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2017-05-19冯茹金丽冯蜓蜓

青苹果 2017年3期
关键词:无线网络外语终端

冯茹 金丽 冯蜓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互联网建设也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分析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于外语学习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下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1 研究背景

201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说,“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在此之前,李克强也曾就“网速”问题做出相似的表态。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经济、农业界联组讨论时说,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应当加大建设力度。”伴随高速无线网络和智能机的普及,移动客户端上网功能已经显现了它方便、快捷的独特作用,而这对依靠网络获取大量外语学习资源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收到有效答卷117份。笔者将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外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降低负面影响的措施。

2 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语境下外语学习的新特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更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而高校无限网络全覆盖使得移动终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对于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移动终端的特性也随着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概括的来说,无线网络全覆盖的特性主要有个性化、自主性、多样性、快速性等四个方面。

首先,无线网络全覆盖语境下的英语学习与传统英语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专业化、大众化、单一化相比,更加能够体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构建了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使得不同学能和不同习得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知识程度的高低利用互联网进行查漏补缺。其次,无线网络全覆盖也带来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强制性,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地接收和发布学习信息,甚至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随时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再发布,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并且通过再发布为其他人丰富了学习材料。再次,无线网络全覆盖带来的是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学、单词、语法等,还加大了对于英语语境下的文化和习俗的了解,并且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这种文化和习俗是当下的、最新的。最后,互联网具有快速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这无疑减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成本。

以上可以说都是高校无线网络覆盖语境下,外语学习所呈现出来的新特性,针对这些新特性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笔者做了一项关于“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下移动终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笔者将从正面和负面分别论述。

3 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于外语学习的正面影响

(1)便携性和无界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将时间和地点的阻碍降低到了最低。在问卷调查中,对于“移动终端对你的学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的回答中,85.47%的人选择了“可以随时随时地地学习”,70.09%的人选择了“学习渠道的灵活”,可以看出便携性和无界性是无线网络全覆盖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最大改变。

(2)个人性与自主性。无限网络全覆盖使得人们不再依赖电脑,只要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接触信息,进入学习。移动终端使得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软件和学习模式,甚至是私人定制的学习信息,因此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承载的个人性和自主性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最容易接触的移动终端就是手机,它是个人社会关系的链接平台。手机承担着人与外界信息沟通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在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的高校,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以英語学习为例,学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封闭式的自我学习,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式的学习,通过APP比拼单词量,通过微信、微博晒单词量、进行学习打卡,参与微博、微信的学习话题讨论,甚至通过微信等方式接收教师布置的作业等。学习已经不再是自我的一件事情,更是一种社会交往,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可以被视为高校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相结合的一种必要手段。

(3)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有利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全天性的活动。因为,学生们学习使用的移动终端--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的背景,天生就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而web 2.0时代的基于个体关系的多项应用,更是使得手机这一特性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应用进行学习,也会在人际传播中接触到各种知识,得到知识内容的分享以及学习渠道的分享。在如今渠道制胜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渠道的接触意味着可以接触更多的内容和知识,正如文学批评家、媒介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而存在,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强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一大原因,只有将信息基础设施建好,给学生搭好学习的渠道和平台,才会让更多的人有接触更新知识的可能。

(4)被动者变成主动者。无线网络全覆盖赋予了学生很大的使用权和分享权,使得学生由原先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寻找知识,并且可以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这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种主动性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那里会得到更好的体现。无限网络全覆盖在英语学习方面可以使得认知盈余得以补充认知缺失,即一部分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将知识分享给专业能力较差的人,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园里随时随地通过知乎、分答等软件进行提问,也可以通过微博关注一些专业人士,获得信息补充自己的知识库。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英语学习?”的问题,43.59%的人选择了“搜索引擎”,居于第三的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占41.88%,可以看出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已经慢慢趋于主动寻求。

4 高校无限网络全覆盖对于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1)网络全覆盖带来移动媒体接触的便携性和无界性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互联网的信息之中,完全为互联网所构造的信息空间所笼罩,对于一些自制性较差的学生来说,极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受到网络其他的信息的诱惑,从而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消遣和娱乐上。在“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时,会不会被弹出的社交信息所干扰?” 的问题上,51.28%人选择了“偶尔”,而选择“经常”的人占34.19%。

(2)碎片化,由于手机屏幕大小和带宽、技术的限制,手机尚不能像电脑和书本那样完整呈现信息的原貌,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内容的碎片化,使得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更多的接触的是浅显的、可以随时介入、随时离开的知识,无法把握更为深层的内容。移动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碎片化,更体现在时间上的碎片化,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虽然极大的利用了零碎时间,但是这势必不能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在被其他事情干扰后,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重新进入学习状态”的回答中,选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沉浸下来进入学习”的人高达77.78%。

(3)学习极易转向娱乐化.无线网络全覆盖带来巨大信息资源,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学习信息,但是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是娱乐,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学习内容娱乐化,学生在选择信息的时候更倾向于好玩、有趣的信息,甚至会对一些严肃性信息进行解构,例如对莎士比亚的诗进行恶搞,而这种恶搞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第一层次需求为生理需求,这体现在知识上就是对于恶俗、满足窥视欲、戏谑性信息的需求,因此这一类的信息将受到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青睐,于是不可避免带来学习的娱乐化,导致对于崇高的解构、权威的颠覆,这种倾向对于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

5 降低负面影响的措施

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学生进行了赋权,同样对老师也进行了赋权。因此,在降低负面影响上,要发挥老师的引导功能,教师也可以放大无线网络全覆盖的优势以减小负面影响,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手段来进行。

5.1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上发布消息和精选文章,供学生阅读。老师在此基础上充当互联网信息把关人的角色,筛选掉一些浅显、低质量的文章,减少学生提取信息的时间成本,防止学生在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同时,通过共同的知识阅读,建立共识,这种共识又可以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互动。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给予学生和老师一个线上互动的平台,微信平台的互动性和语音交流的氛围会促使学生产生说的欲望,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正是一门注重“说”的学科,加之网络平台的放松性,使得一些平常在现实生活中内向,羞涩不敢说话的同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其融入集体的学习氛围中。

5.2 分享教学内容

大学生可以说是求知欲最强的一类人,他们渴望新知识,热爱尝试新鮮的东西。教师可以利用高校的无线网络全覆盖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且根据互联网的热点和知识的更新,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前得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其有方向地上网搜索相关知识,避免了其利用移动终端学习的随意性和无方向性,也会减少阅读浅显化和平面化的弊病。

5.3 利用社交媒体人际交往来相互督促学习

网络全覆盖帮助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的相互分享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给学生一种不忘学习的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这也会增强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自主性。

6 结语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拥有无线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标志,无线校园网的蓬勃发展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尤其对于英语这门国际化语言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得知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规避不利放大有利将是我们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技究竟是给人带来是幸福还是灾难,要看使用的人,而不是工具,刀子在人类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也能杀人。”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带给英语学习者的是幸福还是灾难,这还需要看我们学习者自身。

基金项目: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361089)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无线网络外语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无线网络的中间人攻击研究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数说无线网络:覆盖广 流量大 均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