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2017-05-19张玉曦

青苹果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理者新课程新课改

张玉曦

新课改自实施以来,学校所面临的不仅是课程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全面的教育革新。此过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方方面面,而学校恰恰是诸多因素中的枢纽,启承上启下之作用,本文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中所面对的问题及对应之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我国实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为新课改。新课改内容主要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主要方面。为了保证这六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以及教师的能动性,学校作为重要的纽带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

1 既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与实际学生发展有冲突

新课改理念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即是“人本概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的管理仍是处于控制的管理模式,不能较全面的让学生动起来,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仍旧处于分数决定一切的管理理念中,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快步发展。

2 校管理者思想意识转变缓慢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深入人心,以至于有的学校领导的思想转变比较缓慢,未能对学生,教师所反映的实际学习以及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积极的应对,未能有效的转变之前的陈旧观念、管理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學校领导的改革只是流于形式,未能亲自深入到一线的教学以及学习中,不能切实的体会到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不同点,盲目的推进改革。这时,就需要学校领导深入到一线的教学中,切实的吸取教师以及学生反映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走出适合自身学校的改革模式。

3 师资管理形式化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目前一些学校为了保证新课改的有效实施,积极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论,并注重相关的培训。然而,在实际走访中不难发现,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些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未能让教师真正的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观念上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业务水平也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进展。

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都会产生问题,唯有积极展开应对之策才是改革继续前进的动力。为此,针对以上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结合实际,建立科学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校以前的管理机制要有所调整,要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

比如,针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上可以采取如下几点建议: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教师的掌控以及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备课上,从以往的研究教材转向对学生的研究,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输;授课方面,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以及要求,实现层次性的提高;对于考试和学生的评价,逐步从分数的考量过渡到综合素质的考核,从考试的终极性评价过渡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总而言之,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要求,在新课改宏观背景的指导下,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管理机制。

3.2 提高校管理者思想意识,管理明确到位

学校领导是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作为学校的领导首先要积极的转变新课改的思想意识。比如校领导要有引领意识,实验意识,服务意识。

引领意识,即校管理者要针对新课改有积极的态度,针对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理念要敢于改革,敢于尝试。

实验意识,即要亲身参与到新课程的实验,切身体会其中的成效。相关研究表明,校管理者亲身与教师一起实施新课程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可以做到及时的反馈有效吸取经验。

服务意识,即作为校管理者要为新课改所需的条件准备相关的资料和设备,为新课改有效实施而服务,保障新课改的有效进行。

思想意识转变之后,就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的到位,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开展与进行。

3.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点,作为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并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让教师从中实现自我价值。比如,要切实可行的对教师进行新课改有关理论的学习,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另一方面,针对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培养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期间进行培训,作为学校,要为教师实现自我素质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桥梁。结合学校的评价体系,从以前的单一评价转化为多元评价,统筹兼顾,客观公正的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真正的体现教师的多劳多得,以此来激发教师的教学动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一些变化,比如英语考试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多次考试取最高分;教师不再是围绕课本教学,更多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等。新课程改革是渐进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只要在正确的方向和坚定信念的带领下,走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的新课改之路,师生就会从中真正的体会到新课改的深远意义。新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课改的推进需要不断的摸索与推进。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管理者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