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章钜《楹联续话》初刻本考论

2017-05-24熊言安张小华

对联 2017年4期
关键词:南浦刻本道光

●熊言安 张小华

已知的清代梁章钜的《楹联续话》虽然版式不一,但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即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据笔者所知,道光二十三年以后重刻的版本以及现代人整理的标点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共计三百零一则联话,但笔者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楹联续话》版本,此版本虽与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系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却在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这则联话条目之后多出一则联话,即共计三百零二则联话。通过考察,笔者以为共计三百零二则联话的《楹联续话》版本应是未删本,即初刻本,而共计三百零一则联话的《楹联续话》版本应是已删本。

为此,笔者对《楹联续话》南浦寓斋刻本版本作了研究。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四卷,清丁丙藏丁仁编《八千卷楼书目》卷十三子部类书类、李盛铎藏并编《天津延古堂李氏旧藏书目》子部类书类及《木犀轩收藏旧本书目》卯卷皆有著录(林夕主编《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近代卷,第八册第五十九页,第十八册第四百零二页,第二十册第二百五十一页,商务印书馆,二零零五年十月);《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收入此书(第一千二百五十四卷)。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楹联续话》四卷最早的版本是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南浦(在今福建省浦城县)寓斋刻本,卷首自序一篇,题署曰:『道光癸卯夏至节福州梁章钜撰于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池上草堂。』清代和民国的版本还有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宜稼堂丛书刻本、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刻本、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善成堂刻本、民国十年(一九二一)铅印本、商务印书馆(上海)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铅印本等。这些版本属于同一版本系统,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一九四九年后的版本有一九八一年六月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楹联丛话》(包含《楹联续话》、《楹联三话》)、一九九六年九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楹联丛话全编》(白化文、李鼎霞点校)、二零零零年八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联话丛编》(龚联寿主编)等。其中《楹联续话》四卷都是以『问者大笑而退』结尾,共计三百零一则。但笔者最近在南京图书馆古籍室中发现了《楹联续话》四卷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一版本与上述诸本当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却多出一则联话,即共有三百零二则联话。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把共计三百零一则联话的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简称为甲本,把共计三百零二则联话的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简称为乙本。

一、甲乙两个版本的异同

两个版本的相同点是版式、行款、字体一模一样:半页九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鱼尾上方镌『楹联续话』四字,鱼尾下方镌卷次、页数;开本:二十四点二×十五点二厘米,半页版框:十八点五×十二点七厘米;内封上都印有『道光癸卯夏日刊于南浦寓斋』字样。可以说,甲本与乙本应是由同一版刊刻而成的。

甲乙两个版本的不同点:甲本正文到『问者大笑而退』戛然而止,而乙本正文在『问者大笑而退』这一则联话后多出一则联话条目。内容是:『道光壬寅冬,靖逆将军奕山、扬威将军奕经皆以剿办夷务坐失机宜,奉旨锁拿入京,拟以重辟。东南民气为之一伸,中外闻之,无不感颂朝廷赏罚之公。传闻浙中有私制一联悬于抚署头门者,句云:「逆不靖、威不扬,两将军难兄难弟;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忧民。」盖是时宁波、定海尚未收复,浙民之痛恨两大帅如出一口,而于刘玉坡抚部(韵珂)感之至而望之深如此也。』(梁章钜辑《楹联续话》四卷,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南京图书馆古籍室藏)

二、关于甲乙两个版本的早晚问题

根据综合考察,乙本要早于甲本。理由如下:

首先,可以根据雕版刊刻的特点来判断乙本早于甲本。

上面已经提到,甲乙两个版本应是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又根据雕版刊刻的特点,如果乙本是较晚的版本,那么在刊刻时,由于最后一行『问者大笑而退』之后是镂空的,则势必要另换一块板,与下一则联话作为一个整板重新刊刻。这样,补刻内容的版式、行款、字体等方面会与原来的版本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仔细考察乙本的特点,『问者大笑而退』这一行前后的版式、行款、字体等一模一样,那么可以推断,乙本中第三百零二则联话是补刻的可能性不大。反之,如果乙本是早出的版本,重刻时如果去掉不想要的内容,只要在原版的基础上,剜去相关内容,那么,重刊后在版式、行款、字体等方面,就不会露出前后不一致的痕迹。

其次,可以根据乙本中第三百零二则联话的辑录背景来判断乙本早于甲本。

关于《楹联续话》四卷的辑录背景,梁章钜在《退庵自订年谱》中说:『壬寅(道光二十二年),六十八岁。正月,引疾摺回,奉旨准其开缺调理并奉赐福字一方。二月,挈家登舟,本拟回闽,因骤开浙东,英夷鸱突,大帅失机,钱塘江口戒严,不敢前发,随回帆北渡扬子江,寓居扬州张氏园者三月有余。日与阮云台师、谢蕉石同年(学崇)、黄右原比部(奭)及余姻杨竹圃方伯(簧)剧谈而已。五月杪,闻夷船已进图山口,复仓卒挈家登舟,渡江而南,经达苏州,由浙江回闽。盖六月初三日舟过丹阳,初八日夷兵已陷京口矣。六月杪抵浦城。复闻英夷要在福州设立码头,已经疆臣奏准。城中士民惶惑,有纷纷逃避之意。不得已,暂驻南浦,借宅而居焉。忙中辑《楹联续话》四卷、《巧对录》四卷,皆自为之序。』(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一百三十五册,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北京图书馆,一九九八年八月)

