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叛逆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2017-05-18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天下父母成人话语

■ 另一片星空

叛逆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天下父母大概是最难的职业,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唯有这样,才能平静面对一个必然叛逆的孩子。

徐海娜∶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关注儿童教育领域。香港BROADLEARNING教育机构电子互动童书合约创作人。同时在香港大学进修“特殊教育”专业。

家有青少年的家长抱怨说,孩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叛逆了;小学生的家长也说,上了小学,越来越叛逆了;甚至低龄幼儿的家长也说,两三岁开始进入叛逆期。从两三岁到十七八岁,似乎无往不在叛逆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叛逆”的真相是“不信任”“不认同”

人的成长是一个渐渐获得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期的我们凡事依赖父母,慢慢地,我们开始学习掌控自己,从对父母的绝对信赖也渐渐过渡到凡事首先依靠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其实孩子不听话,不代表叛逆,而是他们在成长的一种表现。

人从获得自由意志开始,就希望能够把握自己,做自己。面对成人们的管束,孩子是在不断抗争的。

抗争的第一个阶段是“哭”。哭既可以表达需求,也可以表达不满。哭也是儿童与成人企图沟通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难以用语言准确地和全然地表达自己,唯有用哭,既可以引起注意,也可达致沟通的目的。

第二个阶段是“争论”。很多成人把争论看作是“顶嘴”,是出于一种“不可以下犯上”的观念。然而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争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表达诉求的方式。这代表着孩子在积极与大人们沟通。

第三个阶段是“发脾气”。当孩子们内心无法承受压力的时候,通常就会用到“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对成人世界的严重不满。这是一个信号,彼此的沟通需要达到了一个颇为紧急的程度。

第四个阶段是“消极对抗”。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用一种消极的服从,本质却是拒绝的、不合作的态度来对待成人的命令,有时表现为做事拖拖拉拉,如同行尸走肉般地活着。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丧失了与成人沟通的意愿。

第五个阶段是习惯性地“说谎”。面对成人的质疑会本能地用说谎来保护自己。例如,明明没有好好学习,却撒谎说自己已经尽力了。明明在偷玩手机,却撒谎说在查单词。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但不再愿意为沟通尽上努力,而且对成人的价值观表现出极度的不认同。

第六个阶段是“沉默不语”,“爱理不理”。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你对他说什么,他都会爱理不理,多数时候都保持沉默。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门已经完全向成人关闭,难以再次打开。

其实,他们的“叛逆”行为,不过是在表达一种“不信任”和“不认同”。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成长的必然。但是假如父母够开明的话,也可以陪同孩子共同成长,从而避免和减轻孩子的叛逆程度。

孩子听话通常是出于信任。当青春期的女孩子想要打扮自己的时候,父母中肯的建议恐怕比严厉的禁绝更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当孩子玩电子游戏过度的时候,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寻求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要比粗暴的禁止更能让孩子服从管束。

当你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叛逆的时候,想一想他处在哪一个阶段。如果处在前三个阶段,那么就好好建设亲子关系,尽可能地不要让第四个阶段出现。

一旦进入后三个阶段,父母子女之间往往已经积怨颇深,除非哪一方愿意破冰,才能够改观。假如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想要他们回转的话,真的很难,那意味着父母必须在价值观上向子女妥协。但是假如父母能够妥协的话,也不至于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叛逆了。

(二)少用论断式句子,可以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

减少叛逆行为,宜未雨绸缪。从现在做起,维持一个良性的亲子关系,才能减少叛逆行为的出现,使得后三个阶段不会出现。

第一要做的是父母要尽可能地避免对子女使用“论断式”的话语。这里“论断式”的话语特指从人格上、道德上对人下判断。比如骂孩子“没良心”“蠢到死”等等。其实成人之间拌嘴的时候也应该谨守这个原则。

论断式的话语一出就会让火药味增强。我们应该习惯就事论事的说话方式,当你觉得对方做错事,就直接地指出事实好了,不必加上徒增怨气的论断式句子。

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对夫妇吵架,丈夫指责妻子对人没有礼貌,第一句话就是“你人品真是有问题!”听了这句话,妻子便火冒三丈,此后的争论自然也就无法聚焦在那个没有礼貌的事实上。

再举个例子,有孩子没有考好,回家一说,父亲就大怒,“我给你花的那些钱都白花了,有你这样不爱学习的孩子真是家门不幸”。这种论断式的语言除了会直接激起孩子内心的愤怒和反抗的情绪外,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就这次考试,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他的失误之处,更为务实有用。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成人们之所以觉得孩子叛逆难教,是因为这两代人真的已经在价值观上渐行渐远,彼此心灵上的距离也日渐拉远。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自我,当父母的养育和管教不能够滋养孩子心中那个日渐成长的“自我”的时候,就必然会有“代沟”的出现。

天下父母大概是最难的职业,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唯有这样,才能平静面对一个必然叛逆的孩子。虽说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相信我们将自己变得完美的努力也会被孩子感应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投射在他们的生命中。

这篇文章结束,我将抛弃“叛逆”这个词,因为它的真相本是“成长”。“叛逆”更多的是作为父母一方的感受,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感受,就自己做得好一点吧,让自己知书达理一点,起码也要和颜悦色一点。

猜你喜欢

天下父母成人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天下父母心
成人不自在
天下父母心(男声独唱)
ALettertoParents写给天下父母的一封信
最柔天下父母心(例文)
Un rite de passage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