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城市政府的“信用指导”作用

2017-05-24吴晶妹

中国信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预付卡信用政府

吴晶妹

在深圳,26万老人领取养老金不用亲自跑腿去现场,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一次信用认证;在上海、南京等地,仅仅三个月就有近2万人凭借信用免押金租房,免除金额超6000万元;今年大热的共享单车,在接入支付宝的信用免押金服务后,已经为3000万用户减免了40亿元押金……信用活动已经从有钱人向银行的信贷融资活动,拓展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投资理财、预付卡美容美发、共享单车等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

信用建设开启了按信任资本向人们分配社会资源的新时代,信用是获得信任的资本,信用建设就是让每一个有信用资本的人能更加方便、更加公平的生活。

城市信用建设在城市管理中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下,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物资本为标准,在城市管理中,形成了一套以实物资本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例如,新设立公司,要看有多少注册资本,再如要到银行贷款,就要看有多少设备、厂房、土地可用来抵押。具有实物资本是人们参与经济交易和社会资源配置的必备前提条件。在传统经济与社会管理机制下的城市管理,已经形成了对实物资本进行记录、定价、评估、登记、交易的一套法规体系、监管政策与制度体系、产业链服务体系。

现在,在悄然到来的信用经济下,社会资源配置正逐步以信用资本为标准。因此,在信用经济下的城市管理,就要进行信用建设,要建立一套新的能够对信用资本进行记录、评级与评价、登记、交易、服务的法规体系、监管政策与制度体系、信用产业链服务体系。

信用建设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按信用配置社会资源的新作用,让人们凭借自身积累的信用资本,就可以完成融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凭着信用可以开公司、可以融资、可以信用贷款;让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能积累和提升自己的信用资本,并以此公开、公平地参加社会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分配,“不以出身论英雄”,让经济更有活力,让城市氛围更和谐,让社会发展更公平。

信用建设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深化改革,促使城市管理通过系列的信用制度和办法的建立,不断形成现代城市综合管理的新框架,通过信用信息的应用、信用交易、信用消费、信用共享等方面的落地应用,持续提升现代城市综合管理的影响力。

发挥政府在城市信用建设中的作用

吴氏三维信用理论认为,信用由三个维度构成,即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围绕着信用这个基本内涵,无论是部委还是地方政府,在推进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是围绕着这三大方面。

诚信度建设,要提高全民、全社会的诚信基本素质,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这些基本建设内容。

合规度建设,在部委“纵”的条块里和地方“横”的城市场景下,要实现所有的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规则、规定,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这也就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部委在各自领域里,地方政府在各自城市中,要制定以信用为核心的行政监管规则来进行管理。

践约度建设,要对整个市场中的经济交易活动,对老百姓的投资、消费等活动进行信用管理。在此框架下,政府的作用在于规则的制定、监管和裁判,按照规则去对所管辖的范围、管辖的对象进行监管和裁判,并且实现信用指导。

信用经济已经到来,如何在人们信用意识已经觉醒、信用行为要落地的时候,搭建城市信用场景,构建信用规则,实现信用指导,让人们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信用价值、信用财富,真正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信用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是政府应该研究并发挥作用的。

城市政府的“信用指导”作用与实现路径

国际银行业有个惯例叫做“窗口指导”,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监管机构向金融机构解释说明相关政策意图,提出指导性意见,或者根据监管信息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

笔者借鉴“窗口指导”定义了“信用指导”,实际上就是信用风险提示。从国际来看,很多监管者都在做这项工作,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政策宣传、风险提示和劝告、行政监督管理执行之前的劝告。

笔者认为,在我国切实可行的城市政府信用指导作用与实现路径有以下7种:一是通过电视宣传,在新闻联播之后或者是大家都爱看的电视节目前后,像播报天气预报一样介绍信用风险,向市民进行信用风险提示,尤其是对市民热议的话题进行提示,例如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信用,在理财投资时如何识别有跑路风险的机构。二是通过本地报纸,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推进,报纸应该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宣传,在适当的位置刊登信用风险提示。三是在商场、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进行宣传和提示,在街头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四是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有些风险提示直接由政府出面不一定妥当,应该由行业组织出面,按照对行业的判断发出一些提示、警告和劝阻,这比政府来做显得更贴近市场,这也是行业组织的职责。五是发挥街道组织的作用,跑路的投资理财机构、预付卡美容美发店等很多存在于街道,街道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许更能发现它们的风险。信用建设是全社会的事情,基层组织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掌握第一线索,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可以做到事前信用提示。六是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在很多机构、平台、商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是团员,还有一些是党员,笔者认为应发挥他们的作用,提供风险线索、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党团工作紧密结合。七是设立有奖举报,尤其是事前举报,很多跑路的机构在东窗事发之前会流露出蛛丝马迹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设立有奖举报制度,并根据举报线索来监督、劝阻,把风险拦截,如果举报属实,应重奖举报者。

“信用指导”的两个案例分析示意

第一个案例是理财投资。很多跑路的机构具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高额回报、繁华路带、装修豪华等。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街道组织和机构内部党团的作用,是可以发现和识别风险并进行提示的。以高额回报为例,行业组织看到哪个机构在推出高额回报,而这个行业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回报,那么可以认为这个机构就存在信用风险。作为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诚信、职业操守就是在你的岗位上、在你的工作中不应该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件,如果党团组织加强职业操守教育、诚信教育,那么职工会有更强发挥事前提示作用的意识。

市场的期望是政策稳定,是行业有序发展,企业希望有一致、公平、稳定的政策和环境。在城市信用建设中,政府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提供这种公共品。这种公共品是制度、行业自律、教育体系。笔者希望在明年的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各个城市能来介绍,通过宣传、自律、教育,在哪个场景下进行了什么样的风险提示,怎样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第二个案例是消费预付卡。目前居民消费中,金融、支付类的工作由人民银行来进行统筹管理,但是还存在很多非金融类的,例如储值卡、消费卡、智能卡,这些很多都是先付费后使用,是所谓的“倒信用支付”。“倒信用支付”的出现已经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商家卷款跑路、实际消费金额与商家扣款金额不符等。由谁对消费者进行信用风险提示?或者谁可以帮助消费者处理这个事?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而这种纯居民消费的预付卡,实际上大量存在于城市场景中,与很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预付卡实际上锁定了消费,沉淀了老百姓大量资金,商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赚到交易佣金和卡的残值等,而现实中政府对这类交易风险的提示和管理并不充分。

目前政府对居民消费预付卡、不记名卡的管理,基本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金融系统受到冲击,二是廉政建设。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老百姓的痛点和关注点,老百姓的痛点是霸王条款、欺诈跑路、侵犯权利,关注的是预付卡有无使用说明、个人信息是否会被泄露、商家是否有过度宣传。当前老百姓的痛点和关注点并没有与政府监管和治理对应上,因此,城市政府作为地方老百姓的“父母官”,应该并且有能力承担起这个职责。

笔者认为,政府的信用指导,应该有一个全过程的风险提示,应该有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续性宣传教育,并且应该有事发中和事后的处理预警机制。对于信用风险提示,不需要政府直接进行,可以通过行业组织进行风险提示,还应组织法律仲裁,为老百姓提供一些仲裁解决的路径。

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会场 (本刊记者韩乾 摄)

猜你喜欢

预付卡信用政府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买购物卡要实名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