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特殊环境的滑雪服上装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2017-05-24孙玲

辽宁丝绸 2017年2期
关键词:防风滑雪部位

孙玲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基于特殊环境的滑雪服上装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孙玲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从滑雪服的功能结构着手,通过对各个部位功能具体分析,在结构上达成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使户外运动装的轮廓、结构和款式更加立体化,为人体运动保留的空间更大。对于滑雪服的设计以及有更人性化的功能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特殊环境;滑雪服;结构;功能

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在雪地上进行的跳跃和滑降的运动。是一种低温环境下进行的户外运动,运动的终极目的是放松,赶走疲劳,缓解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体的承受能力有限。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要求从生产端入手,使户外服饰逐步满足消费者需求,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身体。不同户外运动,服装的设计功能也不同。对于特殊环境的滑雪服,基本功能是防风抗寒,不但考虑面料,也要从结构方面考虑,不同结构的应用有可能成为点睛之笔。本文主要从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滑雪服的结构与工艺设计要点。

1 前期研究

十九世纪末,随着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起,人们对户外运动有了更多的见解。我国对滑雪服的研究也逐步深入。1999年东华大学李峻通过对运动服设计原理的分析,推导出运动便服的设计原则是促进我国运动服与国际流行时尚并进。2007年东华大学李亚娟建立简单、全面、客观、快速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服装在大运动量条件下穿着时热湿舒适性能,对服装产品的正确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2014年东华大学藏洁雯对户外运动服的设计与应用做了全面的研究,为户外运动服企业更好地完善品牌建设、推广品牌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就目前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对滑雪服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2 本文目的和意义

我国滑雪事业起步晚发展快需求多,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介绍,起步的十年间,整个中国滑雪场由1996年的9个,扩展到200多个,滑雪人数也突破400万人次,滑雪旺季还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滑雪服随之兴起,然国内关于滑雪服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滑雪服的需求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从滑雪服演变发展的角度看,已经由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追求。本文从滑雪服的功能结构着手,通过对各个部位功能具体分析,在结构上达成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使户外运动装的轮廓、结构和款式更加立体化,为人体运动保留更大的空间。同时总结滑雪服的优缺点,对滑雪服的制作以及设计更人性化的结构提供了参考。

3 滑雪服的发展过程

20世纪初,滑雪服从设计上将女性的线条美体现得很好,但从运动角度看,实用性稍差(图1)。20世纪中期,出现了今天姑娘们的最爱“裤袜”,配上颜色鲜艳的滑雪服更能凸显好身材(图2)。从20世纪末到今天,简单实用成了最好的时尚准则,不仅抗寒更符合冬季运动的需求,功能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色彩也满足了不同喜好(图3)。

图1 滑雪服

图2 滑雪服

图3 滑雪服

4 滑雪服的环境特点分析

滑雪是一项在寒冷坏境中进行的户外体育运动,恶劣多变的环境赋予了滑雪服特殊的使命,基于变幻莫测的低温环境,人体的承受能力有限,滑雪服首先应具有保暖功能,保证滑雪者可以保持比较舒适的体温,进而完成滑雪的基本活动。其次,滑雪场地容易发生较多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眼光线,户外服饰的使用可以避免造成雪盲。其三,受滑速、风速等影响,服装的整体以及各开口部位还要具有防雪与防风的作用,如口袋拉链要考虑到防水,接缝拼合处要压胶处理,防止雪水渗入衣服内部。其四,在滑雪运动行进过程中难以避免跌倒,或与他人相撞,此时滑雪服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缓冲作用,既保证服装的使用寿命又对人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最后,滑雪运动量大,皮肤表层会产生大量汗液,因此服装的吸湿排汗功能也同样重要。

5 滑雪服的运动特点分析

滑雪运动多在高低不平的山地上进行,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山坡上进行快速回转和滑降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简单来说,滑雪时手持雪仗,躬身向前,随后雪杖向后支撑身体向前滑动。周而复始,正是这种躬身向前的运动,要求服装上身版型宽松,且前后衣片有一定差量。在行进过程中上肢处于一种全方位运动,袖子的长度应以手臂向上伸直后略长于手腕部为标准,满足运动的需要。滑雪是一种迅速向下的运动,结构上采用贴体的流线型连体服,便于减少空气阻力。基于特殊的环境,袖口、衣身等关键部位进行耐磨设计,延长滑雪服的使用寿命。考虑运动过程中的便利,衣身口袋也要足够大,拉头不宜过短,以便戴手套时也可以方便操作,口袋数量也要足够多,将一些常用的滑雪用品分门别类地装入其中,方便使用。腰部采用有腰带、抽绳的收腰设计,这是防风裙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阻挡风雪,保暖的同时也防止跌倒时雪从腰部进入滑雪服。

6 滑雪服的功能设计与分析

基于特殊环境,滑雪服的每个部位都有其相应功能,应从保暖、防风、舒适角度出发。服装的开口部位是运动过程中最易受风雪侵袭的部位,因此这些部位都有束紧措施,如领口、帽口、袖口和底摆等,防风雪的同时又使服装更加合体。某些部位的反光条,是警示和求救信号,确保在银装素裹的环境中人的安全。口袋的数量是滑雪服为处在特殊环境的人提供便利的基础,可分门别类地放手机、卡片、眼镜布等运动必需品。除此,腋下是人体汗腺集中的部位,服装腋下设置可开合拉链,有助于增强排汗功能,保持服装内部的干爽。图4为滑雪服的款式设计图。

图4 滑雪服款式设计

7 滑雪服的结构设计特点解析

基于特殊环境,滑雪服上装的结构设计对服装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主要包括衣片、袖片、领形、腰部等。

前、后衣片是服装的主要结构部位。滑雪是一种躬身向前的运动,这要求服装的前后衣片有一定差量,一般来说,后衣长长于前衣长至少3cm,整体较时装宽松,如图5所显示。

衣袖的长度应以手臂向上伸直后略长于手腕部为标准,同时滑雪服的袖子肘部成立体弯曲效果,图6分别为袖片结构图和成衣袖片样板图,符合人体自然状态下手臂下垂的弯曲状态,弯曲两侧通过归拔工艺处理,效果更明显,满足了运动的需要。

图5 衣片结构

图6 衣袖结构

滑雪服的领型是卖点之一,除要求材质柔软外,领口是防止冷空气和冰雪的进入的重要部位,基本领型应为偏钝角直立的高领,且领子高度高于普通时装。如图7所示。

图7 领子结构设计

腰是身体中重要的部位,腰部设计应采用有腰带或抽绳的收腰设计,也可采用防雪裙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阻挡风雪,同时也防止滑行过程中跌倒时,雪从腰部进入滑雪服。防风裙的主要结构是有防风裙收紧带。如图8所示。

图8 防风裙

8 结论

通过对特殊环境滑雪服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发现滑雪服在逐渐进步,我国的滑雪服也在迈向世界。更人性化的设计吸引着滑雪爱好者,滑雪服的款式和结构设计十分注重与人体运动特点相吻合,单纯的款式变化和程式化的公式裁剪是不会制出好的服装版型,以运动的人体为依据,通过变化服装结构使其满足运动的动态需求。同时也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1.高亦文,高磊.户外服饰设计与产品开发.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王开玲.滑雪服设计元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出版社,2008

B

1671-3389(2017)02-23-02

猜你喜欢

防风滑雪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大楼的防风攻略
冬来啦,滑雪去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嘿,一起去滑雪吧!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滑雪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