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小差距,携手共进

2017-05-24陈明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两极分化英语学习

陈明霞

【摘 要】在农村,一般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难度的增加,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逐渐减弱,英语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在逐渐加大。这种差异在农村四年级学生中日趋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学生、教师、家长,环境等。在了解分析内外因的同时,如何选择,策划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英语教的职责和任务,也是缩小两极分化,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和思路。在这些年来的探讨和摸索中,小学英语学困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学困生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的出现和恶化,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学科的整体发展,因此消除小学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实话实说等形式对本校四年级3个班共120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学习的兴趣动机,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的评价。在此调查中,笔者依据平时的测试(总分100分),对学生进行了分类,

其中90分以上的为优等生,60到90分的为中等生,60分以下的为学困生。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1.学习兴趣和动机

分析:

表1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目标较明确,为将来的比例较高,但就学习兴趣来看,优等生的比例明显高,可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2.学习习惯和方法

笔者通过与以上表1相似的表格2调查内容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选项有:A.每天;B.有时;C.从不;D.老师没说。经过统计后的结果是:选择A的优等生占11.1%;中等生学困生没有选择该项的。选择B的优等生占72.3%;中等生占83.4%;学困生占40%。选择C的优等生占5.5%;中等生占8.3%;学困生占30%。选择D的优等生占11.1%;中等生占8.3%;学困生占30%。

表2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很重要。预习和复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布置也要有针对性,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

3.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表3:课堂发言情况。选项有:A.经常;B.有时;C.很少;D.没兴趣。经过统计后的结果是:选择A的优等生占33.3%;中等生占8.3%;学困生占10%。选择B的优等生占44.4%;中等生占58.3%;学困生占20%。选择C的优等生占22.3%;中等生占33.4%;學困生占60%。选择D的优等生和中等生没有;学困生占10%。

表4:课堂自控能力情况。选项有:A.能控制;B.有时不能;C.经常不能;D.从不听课。经过调查后的结果是:选择A的优等生占88.9%;中等生占41.6%;学困生占10%。选择B的优等生占11.1%;中等生占33.3%;学困生占40%。选择C的优等生没有;中等生占25.1%;学困生占40%。选择D的优等生和中等生没有;学困生占10%。

分析:表3、4结果显示优等生参与课堂的频率较高,他们的课堂自控能力好,而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差,自控能力差,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努力优化课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兴趣。

4.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的评价

表5: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选项有:A.灵活新颖;B.有时新颖;C.呆板枯燥;D.没想法。经过调查后的结果是:选择A的优等生占55.5%;中等生占25%;学困生占10%。选择B的优等生占33.3%;中等生占58.3%;学困生占40%。选择C的优等生占11.2%;中等生占16.7%;学困生占40%。选择D的优等生和中等生没有;学困生占10%。

分析:表5结果显示不同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不同,他们喜欢的课堂形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顾及整体性,课堂要动静结合。

5.学习环境的评价

表6:英语学习的氛围。选项有:A.浓厚;B.比较浓;C.氛围差;D.没感觉。经过调查后的结果是:选择A的优等生占55.6%;中等生占41.7%;学困生占20%。选择B的优等生占33.3%;中等生占16.7%;学困生占20%。选择C的优等生占11.1%;中等生占25%;学困生占40%。选择D的优等生没有;中等生占16.6%;学困生占20%。

分析:表6结果显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氛围不一样,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二、实话实说

笔者十分关注学生的想法和要求,所以特地对三个班进行了一次“实话实说”(这是一次书信的交流),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想法和困难,还有对老师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85%的学生对英语是有兴趣的,他们对学好英语的愿望相当迫切,因为他们明白英语的重要性。但在这些学生中有15%的学生有心学好,但他们对英语学习还有点恐惧和紧张。同时,笔者也从中发现120个学生中有12%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由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习惯差,以致成绩不够理想。最让笔者思考的是后3%的学生,他们不仅不好好听课,而且扰乱课堂,甚至跟老师对着干,再多的激励和情感投入对这3%的学生都毫无成效。他们在这次“实话实说”中写到:“老师,我见了英语书就头痛;老师,我对英语没感觉;老师,我讨厌英语……”这些话让笔者深思和担忧。这是消除两极分化的重中之重。

