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017-05-18李秦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李秦

摘要: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是铁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需要受到高度重视。铁路施工过程中特种作业工种的特殊性,在工作之前要求必须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只有通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该项工作。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在铁路施工企业中目前使用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起重机械、电工、电焊、厂内机动车、高处作业人员等。

一、对特殊工种的认识

特殊工种,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规则”(GB5306-85)中称“特种作业”,其基本定义为:“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特种作业人员。”这个“规则”是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其中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培训、考核发证、复审以及工作变迁和奖惩等项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国务院法制办2009年8月6日公布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稿)》,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七类特殊工种的工作,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中挑选。这七类工作是:矿产资源开采、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生产岗位的特殊工种;食品、自来水、电、燃气等供应与服务岗位的特殊工种;交通运输与保障、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岗位的特殊工种;公共安全维护、公共财产安全保障岗位的特殊工种;特种装备制造、操作与维修岗位的特殊工种;人身健康服务岗位的特殊丁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令的特殊工种。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鼓励劳动者根據就业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标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的必要性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等一些特种作业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同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从统计资料分析,大量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些作业中,而且多数都是由于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差或违章作业造成的。有的由于特殊工种配备不全,某些施工场地负责人就随意找个人去干;有的设备根本就没设专人定岗,谁用谁操作;有的有证人员随意离岗,无证人员就随意来“补位”。这些现象的存在很不利于安全生产,必须抓好特殊工种的培训和管理。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在全国推广使用具有防伪功能的IC卡《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实行统一的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培训教材及证件。

三、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权限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组织有关行业和部门进行沟通,统一特种作业人员的政策、法规,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改变政府职能部门职权交叉的状况,从而避免铁路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重复培训、考核工作,减轻企业的负担。

(二)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及监督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政府有关部门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及监督管理应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把好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关,明确、细化培训的内容,规范培训行为,实现培训质量上的提高。此外,对铁路施工企业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特种作业,可采取聘用企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作为讲师进行培训,或授予部分符合条件的大型铁路施工企业培训资质,委托他们自行培训并加强监管力度。

(三)规范考核机构的考核行为

特种作业人员考核机构要严格按照考核大纲的要求,对培训过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应以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只懂理论、不懂实际操作的人员取证,才能真正的把好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关。

(四)明确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异地复审的规定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异地复审或跨部门之间的复审要求,即不同政府部门和同一部门不同地区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的复审问题,尽可能的对要求相同的特种作业人员准予跨部门或异地复审,尽量减少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铁路施工企业的负担。

(五)铁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铁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内的特种作业人员列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按规定配备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台帐和技术档案,并积极组织和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考核,及时办理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和复审工作,实现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有效证件上岗。

四、结束语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不管是政府职能部门、培训机构、考核机构,还是铁路施工企业都要注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问题,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尽可能的完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切实地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史运硕.特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1000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曹学鹏,程磊,焦生杰,等.高空作业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5):801-804.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