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凤城市蚕场生态示范区建设问题

2017-05-24王方

辽宁丝绸 2017年2期
关键词:凤城市柞树柞蚕

王方

(凤城市蚕业管理总站,辽宁丹东 118100)

浅谈凤城市蚕场生态示范区建设问题

王方

(凤城市蚕业管理总站,辽宁丹东 118100)

分析了开展蚕场生态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蚕场示范区建设的作用,探讨了凤城市开展蚕场示范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蚕场;生态示范区;建设

柞蚕生产是我市一项传统产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全市现有柞蚕场面积10万公顷,每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1.7万多把,总产茧1万吨左右。近三年全市养蚕年总收入均超过3亿元大关,蚕农劳作两个多月即可收入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养蚕已成为我市农村一项热门致富门路,蚕场作为养蚕基地,是广大蚕农的“聚宝盆”,非常有必要加强保护和建设。

1 蚕场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经过长期的养蚕活动,我市柞蚕场质量已参差不齐,质量差的蚕场占53%左右。造成我市蚕场质量下降的局面有多种原因:一是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蚕场的掠夺式经营有关,为达到增产效果,蚕农加大投种量,导致过度放养,超出了蚕场的担蚕能力,其结果不仅达不到增产的效果,还影响蚕场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对蚕场的管护和建设不到位,由于蚕业执法力度薄弱,人们对蚕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远没有对林业等行业的重视程度高,在蚕场里放牧、打柴、挖药材、开矿等破坏行为屡禁不止,这对蚕场直接造成了破坏。我市现有80万亩质量较差的二、三类蚕场,其中砂化、稀化及柞树矮化的现象较普遍,这些蚕场不仅影响山区的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养蚕的效果,因此加强蚕场建设势在必行,这有利于提高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蚕场生态建设需要示范区的带动作用

受旧体制的影响,农民建设柞蚕场的积极性不高,另方面掌握的建设柞蚕场的方法也不多。随着柞蚕场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我市柞蚕场长期

承包到户,有利于激发蚕农建设柞蚕场的积极性。为解决养蚕和养山的矛盾,提高蚕农建设柞蚕场的积极性,缓解柞蚕场和养蚕者比例失调的矛盾,我市蚕业主管部门近几年相继开展了蚕场建设试点工作,在重点蚕区建设了多处标准化柞蚕场治理示范区,治理效果已得到专家和当地农民的认可,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引领我市蚕场建设的深入开展,达到提高蚕场单位面积产叶量的效果,提高了蚕场的实际利用率。

3 我市蚕场生态建设示范区的模式

3.1利用综合技术兴建“生态型柞园示范区”。通过建设,将达到提高蚕场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单产、防治水土流失及治理砂化等目的。我市在东汤镇小偏口生态型柞园示范区主要采取五项治理措施:一是在柞蚕场沟壑处修筑闸沟,防治水土流失;二是将柞蚕场柞树全部实行中刈放拐,提高蚕场单位面积产叶量;三是在砂化斑块种草串带防治水土流失;四是在空缺地块栽植柞树苗,提高柞蚕场的使用效率;五是引进柞蚕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努力提高柞蚕生产的科技含量。

3.2以恢复生态功能为主的“砂化蚕场治理示范区”。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砂化蚕场,主要措施是补植柞树苗、种草串带、修筑闸沟等方法,提高蚕场水土保持功能。我市蚕业主管部门近几年在石城镇铁佛村开展了千亩蚕场的砂化治理工程,重点是在蚕场内修筑闸沟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在大面积的蚕场中大规模地挖掘标准树坑补植柞树苗,这在我市蚕业战线属于首次。该示范区已完成标准造林坑或鱼鳞坑5000多个,修筑闸沟100多延长米。这些工程相当于新建200亩蚕场,将为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3.3以补植柞树苗木为主的蚕场质量升级示范区。宝山镇岔路村是我市众多蚕区中的一个重点蚕业村,全村共计放养柞蚕180多把,蚕业是该村一项重要产业,村委会非常重视蚕场建设及蚕业技术推广工作,积极主动协助市蚕业主管部门搞好蚕场建设试点工作。三年来,共计投入了25万株柞树苗在千亩示范区及周边蚕场进行了补植,同时在示范区修筑9条闸沟,开展蚕场水土流失的治理;还投入40多斤的紫穗槐种子串带进行治理砂化的试验工作;岔路村开展如此规模的蚕场补植活动,在我市柞蚕史上也是首次,必将对周边诸多重点蚕区开展蚕场建设起到积极的宣传和促进作用。

B

1671-3389(2017)02-22-02

猜你喜欢

凤城市柞树柞蚕
柞树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跳绳
柞蚕饲养技术岗位团队完成“柞树菌根真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级成果登记
巴中市柞蚕3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浅谈凤城市小浆果的发展思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蒙古栎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