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

2017-05-25刘红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功能建筑设计

刘红霞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迅速起来。人们也开始注意物质生活并且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对建筑功能方面,也要求的更加严格。所以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关注建筑的实用性,也要对建设的外观精心进行设计,把建筑的外观设计做出一些改革和改善。拟人化手法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法,除了建筑行业,别的行业也很喜欢这一个手法,本文对于拟人化手法如何在建筑设计应用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拟人化手法;建筑设计;建筑功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进步,拟人化手法是建筑行业一种常用的手法,得到了许多建筑单位的认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的建筑具体的什么情况采用不同的拟人化手法。更要全面的考虑整体建筑工程各方面的环节。要科学规范的运用好拟人化手法,是建筑外观能够变得更加美观,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 拟人化手法简述

通俗的讲,拟人化手法就是把客观的事物看做人一样来对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艺术的各个方面有着很多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有着很长的历史,从具体的形象开始拟人化到抽象的来描述。从物到人开始发生转变。变化如下。

1.1 由具象至抽象

具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和自然對象较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中的艺术形象都有较好的可识别性,例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馆其房屋柱子雕刻就是龙的图腾,有着天子的象征意义。由此可见,这种具象的模拟手法就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设计师将自然界中的人物、花草、动物等形象运用到建筑物的设计中,并借助它们呈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具象建筑物的施工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和困难,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也由具象逐渐过渡为抽象。抽象艺术与实际的自然现象有着较大的偏离甚至是完全脱离,同时建筑的抽象设计可以通过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得到传承和创新,且时代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更加追求简洁和时尚,因而抽象主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就与现代建筑观更为符合。

1.2 由拟物至拟人

拟物手法是建筑设计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当前的很多建筑设计作品中都有其具体反映,而且由于建筑物与它的模拟对象太过相似,人们反而忘记了其真实名称。拟物建筑所具有的共同点就是其模拟的对象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界中或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而拟人手法是拟物手法的一种特例,也即建筑物的模拟对象由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被局限固定为人体。关于形象的表达,可以通过对建筑物某一部分进行设计,表达出差别,比如男和女。在表达方式上可以运用身体的部位来表现,如男性的特征,坚实的臂膀,女性的特征,柔软的腰肢,表达的重点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表现在形态、动作、表情上。

2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2.1 易于联想、适度抽象

展开联想是一种人特有的情感方式,人类的行为对于人类所处在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某一方面来说,人体和建筑有一定的联系,在对于建筑设计中,许多方面都能表现出人的特征,在运用建筑设计手法时,就是拿人作为原型来进行创作,在拟人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适度的抽象画,全面的发挥想象,让设计的作品能够表达想要表述的理念和意义。

2.2 彰显个性、投入情感

建筑设计师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会一定的带入自己的风格,尤其是在体现人物情感上,会加入一些自身的感情,在此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要把握好尺度,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设计用心,给予创作作品生命力。

2.3 设计应贴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

建筑设计要跟建筑工程的当地文化,和当地环境背景,发展有着相关性。并且要充分考虑吧建筑材料,怎么进行施工等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拟人化手在运用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原因,经过全面的分析后在对建筑物来设计。

3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在建筑平面、立面、剖面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

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3.1.1 建筑平面。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平面一般都为拉丁十字架的形式,这在外形上与基督受难时的十字架相吻合,我国古代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地其总平面的设计采用的也是拟人化手法,陵墓地宫的梁山北峰相对较高,其前面的两峰与女乳形似,神道则和人体脊柱相似,远观整个陵墓的平面就如少妇平躺。

3.1.2 建筑剖面。鼓楼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性建筑,鼓楼主要用于集会议事以及举行活动,处于侗寨的核心地位,鼓楼的剖面以及立面就是以人形为模拟对象进行设计的。贵州黎平县岩洞鼓楼的剖面就形似——老翁。

3.1.3 建筑立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双峰塔 (Petronas Twin Towers)。这座建筑更被我们熟知的名字是“双子塔”、“双子星大厦”,是两栋相连的摩天大楼。位于吉隆坡,高452米,地面上有88层。双子塔曾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现在依然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栋大楼。Lester把这两座相连的建筑想象成它们正在握手。

3.2 建筑立体表达的拟人化手法的应用

建筑立体表达的拟人化手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局部构件柱式的人体隐喻、建筑物群体的动态组合、建筑个体的拟人化表达以及建筑物对人体面部表情的刻画。如,早期的希腊文化中除了有具象的希腊女神柱之外,还有大量的抽象简化的人像柱构件,即用柱式来隐喻人体,帕提弄神庙的柱式就是其具体表现。而我国建筑中的柱式也有人像柱的存在,汉代画像上的人像柱就是一个代表。建筑设计在采用拟人化手法时,建筑本身就具有了人类的感情色彩以及生命力。由于建筑物的体型较大,这就使得建筑物在进行人的面部表情刻画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建筑设计中要求有表情的刻画时,可选择采用建筑物的局部构件如窗户、装饰物、大门等的组合来表达人物的表情。我国东莞东华医院其建筑造型就形似一男性,而其建筑顶部的机房与当街立面的文字装饰相组合则刻画出男子憨态可掬的生动神态。

3.3 同一建筑中拟人化手法表达不同的联想

由于人们的欣赏角度以及鉴赏水平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建筑物产生的联想往往也是不同的。我国苏州的古典园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苏州园林的建造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能够产生移步换景的效果,随着游人的行走,从不同角度所欣赏到的景致各不相同,景致所引起的心理感受也是各有不同。我国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很好的例证了从不同的空间角度所欣赏到的景观效果是不同的,而当前的建筑作品中,采用拟人化手法而让欣赏者产生不同联想的建筑物也有很多。例如,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原名闲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从远处看,就像一个老僧站在那里。其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的就是拟人化手法,从不同角度对建筑物进行不同的拟人化处理,从而使人在不同角度观看时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感受。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建筑设计的拟人化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就能看出这一艺术手法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承性,不管古时候还是现在,都有许多知名的设计流传至今,还会给未来的建筑设计一些启示,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拟人化手法可以在整体建筑时运用,也可以局部的运用。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表现人体的表情,人的动作。在设计的时候要对于不同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来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之后再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于把建筑的外观欣赏价值提高。

参考文献

[1]探析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5).

[2]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华中建筑,2014,(7).

[3]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5).

猜你喜欢

建筑功能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型建筑功能材料专题引言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研究
浅谈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墙面装饰装修设计结构作用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建筑功能分类与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