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不相惜

2017-05-20淳子澄

故事林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练字同学

淳子澄

1

我一度认为,读名校,高颜值,志趣相投而又彼此欢喜的沈于昊和吕懿华两个人,演绎出了爱情最好的模样。所以从未设想过,两个人会有不欢而散,沈于昊说“分手了就是分手了”,吕懿华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的一天。

那年春天,闲暇的时候,我一个人去北京。靠北的城市,各种花开得都稍晚了一些。

走出车站的那一瞬间,我和一个神似沈于昊的男生擦肩,再回过身时已是人山人海。于是我安慰自己,这偌大的城市,我和沈于昊能上演所谓浪漫邂逅的机率一定是微乎其微的。

不过默无声息地到沈于昊他们学校逛一逛,倒在我的计划之列。意外的是,一个多小时后,我就收到了沈于昊发来的定位,上面明明白白地显示着我的学校。紧接着,下一条消息跃上屏幕:“在哪儿?我去找你。”

所幸兩座城市离得很近,我有意识地搪塞几句,在中午时分也回到了学校。

在几米开外就瞧见一身休闲装、帅气利落的沈于昊时,我才认定在车站遇到的人果然是他。于是我想,我和沈于昊之间,阴差阳错的概率倒是十拿九稳的。

不过走近的时候,我还是佯装得受宠若惊。沈于昊只说是因为日子太过无聊,随处走走。

我微笑,并不觉得自己每天图书馆和餐厅两点一线,偶尔兴致来了也走山访水寻几分心得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异彩纷呈。

彼时我正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沈于昊心血来潮,说正好可以向我讨教一番。于是此后的一个多月,每逢周末,沈于昊都会不吝奔波地过来,留在图书馆和我一同备考四六级。

所以在夏天的考试中,一向不以英语见长的沈于昊,也因为那段时间的努力拿到了很理想的分数。

2

大二的时候,沈于昊交了新的女朋友,表演系大一的女生,多才多艺颜值当道,和吕懿华一样,是看起来自带发光体的一类人。于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沈于昊又回到了“渐行渐远渐无书”的状态,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沈于昊再度飞离地表。

而在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地称赞二人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时候,我却鬼使神差地去了吕懿华的微博,甚至不假思索地就加了关注。

当晚收到来自吕懿华的不像是自动回复的私信息:“你是那个常常活跃在沈于昊微博下的小粉丝?”虽然有些诧异,但我还是解释道:“不是小粉丝,只是同学。”

同学一词,很多时候都可以很好地来概括许多种交情,尽管吕懿华说:“是同学,也是沈于昊喜欢过的同学吧。”

但我和沈于昊真正能称得上是同学的岁月,似乎也已经格外地遥远了。

高一的时候,沈于昊坐我前排,但由于我的座位靠墙,加之一天12节课沈于昊大概有一半的时间会用在参加比赛、上兴趣班或是篮球场上,所以我并不担心这位我同桌口中的“长腿欧巴”会影响到我看黑板的视线。

彼时为提高我们的卷面书写质量,每天的大课间便被硬性规定为练字时间。我身为班长,肩负着每天分发和收回练字纸的重任,而每次清点下来,沈于昊无一例外地都会在未完成任务的名单之列。

所以若不是班主任嘱托,自认为不擅长和这类同学打交道的我,可能也不会主动地去扯一扯前排沈于昊运动卫衣的帽子,提醒他说:“同学,今天的练字只差你没交了。”

不过沈于昊倒也表现得积极,第二天就交了一张写着“心无旁骛”4个毛笔字的作品上来。而那天的优秀作业展上,我向来被放置在最前列的作业也轻而易举地被沈于昊的那份取而代之。

尽管规定是硬笔字,但过于优秀的人和物,总能够成为特殊的存在。于是,我对沈于昊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看法也日渐淡化。

因为在语文和英语两科上,沈于昊不占优势,所以成绩单上,我还是稳稳地排在了他的前面。但沈于昊的重心似乎从来都不在学校的考试上,相反他只在各种省级、国家级的数理化竞赛或是书法比赛中频频拿奖。

高二的时候,沈于昊在学校里组办了自己的广播站,每天在晚饭时间放好听的音乐,一时间好评如潮。当被沈于昊邀请加入的时候,我还是婉拒了,只因为自己对此不感兴趣,并且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但后来我改变主意,是因为某天沈于昊在播音结束后,放了那首我耳机里单曲循环的音乐。一个满腹才华的过气歌手填词作曲的一首歌,歌词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力量。沈于昊也说曾为之泪流满面。

