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梦空间 造访中央美院交通工具设计实验室

2017-05-16摄影王孟元

车主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杨絮油泥中央美院

文/摄影_王孟元

筑梦空间 造访中央美院交通工具设计实验室

DREAMENJOY CAFA VEHICLE

文/摄影_王孟元

概念车对于我们来说,是对未来的梦;设计师对于我们来说,是筑梦者。今天,我有幸造访了中央美院交通工具设计实验室,参观了一番筑梦空间。

春天的北京总是杨絮纷飞,搞得大家再无心去室外体验春天的美妙,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避一避讨人嫌的杨絮。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拐过几道弯,上楼,我站在了中央美院交通工具设计实验室的门前,这里便是我今早的“避难所”。

眼前的玻璃大门上嵌着几个皮带轮,将大门向右拉开,伴随着一阵“嘎啦啦”的声音,我开启了通向筑梦空间的大门。进入门内,最显眼的是一辆上世纪80年代的墨西哥版甲壳虫,在甲壳虫的前面,零散地放着几辆机动车,这些作品竟然出自本专业学生之手,不禁让我一个工科生自愧不如。向右侧看去,阳光透过天井照在排列整齐的椅子上。正对着椅子的墙是一块大屏幕,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小型发布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在设计成品展示时,学生可结合成品与数字媒体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椅子的背面则是一个阶梯状的大号陈列架,上面摆满了学生设计出的各种概念车模型。继续向右看,这些表面略显粗糙的土黄色车模叫做油泥模型,也是成品出炉前唯一的实体模型。在这些模型的旁边有一个非常大的电梯,展厅里面的两辆古典车就是通过它进入到实验室中的。

回到门前,向与之前相反的左侧看,三列展架上放着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及参赛作品。第一排这辆蓝色的沃尔沃概念车叫做EASTER,别看它见棱见角的,它的作者殷格可是一名女同学。这辆EASTER的造型简约大胆,让我们能一眼看出沃尔沃那北欧范儿十足的家族化设计,据央美的老师说,这位学生已经被国外的名校录取到那里去进行深造了。这里所展示的作品并不拘于现实中车型的设计,后面这辆大众PERSEUS上清晰地印有GT赛车游戏的Logo。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勒芒赛事,PERSEUS即珀尔修斯,是宙斯的儿子,宙斯是闪电之神,再结合车身上i8的字样,不难让人猜出其实这是一辆电动赛车,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亲眼看到如此科幻的赛车诞生。在这些作品中,不乏有跳出汽车范畴的交通工具,比如可穿戴的外骨骼代步工具、智能潜水艇等等。走过这些展架,一个小型阅览通道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通道中这些图书按照颜色分布在书架上,看来艺术生也有强迫症啊。阅览通道的另一侧是制作1∶1油泥模型的数控铣削区,在与厂家合作进行保密项目时,这部分会完全封闭起来。至于实验室中其他的区域便是学生们平时汇报课程进度、制作自己作品的地方了。

这个地方满载了我们对未来交通工具的幻想,那么这些来自未来的产物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呢?我也有幸请到了中央美院的冯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这个过程。

首先,设计者需要进行调研工作。在这个阶段,除却科技之外设计师更要考虑到科技之于人的影响以及人的情感需求。接着,就要进行线稿的绘制了。一般一个成品在最初会有无数种线稿,绘制线稿也是激发灵感的一个过程,设计者需要结合无人驾驶、电动、辅助驾驶等不同的大方向确定整个车的基调。在这个环节之后,造型基本就会确定下来。这时,就要对不同视角的关键草图进行渲染了,渲染的目的在于确定车外观曲面的造型和角度。下一个步骤叫做Package布置,设计者会参考现有车型的尺寸确定发动机舱的空间和车内座椅的排布。Package的意义在于保证车辆在空间上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在确定尺寸之后,就可以进行3D建模了。设计者通过Package之后的三视图组建出车辆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渲染。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所设计车型的样子了。将3D模型输入到铣削的电脑中,机床就会按照3D模型的数据制作出粗糙的油泥模型。在一般情况下,设计者仅用半个模型就足够了,把半个模型紧贴在镜子上,既可以看出车辆整体的效果,又免去了考虑对称性的麻烦。拿到油泥模型之后,第一步是对比Package的三视图,核实尺寸是否正确,然后才能开始调整造型特征。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与成品模型造型一模一样的油泥模型。我们对这个油泥模型进行扫描,将其反送至电脑中,并进行零件拆分。拆分之后的工作就要交给工厂完成了,工厂会加工出硬模型的零件,最后由设计者组装好,成品就完成了。一般这样一整套过程需要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这样一个模型可是造价不菲,据估算前前后后怎么也要花上3、4万元。

外面依然是杨絮纷飞,我却沉浸在筑梦空间之中。但终究,筑梦空间所打造出的依然是个现实的雏形。距离实现这些梦,还有太多工程上的计算、制作工艺上的困难、市场的考量作为拦路虎。只是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有一天,有些梦真的可以打败这些碎梦者,来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杨絮油泥中央美院
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研究进展*
汽轮机油油泥模拟试验研究
宋志浩作品赏析
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特点和相关技术探索
五月的“雪”
时代墨章
杨絮这个家伙
中央美院展现“传统的维度”
惹祸的“雪花”
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