上文中的『大帅失机』一事与乙本第三百零二则联话中的『靖逆将军奕山、扬威将军奕经皆以剿办夷务坐失机宜』一事遥相呼应。由此可见,『大帅失机』即『靖逆将军奕山、扬威将军奕经皆以剿办夷务坐失机宜』,正是乙本第三百零二则联话辑录的政治背景。另,此事在《道光朝上谕档》中也可得到印证。《道光朝上谕档》第一千四百六十四条:『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十月十九日奉旨,载铨等奏遵旨定拟奕山等罪名一折。奕山、奕经、文蔚经朕授以将军、参赞重任,特命前往广东浙江办理攻剿,自应力矢公忠,勉图报称,乃老师糜饷,坐失机宜,辜恩昧良,莫此为甚。奕山、奕经、文蔚均著照载铨等所拟,革去职任,定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四十七册,第三百五十一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零零年十一月)

也就是说,乙本第三百零二则联话应是梁章钜有感于上自朝廷、下自浙民对奕山、奕经的义愤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辑录的。另一方面,正如陈继昌在《楹联丛话》序中所言,楹联『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诙谐亦寓劝惩,欣戚胥关名教』(梁章钜等辑著《楹联丛话全编》,第三页,白化文、李鼎霞点校,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楹联具有很强的政治批判功用。这也应该是梁章钜辑录讽刺奕山、奕经这则联话的一个出发点。

再次,可以根据奕山、奕经的履历来判断乙本早于甲本。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宗室奕山、恂郡王允禵四世孙,隶镶蓝旗。』道光二十二年『及和议定,追论援粤失机,褫职治罪,论大辟,圈禁宗人府空室。』『二十三年,释之,予二等侍卫,充和阗办事大臣,调伊犁参赞大臣,署将军。二十七年,调叶尔羌参赞大臣。』『二十九年,伊犁将军。』咸丰『五年,调黑龙江将军。』『同治中,封一等镇国将军,授内大臣。』(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第一一五三七︱一一五四〇页,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七月)

又,《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宗室奕经,成亲王永瑆孙,贝勒绵懿子,承继循郡王允璋后,隶镶红旗。』『奕经自宁波、慈谿之败,军心涣散,不能复用,益为刘韵珂所揶揄,议守议抚,一不使闻。及和议成,撤师,诏布奕经等劳师糜饷、误国殃民罪状,逮京论大辟。』『圈禁逾年,与琦善同起用,予四等侍卫,充叶尔羌帮办大臣。为御史陈庆镛论劾,仍褫职。未几,复予二等侍卫,充叶尔羌参赞大臣,调伊犁领队大臣。』『咸丰初,历伊犁、英吉沙尔领队大臣。二年,召授工部侍郎,调刑部,兼副都统。三年,命率密云驻防赴山东防粤匪,卒於徐州军次,依侍郎例赐恤。』(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第一一五四〇︱一一五四三页)

奕山、奕经为皇室宗亲,虽然道光二十二年,两人因『坐失机宜』,被『革去职任,定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但第二年就被起用。中间虽『为御史陈庆镛论劾,仍褫职』,但不久就又被起用,委以重任。

《楹联续话》四卷成稿于道光二十二年,刊刻于道光二十三年,此时奕山、奕经尚处于被朝廷革职查办之际,梁章钜刊刻《楹联续话》四卷,尚无需顾虑奕山、奕经的权势。但《楹联续话》四卷刊刻后不久,奕山、奕经就被朝廷起用,且一直被朝廷委以重任。那么,讽刺奕山、奕经的那则联话继续存在于《楹联续话》四卷中,会给梁章钜本人及家族带来麻烦,所以,很可能是梁章钜本人或家人主动销毁了那则『不合时宜』的联话。

最后,可以根据多出一则的联话所涉事情的性质来判断乙本早于甲本。

这则联话讽刺了奕山、奕经失地无能,褒扬了刘韵珂的『忧国忧民』精神。据《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奕经『奉命专征,颇欲有为而不更事,尤昧兵略』『浙事日亟,巡抚刘韵珂促援,迟不至,遂相恶。』『奕经自宁波、慈谿之败,军心涣散,不能复用,益为刘韵珂所揶揄,议守议抚,一不使闻。』(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第一万一千五百四十一页,第一一五四三页)

又,《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奕山偕隆文先退,屯距城六十里小金山,讳败为胜。疏言:「义律穷蹙乞抚,照旧通商,改偿费为追交商欠,由粤海关及籓运两库给之。」宣宗览奏,以夷情恭顺,诏允所请。闽浙总督颜伯焘迭疏劾其欺罔,下广西巡抚梁章钜察奏,乃得其状,报闻。』(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三,第一一五三八页)

可见,奕经与刘韵珂之间的矛盾不浅,而梁章钜本人也因『得其状,报闻』而得罪了奕山。这样,当奕山、奕经得势后,这则讽刺奕山、奕经的联话如不及时销毁,不仅会给梁章钜本人及其家族带来麻烦,而且也会让与奕山、奕经同朝为官的刘韵珂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对刘韵珂也很不利。识此之故,笔者推测乙本应该早于甲本。后人见到的版本之所以没有讽刺奕山、奕经那一则联话,是由于政治的原因人为地被删削了,而乙本之所以保存下来,可能是由于某种偶然因素而被遗漏了。因为人们所见到的版本主要是已删削的本子,所以后世重刻本或标点本的《楹联续话》四卷版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

猜你喜欢

南浦刻本道光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南浦河守边记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一道光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春日相思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