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7-05-24刘鑫陆鑫

辽宁丝绸 2017年2期
关键词:透气性舒适性对流

刘鑫 陆鑫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服装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鑫 陆鑫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简要地阐述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定义及研究现状,重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服装;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

现代消费者对服装的兴趣不仅在于服装华丽的外观,更在于舒适的感觉。舒适性是消费者普遍的基本需要,其中服装热湿舒适性是评价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服装热湿舒适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1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定义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人体着装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人体与环境间不断进行的热湿能量交换,在这种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人体感到既不冷又不热,既不闷又不湿的舒适满意的服装性能。服装在热湿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服装调节作用的进行,经过物理、生理、心理等因素的相互复杂作用,使人体处在感到舒适满意的热湿平衡中[1]。

2 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早在1912年,美国科学家就使用热欧姆来评价服装的保暖性。而国内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在研究分段暖体假人的实验中探索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到了1980年代中期,国内陆续出版了《服装的舒适性与功能》、《服装卫生学》、《舒适》等相关著作。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单位也在这个领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在服装的舒适性机理、研究仪器、实验方法、环境条件、生理因素、织物的性能和结构对其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服装舒适性的认识越来越深[2]。目前主要研究范畴集中在暖体(出汗)假人、吸湿面料的开发以及衣内微气候的研究等方面。

3 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因素

3.1 面料热湿传递性能

热湿传递性能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可分为织物的热传递性能、湿传递性能和透气性能等多种因素[3]。

3.1.1 热传递性能

通常情况下,在环境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由温度梯度直接引起的热流将经由衣用织物的里部向外部流动。通过服装传递热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人体与环境存在温差时,以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热量称为显热。传导主要发生在服装及微环境中,传递的热量取决于温差大小、服装面料的导热程度以及微环境参数。当身体表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热量由人体通过服装散失于环境,当身体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服装即会吸收环境的热量。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人体或服装表面温度不均导致的空气流动叫做自然对流,而外环境的动态或人体运动时引起的衣内微环境的空气流动叫做强迫对流。另一种为潜热即人体皮肤表面汗液蒸发时,汽化潜热离开人体向外散热,也被叫蒸发散热。

影响服装热传递的因素有很多,面料的热传递系数取决于织物所含空气量,含空气量越大的织物保暖性越好;而织物的结构要比纤维材料更重要,结构疏松有利于对流散热,保温性能会下降;服装的开口、结构设计等造型也会影响热传导性能,开口越大,服装内部的湿气越容易通过服装开口随空气对流至外界,从而带走热量。

3.1.2 湿传递性能

在外界气温低于体表温度时,人体可通过辐射、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来保持体内外热平衡。而在热环境中,辐射和对流散热无法进行。此时人体唯一的散热途径就是蒸发汗液散热,因此织物的湿传递性是在热环境中维持人体热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一般人体出汗时,服装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会增加,汗液通过服装传导到外环境时会带走热量使体温下降。

影响服装散湿的因素主要有面料的透湿性能、结构、面料的吸水性能以及服装的结构设计四个方面。面料的透湿性能主要受其内孔隙量影响,拥有较多直通孔洞的面料的透湿性较大。服装的开口也有利于水气由服装内部随空气流动传递到外界。人体的运动加强了强迫对流,服装微环境内的空气流动会将多余的热量和水气交换到外界,所以有利于服装对流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例如服装不同部位的开口设计。空气透过面料或服装开口向外传递热量和湿气的方式属于服装的通风设计,即与织物的透气性能有关。

3.1.3 透气性能

服装用织物的透气性直接影响穿着时的舒适性,可透气的织物一般可透过液相水,它直接影响人体汗气和汗液的向外传递,如果织物的透气性过小,会因人体过热、过湿的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表明,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纤维的几何特性、纱线特性、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织物的组织和厚度等,衣着用织物的透气性还受外界大气因素的影响,一般气温升高,透气性则下降,风速加强,透气性则增强。

提高热湿传递能力成为服装面料开发的主导方向。为了增加服装的热湿传递能力,所用面料就必须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功能性面料,如吸湿排汗面料、温度控制面料、防水透湿性面料、拉伸弹性面料等[4]。

3.2 人体因素

从人体方面分析,主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包括人的生存状况、身体情况、调节体温的机能以及生活习惯等。例如当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会浑身发热、出汗,人体的热湿舒适性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诸如此类情况,在人体运动、思考等状态下舒适性都会发生改变。

3.3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即为温度、湿度、气流、光和气压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组成的社会环境。不同环境中,人体对于热湿舒适性的需求是随之变化的[5]。为了给人们生活环境舒适程度的参数提供参考,在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以调查舒适环境气候参数为主。一般以调查室内或室外等不同领域的气候参数并以问卷的形式整理出人体的心理舒适程度,从而得出适用于该领域的舒适气候算法。

3.4 服装结构

服装的层数、层数厚度和服装的开口设计等与服装热湿舒适性也有直接的关系。如服装的开口方式和大小影响服装的通风性能,称为对流传热,理论数据表明开口越大、服装越宽松,服装的对流传热越好。

4 结论

在影响人体热湿舒适性的相关因素中,面料的热湿传递性能、人体方面、环境条件以及服装结构是直接关系到服装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1.张柱.服装热湿舒适性和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J].广西纺织科技,1996,25(2):21~25.

2.蒋培清,唐世军.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方法综述[J]辽宁丝绸,1998,(11)

3.王涛,吴浩宁.浅谈服装热湿舒适性及评价方法[J].检验科技,2016(6):74~76

4.孙玉钗.人-服装-环境系统热湿舒适性的理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4)

A

1671-3389(2017)02-03-02

猜你喜欢

透气性舒适性对流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为什么有些织物透气性好?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伞衣透气性对翼伞气动特性的影响
都市丽人肩带更不易滑落,但透气性较差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
基于ANSYS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
二元驱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