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

2017-05-25刘洋吴义平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技术煤矿措施

刘洋+吴义平

摘 要:矿尘是井下作业环境中严重威胁煤矿安全及职工安全的重要污染源,为加强矿井防尘降尘治理工作,从技术上、管理上提出了相应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综合防尘的现状,其次分析了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综合防尘;措施;技术

井下采掘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是造成矿尘的主要来源。矿尘粒径不一、运动状态不稳定、具有可呼吸性,容易引起煤尘爆炸、职业病、损耗设备等危害,极大危及职工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生产过程中过于单一地使用一种防尘技术,并不能满足机械化程度提高后产尘量也增加的综合防尘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综合防尘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煤矿综合防尘的现状

1.1 减尘措施

煤矿的减尘措施主要有:煤体注水、改进采掘机械、水炮泥爆破、湿式打眼和采用捕尘网等。其中煤体注水是通过钻孔将高压水注入煤体内部,增加煤的水分,从而减少开采过程中煤尘的产尘量。目前有短孔注水、深孔注水、长孔注水、巷道钻孔注水,但注水效果受限于注水时间、煤体渗透性、注水压力等。改进采掘机械是通过改进采掘机械结构及其运行参数,减少采掘工作面作业场所的粉尘产生量。水炮泥爆破是采掘工作面放炮时,炮眼中必须装填特制的装满水的水炮泥。放炮后,因水受高温雾化而达到降尘、降温、净化空气等综合作用。

1.2 降尘措施

煤矿的降尘措施主要有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通风除尘主要通过控制风流将井下作业地点悬浮矿尘带出,降低矿尘浓度。但通风除尘受限于风速及矿尘密度、粒度、湿润程度等。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所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除尘效果较好。目前现场主要利用在湿式打眼、喷雾洒水、转载点喷雾等环节。净化风流主要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井空气中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主要使用的是巷道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

2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

2.1 煤层注水防尘的综合处理

在煤矿井下注水防尘的措施运用中,要针对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对的措施,譬如,在某一矿井注水防尘管理中,可以采用斜井开拓的方式,在煤矿水平标高为+1310m的条件下,对于一个采区的的防尘措施,其中的一个炮采工作面中,主要采用的是长臂后退方式的全高的放顶采煤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的运用中,综合使用垮落法加强对顶板煤层的综合处理,其中,在工作面的长度控制中,平均长度为90m,就可以形成工作面年推进度为550m,实现整个开采能力的提升。采用主副斜井进风的处理方式,在矿井巷道的喷浆管理中,对于工作面中运输巷道回风管理,主要采用矿用工字钢支护的措施,这样,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综合运用功能与通风作用。

2.2 形成科学有效的技术控制方式

在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的运用中,要形成一定的技术控制。要从多方面进行整体优化。一是要定期的冲刷巷道的积压,加强对巷道的冲刷管理,在冲刷过程中,巷道面积大的,要进行多次冲刷,进回风巷要每月进行冲刷,形成整体的清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在隔爆设施安装管理与技术运行中,要加强对安装地点、数量、水量等相关的规定,每一组隔爆水袋至少要有60以上,在距离上不应该少于20m,形成整体面积的整体控制。同时,要建立技术运用的制度管理,配齐防尘专业人员,在做好记录、图纸以及台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井下煤仓以及溜煤眼的综合管理中,设置引水管,并在采掘工作面形成湿式打眼的方式,并采用水泡泥,在爆破之前放炮点20m内形成洒水灭尘的方式,在爆破过程中,采用喷雾降尘的处理方式。

3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管理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防尘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的管理制度,在掘进工作之前,从根源上降低飞扬的煤尘浓度,这样,在对工作面中煤尘浓度进行整体测定的基础上,形成按照规定注水的方式,在回采过程中,也不按照制度进行相关的洒水处理,就会给整个防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在建立健全掘进工作面与皮带运输巷中转载点喷雾洒水的管理机制。要形成综合性的检查机制,加强对洒水装置的定期检查,其中,对于灭尘装置不规范等现象,要进行及时的补位,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井下工作面中的喷雾装置,要及时观察其灵敏度,确保正常使用,在全面看管的基础上,对于发现的煤尘堆积,要形成巷道空气中煤尘浓度的超标测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罚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灭尘水幕的管理机制。在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安装水幕,并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对于检查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管理,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尽量减少煤矿井下煤尘的超标。

3.2 建立完善的防尘系统

在煤矿井下防尘系统的建立中,要突出技术运用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模式,对于防尘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防尘系统。在遵循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于采煤工作面中的机械、风巷、掘进工作面的巷道管理中,形成一个净化水幕。并在煤矿井下每一个运输点转载点中形成灭尘喷雾的运用,这样,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综合管理。二是在防尘管路的安装中,要形成安设过程中的平直度,形成牢固的吊挂模式,在每隔100处安装相应的三通阀门。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可借鉴邻近生产矿区的经验,结合本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煤壁注水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工作面煤壁浅孔注水等方法,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注水效果。三是畅通煤矿防尘管理的运用渠道。通过建立相关的责任制管理机制,从制度落实、责任追究等角度出发,尤其是在防尘系统的建立中,要围绕煤矿企业井下操作的相关规程,在机械化操作、综合设备运用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安全运行提供强大的保障。

3.3 采用綜合防尘措施

通过采用多种方式的运用,采用煤层浅孔中压注水;全连式和胶带输送机卸载点、煤仓等处用喷雾洒水降尘;采煤工作面运输和回风顺槽内设置水幕,对风流进行净化;在煤层注水和喷雾洒水中添加湿润剂,提高降尘效率;选用侧式供水煤电钻,采用湿式打眼,放炮采用水炮泥等等,在整个措施的运用中,形成通风排尘的有效运用,设计上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排尘方式。对于煤层注水的防尘管理,要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可以采用二斜一立综合开拓的方式,通风方式主要财通主、副斜井进风方式,对于矿井主要巷道料石砌碹,可以结合工字钢支护,满足通风的整体要求。

结束语

在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的运用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在煤矿井下的综合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防尘管理制度与体系,并加强对防尘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多方面创新管理,突破技术、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形成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能,提升煤矿安全、优质、高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全伍.综合防尘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Z1).

[2]乔建国.矿井综合防尘技术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6(02).

[3]蔡永乐.矿井通风与安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洋(1985-),男,汉族,安徽省淮北市,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技术煤矿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