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至简 取舍有度

2017-05-17刘彦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丛书阅读课太阳

刘彦

近些年,随着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流行,“极简”这一关键词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它所倡导的“简洁比繁杂更有力量”与语文主题学习“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理念不谋而合。我运用这一理念,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第一步 研读教材 胸中有度

本组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人文主题是:走进神奇的科技世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语用主题是:初识说明方法,引导合理想象。

学习目标是: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了解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5.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对本组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做到准确把握,胸中有度才行。

第二步 通览丛书 心中有数

和本单元教材链接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 《真情传递》中的第五单元“走进科学”和第六单元“奇妙的世界”,共19篇文章。另外,我还把丛书4中艾青的《给太阳》也链接到本单元中,用于《太阳》一课的导入或结课。

首先,我通读了丛书中的这些文章,按内容给它们分类。结果如下:

如果教师能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预先通读,做到心中有数,那就为下一步整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步 科学整合 训练有素

接着,我根据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各篇文章的特点进行了整合:

1.课文:《太阳》整合了丛书3中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变幻多彩的地球》和丛书4中的《给太阳》。整合理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提出:确定一篇文章的教学重点目标,要关注学段目标,关注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还要关注课文特点。《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就成为《太阳》一文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一课一得”的关键。而《宇宙里有些什么》《变幻多彩的地球》这两篇文章中,说明方法的运用也很明显,因此,我把这三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希望孩子们能在《太阳》一文中习得方法,在另外的两篇文章中练习方法,从而落实“一课一得”。

2.课文:《月球之谜》整合丛书3中的《我们奇妙的世界》《我多大了》《小水滴奇遇记》。整合理由:這几篇文章和《月球之谜》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一个关键词语展开叙述的。

3.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整合了丛书3中的《没有触觉的世界》和《控制》。整合理由:这几篇文章讲述的都是计算机技术,《控制》一文更是对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展望与设想,能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打好基础。

4.单元习作:整合了丛书3中的《孩子夜里的幻想》《改造我们的器官》《会走路的植物》。整合理由:这几篇文章都有神奇瑰丽的想象,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开拓思路。

至此,和教材整合共用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11篇文章。另外的8篇文章我又依据文章特点整合成自主阅读课。

第四步 打乱重组 为我所用

在整合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和授课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与调整,以便能更好地为教学所用。

第一课时为整体预习课,预习内容包括: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中的《没有触觉的世界》和《控制》等四篇文章;第二课时是主题阅读课,对上一课时的预习内容做进一步的学习;第三课时为口语交际课。之所以将《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两篇课文调整到单元开始时学习,是因为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离不开资料的查找,离不开电脑与互联网。而学习了电脑的相关课文,以“机器人畅想”为主题的“口语交际”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我将单元的授课顺序作了调整,希望能通过这三个课时的学习,让熟悉电脑的孩子能更深入地了解互联网;让不熟悉电脑的孩子,也能认识互联网这一神奇的朋友,并学会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课时到第七课时,其实是两个相同的序列。第四课时为整体预习课,预习内容包括:课文《太阳》和丛书3中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变幻多彩的地球》及丛书4中的《给太阳》等四篇文章;第五课时为上一内容的精读引领课。第六课时是整体预习课,包括课文《月球之谜》和丛书3中的《我们奇妙的世界》《我多大了》《小水滴奇遇记》;同样,第七课时是主题阅读课,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

这样整合基本上是一篇精读课文统领几篇丛书内容,有一节预习课和一节精读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解决老师们经常反映的关于学生生字不过关和文章读不熟的问题。

接下来,是第八课时的自主阅读课,内容包括丛书3中的《点石成金》《“贝尔,我听见了,听见了”》《车祸引出的发明》《纸祖蔡伦的故事》《居里夫人辨车痕》《吹气球的感悟》《沙海觅生》《绿林杀手大审判》等八篇文章;第九课时为上述课文的阅读交流课。第十至十二课时为主题实践课,分别对《语文园地(六)》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与单元习作进行学习与练习。

至此,利用十二个课时,我完成了教材上一组课文和丛书3上两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包括24篇文章和《语文园地》的所有内容,从容地实践了“语文主题学习”大容量、高效率、质从量出的理念。

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越是长久。被誉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先生的故事广为传播,当人们惊叹于他能将特别简单的食材做到味道如此纯粹时,他说:“因为这是极简的纯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亦如此,因为极简,所以极有效。

猜你喜欢

丛书阅读课太阳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太阳几点睡觉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太阳花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