虽说后来真正把广播站办得有声有色的主力仍然是沈于昊本人,而我也不过是帮他写写东西,整理整理同学意见的那个,但我和沈于昊之间那原本只限于前后桌的寒暄还是因此而升华为一种勉强称得上是并肩作战的情分。

3

高考结束后的夏天,沈于昊凭着不错的分数和之前种种傲人的竞赛成绩,被北京的一所名校录取。也是在那时,沈于昊宣布自己恋爱了。

对方是吕懿华,两个人是在一次夏令营中认识的,那年他们还报了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专业。

大一那年,沈于昊和吕懿华合办电台。小有成绩后,沈于昊的微博粉丝也由最开始的几百号人直线上涨。为此,我特地开了微博,关注人里只放了沈于昊一个,每天被关于他的消息刷屏。除了默默点赞以外,偶尔我也会禁不住评论几句加油或是赞赏的话。

幸运的是,一向没有回复习惯的沈于昊,每次倒也会回应我三言两语。等次数多了,有其他的粉丝看不过去,干脆也回复我:“怎么老是你?”有时候吕懿华也会在后面起哄,“该不是暗恋我们沈于昊?”

对于这种明知是玩笑的玩笑,每次我都会下意识地义正辞严起来:“No,只是欣赏。”

再后来,沈于昊的粉丝也一直呈现着可观的上升趋势,有时候他也跟风在微博里开个直播。那时我和沈于昊已经联系得格外少,偶然的机会,舍友看到他的直播,一边花痴般地舔屏,一边傲娇地说要告诉其他人我是沈于昊的老同学。

我拒绝她的提议,觉得“同学”一词在这种时候反而成了一种不够要好却又偏要借机攀谈的证明。于是我默默地退出直播,但沈于昊耐听的声音仍然从舍友们的手机里陆续传来。

偶尔吕懿华也会在沈于昊的直播里现身,这种时候,室友们的哀嚎声常常会盖过手机里的动静,但最后她们也还是会悻悻然地承认二人的确般配。

4

通过网络,自认为对于吕懿华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很多时候我也喜于听到这样的评价。所以两个人分手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那么几分遗憾。直到后来和沈于昊一起奋战四六级,我才觉得拂去那些浮华的沈于昊,至少对我来说是较为真实的。

于是后来我并没有太喜欢沈于昊的新女友,而我想要看看吕懿华,也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得不到的那个人。

只是因為,在沈于昊和吕懿华这里,我认过一次之后,并不想再认第二次。

况且吕懿华,要潇洒得太多,即使身处同一个班级,和沈于昊低头不见抬头见,也不会觉得尴尬。

所以那一刻,我好像终于明白,我所谓的欣赏,其实也不过是我三缄其口的喜欢。而吕懿华口中的“喜欢过”,我情愿自以为是地相信,那是有过的。

不然那一年,面对班里那么多才艺出众的同学,沈于昊为什么只选择了我加入他的广播站。还有在几百条的微博评论里,单单拣出我的那条略作回复。以及在图书馆备考的时候,即使学不下去也言听计从,认真地接受我的建议。

但一切终究会成为过去,因为我们从来都是在不同轨道上行进,偶有擦肩乃至一时的交集,但历经几个分岔路口,最后都会朝各自理想的大道而去。

就像那年夏天,沈于昊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去邻市见吕懿华,问我要不要去认识认识的时候,我斩钉截铁地回绝了,说:“我大概没有那么强大的审美能力。”

沈于昊反而鼓励我说没问题的,要相信自己。不过最后自然是他一个人赴吕懿华而去,那个暑假两个人游山玩水走了许多个城市。

我只清楚地记得,照片里,吕懿华甜美而惊艳。

但我的认了,从来不等同于认输。

5

因为我想说的是,我读书练字,跑步健身,自律自持,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学习着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所以,沈于昊,我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和你比起来,我多少算是一个无趣的人,难以匹敌你潇洒世界里的五光十色。”

猜你喜欢

练字同学
芭蕉上练字
彭鸿四步练字法
练字真的好烦啊
爆笑四格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用眼
学会放弃
娜子姐姐信箱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