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体理化因子检测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科学调控水质的重要性

2017-05-26张红

河北渔业 2017年4期

张红

摘 要:水质的科学调控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中,虽然都知道科学调控水质的重要性,但并不是都能做到,因为科学调控水质的依据是对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进行检测,而不能凭经验,更不能盲目地进行。本文作者结合亲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需要检测的主要理化因子和主要水质调控方法进行讨论,以供养殖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体理化因子;科学调控水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可见“水”对养殖动物的重要性,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中,对“水”的管理尤为重要。良好的水质有利于提高养殖动物的成活率和质量,进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中,技术管理人员虽然也知道“水”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对影响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检测分析不够重视,导致对“水”的管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时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中,要注重对影响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使各项管理措施都有科学依据,提高养殖生产的成功率。

1 影响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水体的主要理化因子

目前,在大规模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中,影响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水体理化因子主要有温度、pH值、溶解氧、总氨氮、硫化氢等。

1.1 温度

养殖水体的温度不但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其它水质指标,任何动物都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是较高的温度也會加快致病菌的繁殖速度,还会促使水质其它指标往不利于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因此一味地追求高温而加快动物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可取的,工厂化养殖中水体温度完全在人工控制下,一般根据养殖管理水平把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水的温差不要太大,要尽量保持池水温度的稳定。

1.2 溶解氧

水体的溶解氧是水质中需密切关注的重要指标,因为它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它不仅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摄食率、饲料利用率、生长率,而且还影响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溶解氧对于养殖动物来说,有窒息点、浮头点、最适点,当处于浮头点以下时,养殖动物会出现浮头现象,严重者会导致窒息死亡。当溶解氧处于浮头点之上,最适点之下的时候,养殖动物虽然无明显的症状,但由于水生动物不能充分自由地呼吸,此时是处于亚缺氧状态,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下,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增高,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1]。

另外,溶解氧的高低,对于水质的其它指标影响也是很大的,在高溶解氧的水体中,有机质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分解完全,其产物为二氧化碳、无机盐、硝酸盐等无毒无害物质,而在缺氧或低氧的时候,有机质主要靠厌氧菌分解,其产物为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胺类、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对养殖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前期养殖动物个体小,对溶解氧需求较小,水质一般正常,溶解氧比较高,而在养殖后期,随着养殖动物个体的增大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增多,溶解氧需求量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1.3 pH值

水体的pH值是左右水化学状态和生物生理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水质因子,是反应养殖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水体pH值的因素主要有养殖动物的呼吸,残饵、动物尸体和排泄物的分解,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池水中pH值的变化也影响水质的其它化学指标[2],例如水体的pH值降低,水中的硫化氢浓度增加;水体的pH值升高,水中的有毒氨氮浓度增加。因此,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保持水质pH值稳定在适宜范围内十分重要。一般在生产上池水的pH值保持在8.0~8.6之间。

1.4 总氨氮(TNH3-N)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由于养殖动物密度较大,水体中各种生物的代谢废物和其残骸以及残饵等有机物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氨化作用迅速转变为NH4+(NH3),当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发生变化,如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pH值升高、水温较高等条件下,当所有的硝酸盐被还原时,水中的总氨氮(TNH3-N)浓度升高,非电离态氨氮(NH3-N)在总氨氮中的比例也随着增大,当水体的pH值高于动物体内的pH值时,水中的非电离态氨氮就会从水中渗入到动物体的组织液中,导致动物中毒,严重的引起死亡[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水体各项理化因子对“水”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水”的好坏就是这些理化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控“水”要对这些理化因子全面检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水”的良好和稳定。

2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调控“水”的主要措施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都是在小水体进行,每一个小的水体单元都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虽小,但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一旦失去平衡,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要受到破坏,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养殖动物大量死亡,因此,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科学合理地调控“水”、保持“水”的优良稳定至关重要,在生产实际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调控“水”。

2.1 换水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水体小,生态环境变化快,保持良好稳定较难,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控,目前来看,换水是改善水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但前提是外部水环境良好,并且要掌握好换水时机和换水量。

2.2 充气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充气是改善水质的又一有效方法,充气直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池水中的溶解氧不仅供养殖动物呼吸,还可以促进池水中有机物的分解,防止由于溶解氧含量低,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充气的作用较多,是高密度养殖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

2.3 吸污

吸污是把沉积在养殖池底部的有机物通过专门的工具移出池外。由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动物密度大,投饲量较大,相应的残饵、粪便、死亡的生物尸体等有机污染物较多,时间长了会沉积在池底,这些沉积物的分解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还会滋生大量致病菌,导致水环境变坏,威胁养殖动物的健康,定期清除这些污染物对保持水质良好稳定十分重要。

2.4 利用微生态制剂

本文所指的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制的用于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及养殖水域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在养殖水环境中,它们及其代谢产物能够起到防病治病、调节和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净化水体环境的作用,而且微生态制剂还有安全、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特点,减轻了应用抗生素对水环境帶来的污染,保证了水产品安全,有利于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已广泛应用。

2.5 投药

目前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中,有些特殊情况还是需要应用抗生素对水中和养殖动物体中的致病菌进行抑制和杀灭,改善水质环境,但是要避免使用国家严令禁止的药物。

3 水体理化因子的检测分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重要性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要做到对“水”的调控科学、合理,就必须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及时掌握养殖车间内外的水质状况,掌握好换水时机和换水量,这样,才能保证养殖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养殖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水质检测分析不够重视,水质正常还可以,但遇到特殊情况,盲目采取水质管理措施,凭“经验”或目测观察等指挥生产,往往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的一个朋友2016年在大连瓦房店繁育扇贝苗种时,遇到极端天气,外部水源“水”不好,技术人员在没有对车间内养殖池水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的情况下,怕拖延换水时间影响苗种生长发育,就盲目采取换水措施,导致发生养殖池内苗种下沉死亡的生产事故。实际上,如果在换水之前,对养殖池水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掌握养殖池内“水”的状况,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质综合管理措施,保证养殖池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适当拖延换水时间,并不会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可见,只有建立在水质分析基础上的水体调控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才能保证养殖生产安全顺利。

因此,对养殖水体各项理化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对指导生产意义重大。在实际生产中,对水体重要理化因子要坚持每天检测1~2次,并根据具体情况对重点池子随时检测。由于养殖生产中,对水体常见理化因子的检测不用十分精确,因此,使用市场上常见的简易水质分析盒检测就可以,这种检测方法符合生产实际,操作技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在生产实际中能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克行.虾蟹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8

[2] 雷衍之。养殖水环境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3

(收稿日期: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