部湿透。排练过程中,演员坚持用感情去创作人物,用剧情感动观众,每次排练到动情处,许多演职员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8月1日演出结束后,记者在后台找到了张建峰。他的两层军装戏服都已经湿透了,额头上还流淌着大颗的汗珠。他说:“演出中情到深处,几次流泪,但还要忍住不能哭出声来。我就是想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作为演员,要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我们的演员在台上感情充沛,带动了观众流下了热泪。今天的演出达到了预期效果。”院长李恩杰这样总结演员的演出。

精彩呈现   艺术精品感人至深

王桂生介绍,八路军战士是年轻人,因此北京京剧院大胆起用了年轻演员。全剧组47人里,除了葛振林的扮演者王雪清、老旦演员沈文莉和马宝玉的扮演者张建峰外,全部是“80后”“90后”。  整场演出有多处唱做并重的戏,使这些年轻演员的技艺积累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跳跃、翻跟头、打斗的场面一场比一场精彩,令观众大呼过瘾。

与以往京剧舞台的舞美不同,这部戏加进了多媒体与全息影像技术,舞台上崇山峻岭,炮火连天,极为逼真;闪回,倒叙,观众仿佛看一部惊心动魄的战争“大片”。全剧舞台布景真实还原了狼牙山的山体山貌,苍劲的古树与山石,逼真的枪声、风声,再配合专门制作的战争场面多媒体,隆隆炮声中硝烟四起,高高的山崖上乱石纷飞,完美地烘托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和紧张气氛,使观众如身临其境。

全剧情节集中在五位勇士跳下狼牙山前的一段时间,以倒叙方式开场,从跳崖前的入党仪式切入,然后开始回忆这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在回忆战斗的过程中,又加入闪回等电影艺术手法,让勇士们在梦中、沉思中与家人告别。儿女情长的依依惜别与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互相衬托。观众时而满怀激昂,时而又感伤落泪,情绪随着情节跌宕起伏。

剧中,胡德林与母亲隔着时空对话。双目失明的母亲先是阻止儿子去莲花峰:“那是一条绝路啊!”当她听到胡德林说“儿子的一条命能换回几万百姓的命”时,母亲毅然让儿子赴死。看到这里,不少观众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

猜你喜欢

之山狼牙山五壮士
太行之山何崔嵬 岩幽谷隐藏风雷——第十八届《中华诗词》青春诗会侧记
中华之山!(诗 歌)
美丽河北之狼牙山
节录《林泉高致》
黄公窃刀
丰碑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赏析
巍巍狼牙山传承红色颂
妙对
峥嵘岁月——狼牙山五勇士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