就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来说,本次“实话实说”反映了所有学生的要求和愿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对方,了解英语,共同解决困难。笔者更关注的是学困生的心声,他们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他们不能容忍老师的偏心和和同学的鄙视。他们渴望得到公平地对待。

三、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的成因

根据调查笔者分析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的成因,主要分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1)母语的负迁移

学生在学习英语以前大多已掌握了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这会给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负迁移作用,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而心理障碍的程度不同也就导致了学习英语的程度不同。

(2)学习能力差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同,他们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消化和转化能力等都各不相同,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难易程度不同,课堂表现不同,掌握程度不同,喜欢程度不同等。

(3)学习方法不恰当

英语学习需要经常听,经常读,经常说,要主动地学习。很多孩子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够:平时没能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是一种任务,为的只是“交差”;对有的同学来说,英语书只是用于课堂,课后只是一个被遗弃的“破娃娃”。

(二)外因

(1)家庭因素

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很重要,虽说如今家长对此越来越重视,但对于英语很多农村家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事让家长照顾关心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即使是有时间去帮助孩子,受自身的教育程度的限制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促进其发展。

(2)教师因素

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老师任教的班级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给有需要的孩子辅导,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专研教学,这也势必影响了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的地位有时也影响着其对工作的热情。在英语和语数之间选择侧重点,笔者猜想更多的人会选择语数,因为它们受到领导、家长甚至学生的倍加重视。如果我们不去选择侧重点,我们又拿什么去保证英语、语文或数学成绩双丰收呢?

四、减弱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特曼认为,就智商中等以上者而言,一个人的成就同其智力的高低并没有多大直接关系,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们大多有恒心,做事认真,心地善良。因此,小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由他们的智力水平决定,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在因素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减弱两极分化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用百分百的耐心去对待孩子

罗杰斯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疗法”,他的教育主张是学生中心教育,他认为学生皆有求其向上的潜能。要征服对英语失去信心的孩子,我们要用百分百的耐心。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好英语的愿望是强烈的,只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毅力和意志。笔者的班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任性,他嚣张,英语课堂成了他活动的时间。就在实话实说中,笔者找到了他,看到了希望,好一句让人欣慰的话:老师多少次让我重新开始,我没有听。今天我要对您说:“老师,我就从今天开始。”收获的时刻终于到了,他的转变预示着更美好的期待。是耐心让彼此达到了心灵的沟通,是耐心使孩子放弃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是耐心让孩子学会了成长和进步。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力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要想让学困生有所进步,教师需要把对好学生的耐心分一点给他们,要想让类似3%的“坏学生”成为好学生,教师需要把对好学生的爱和耐心分一点给他们,这也许会是他们走向“坏学生”的“绊脚石”。

2.用轻松有趣的教学风格,平等的教学态度去吸引孩子

教师要想捕捉每一个孩子的心就要用多样的新奇的教学方式。就像在教授numbers时,笔者采用的是形象的動手搭数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时不爱听课的孩子脑子却很灵活,在适当的表扬中他们也慢慢进入课堂了;我们要学会用交叉取交叉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同时也应倾注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中,如:找学生谈话,做到面面惧到;编排学生座位也要公平;给学生授权也要公正,给他们多些宽容,引导和赞许,重新点燃他们学习的希望之火。

3.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让程度不好的学生做到“笨鸟先飞”,做好预习工作,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要简单易懂,要有趣生动。作业的批改教师要以面批为主,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和辅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做好订正,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

4.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集体的作用

学生资源是丰富的。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笔者认为,集体的力量成就了一个班。为了缩小两极分化,班里组成了英语学习小组,有了一个个小老师。同时集体的力量还包括家长,教师要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成长进步。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基础,是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在这过程中必定有学生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会摔跤,摔跤了之后就不敢走路。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需要我们扶一把的学生,从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出发,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加照顾和关心。在课外多找他们谈心,多给他们辅导;在课上,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多给他们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缩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差距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小学英语学习会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一片学生愿意驰骋的快乐田野!

【参考文献】

[1]林有苗.《小学英语教学心理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2]顾明远.《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3]顾明远.《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九州出版社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6]《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外委会,2006.9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两极分化英语学习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