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子

2017-05-15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耳根刮胡子长长

父亲的胡子很旺盛,从左耳根连到右耳根。父亲刮胡子的态度很认真,和他在三尺讲台上给村子里的孩子们讲课一样认真,成为每天清晨的第一课。因为人师,重其言行,父亲会在每天出门之前将胡子刮干净,然后迈着稳稳的步子走上讲台,开始陶醉在讲授之中。

父亲正式的一天就从刮胡子开始。

父亲把他用过的旧刀片都珍藏在书桌上的一个小盒子里,他不会将它们轻易地扔掉,因为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刮去了他两天的时光(父亲两天换一个新刀片),它们是岁月的证据。父亲一生还不知要刮多少次胡子,一个刀片刮去一截胡子,也刮去父亲生命中的一个日子。

看着那些父亲用过的旧刀片,我想到一个词——毕业。父亲毕业时,他生命中的第一茬胡子已经长成了,他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时,父亲第一次刮下了他的胡子。到现在,父亲的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而他的胡子更是刮了一茬又一茬。它们也像从父亲的手里毕业了一样,被安放在桌上的盒子里。父亲的学生毕业时,他就像一个秋收后的老农,满脸的胡茬隐在笑容里。

父亲的时间全在他的学生身上,而母亲却将时间都用在了她的庄稼上。父亲恐怕自己的胡子长长,母亲却唯恐自己的庄稼长势不好。母亲说,庄稼是生命的根本。

母亲也是有“胡子”的,不在脸上,而是长在村头的农田里。母亲的“胡子”就是庄稼。母亲总是对她的“胡子”心怀敬意,毕竟她的“胡子”能打出粮食来。而父亲和我,包括种“胡子”的母亲,一家人都要靠粮食来维持生命,所以母亲的身影总是在田间晃荡个不停。

我好比母亲田间的一株庄稼,我不在身边时,母亲就把想和我说的话全说给她的庄稼听,仿佛我就能听见一样。事实上,我确实能够听得见,母亲的声音在我的血液里回荡。

我身后的日子已经排成了一列长队,拔河一样生拉硬拽,于是,我脸上的皮肤被胡子戳出千疮万孔。我的脸面因胡子而看上去过于成熟,母亲说你要记得常刮胡子,那样看上去年轻。或许,胡子可以将年轻掩埋,但刮去胡子当真能回到年轻时代?而我则相信,成熟不只存在于表面。

面对父亲,我永远都不成熟,就像他的胡子永远要比我的硬。刮去胡子,父亲的脸上呈现出铁青色,我知道那是男人的颜色。胡子会在脸上陪伴我一辈子,那时,从我脸上刮下的胡子够编一条超长的辫子,在我身后的日子也能筑起一座人生的大楼。

胡子越刮越硬,就像人生越挫越勇。

我遗传了父亲的满脸胡子,和他一样从左耳根连到右耳根。我也开始每天刮胡子。我的胡子应该是父亲胡子的延长,因为父亲每刮去一截,我就长长一截。

(作者樊少佳,选自《岁月》2015年第7期)

写法指南

本文最主要的特色在于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展开联想,深入思考,于亲情中表现哲理。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个人或事物联想到与它有某种关系的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写作方法。具体来说,可分成相似联想、相反联想与相关联想这三种。例如,文中的“我”由父亲用过的旧刀片联想到了他曾教过的毕业的学生,旧刀片与毕业生之间就有了某种相似的关系,因为父亲的胡子刮了一茬又一茬,他的学生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此外,作者还由父亲的“胡子”联想到了母亲地里种植的庄稼,这属于“相反联想”,因为“父亲恐怕自己的胡子长长,而母亲则唯恐自己的庄稼长势不好”。

在写作中,同学们若能充分地展开联想的翅膀,妙用各种修辞手法,就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升华文章的主题。

文题导入

请从“蜡烛”“小草”“落花”“粉筆”这四种事物中任选一种,运用联想法进行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可充分发挥联想,但不能脱离实际;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苗春宝)

猜你喜欢

耳根刮胡子长长
折耳根 美食界“新顶流”
乡路弯弯 乡路长长
王小二刮胡子
寻宝记之采折耳根
寻宝记之采折耳根
刮胡子
路上的风景真可怕
刮胡子
田间美味折耳根
神奇探长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