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层党校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途径

2017-05-18马莉莉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提升途径党校

马莉莉

摘要:与一般意义上的国民教育不同,党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培养优秀党员干部的重任,承载着整个国家民族、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队伍的希望。党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学府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关系着党校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重点研究。

关键词:党校;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党校教育和一般教育有根本不同,它并不是以文化知识水平作为教育任务,而是以政治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基层党员干部,使之具备作风硬、品行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而这项培训责任无疑要落在党校教师的肩上,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党员的业务能力才能精湛,品行作风才能端正。

一、党校教师队伍有待改进之处

如何提升教师素质是党校办学的一个长期研究课题,并不能因为有所成效便停滞不前。新时期下,我国对党政建设必然有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必然给予新的期望,党校教师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同样面临新的挑战。

(一)知识储备量急需加强,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基层干部直接面对老百姓,解决的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难题,基层工作一直是党员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仅仅具备“纸上谈兵”的高深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必须有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才能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生活经验的匮乏这一问题,在基层党校教师身上同样明显,他们的“经验”大多体现在教学上,而不是生活范畴,见解独到、观点新颖也仅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的支撑,多为空谈,可行性不强。科技时代的来临,获取新知识、新观念的途径变得多元化,党校学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构建理论知识,教师授课内容很难再有创新,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遇到阻碍。

(二)竞争机制有待完善

有竞争才有挑战,有挑战才有动力。纵观我国党校教育管理现状,依然无法根除“大锅饭”的问题,没有建立起科学、公平的竞争机制,教师队伍中也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党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缺乏干劲,没有动力深入研究课程内容,课堂上所讲解的大多是老生常谈的旧问题,传授的知识缺乏新意,傳播的理念没有与时代接轨,高质量的精品课更是少之又少。

(三)“科研”与“教学”的严重脱节

基层党校之所以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但是“教”和“研”实际上是两项工作,如何将二者结合统一,彼此促进,成为党校工作的重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教研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照本宣科的现象非常严重,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轨。

二、提升党校教师队伍的新途径

党校教师所肩负的重任,是培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带领的是一批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终身奋斗的学员。教师素质的优秀与否、教师能力的精干与否、教师作风的端正与否,无一不影响着学员在今后工作中的思想与行为。

(一)加强“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素养

在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基层党校成为培养、历练基层干部的主阵地,更是一个考验党性的大熔炉。校字前面有个“党”,可见廉洁的党政党风、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思想上必须要与国家、中央高度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学习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强化自身政治素养,拥有崇高的理想与道德品质,坚定党的信仰,既抓政治也抓工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行为准则。

(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平台

缺乏良性竞争的教育教学很难有质量保证,党校教育工作没有竞争,教师就没有压力,人的惰性就会无休止地蔓延,久而久之,教师队伍缺少活力,人气浮躁。打造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必须建立健全竞争机制,让各位教师不仅从思想上重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要落实在教学行动中。制定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制度,以课时和课题为量化标准,综合考评教师在工作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民群众的评估、评选来给予教师阶段性的荣誉奖励,年末汇总教师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进行综合评估,要从工资方面给予教师奖励或者惩罚,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适当加重教师肩上的担子。多组织各类实践培训活动,让党校教师走出去,深入群众,体验基层生活,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历练,为党校创造积极进取、生机勃勃的教育氛围。

(三)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党校老师必须准确把握的教学原则。基于此的党校教学,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必要要让学员能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能够服务于人民,为老百姓解决衣食住行的生活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又能学习和领悟到新的理论知识,由此形成“理论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问题要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密切结合,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话题,立足于发生在基层生活中的具体的小事,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尤其要让学员认识和理解广大农民百姓的生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党校习得的知识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结束语

基层党校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培养学员的党性,而教师则是这一艰巨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党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决定着党政建设事业的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时刻保持警觉,为建设高质量的党校教师队伍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议基层党校教师应备的素质能力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赤子,2015(9):105-105.

[2]白晓燕.浅议新形势下基层党校工作的定位与方向[J].新西部(中旬刊),2013(12):110,103.

[3]杨晓晨.对地市级党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4 (7):177-177.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提升途径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