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措施研究

2017-05-15黎泳

求知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校

黎泳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职工引进数量也逐年增加,而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是教师教学质量与职业素养问题。为了保障高校新进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应将满足新进教師的培养需求与个人发展要求相结合,全面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简述

在社会当中,教师属于一个社会个体化的职业,以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一教育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与职业素养,后者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评价新进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1)知识素养。作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承担了培养社会人才的重大责任,教师除了应具备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灵活的头脑与敏捷的应变能力,确保为教育工作注入鲜活的思想和新的动力。

(2)能力素养。任何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首先,是高效的教学执行力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表现为在选择、分析及处理教材等方面的能力很强;其次,是良好的课堂应变与管理能力;再次,是高超的语言表达及非语言转换能力;最后,是科研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指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相关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及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与行为品质。从教师本身的社会角色来解读,即教育过程中的思想认识、觉悟、方法和价值观念。具备优秀道德素养的高校教师,能够准确及时调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同时也确保自身以优秀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从事教学工作。

二、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首先,新进教师要对职业和事业有正确的认知,其前提是确保在入职及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事业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体会,认识越彻底,对事业的热爱就越强烈。这就要求教师从日常琐碎的管理教育事务中系统地探究科学教研事业,增强熟知度和感情。其次,新进教师要认清自己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激发成就感与自信心。任何教师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时都渴望得到重视、关注与认可,这需要学校尽量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新进教师都能抓住机会。比如,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课程结合历史学与经济学知识,那么该专业的新进教师为了避免学科专一边缘化而产生信心不足等问题,就要及时对自身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质疑与反思,激发创造力,并多改进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最后,要坚持适度宽容的原则。新进教师需要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要善意且好学地与周围教职工同事良好相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由于不同新进教师的专业背景、思维方法、教学管理方式不同,其自身对学校工作的适应能力及与学科的磨合期限也不同,因此,新进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中强化人格、品德和业务的自我完善,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

(2)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新进教师进入陌生的工作环境后,往往面临的是一个开放度高的组织系统,随时与外部环境的各种物质能量信息进行交换。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学科多层次交叉融合,多元文化碰撞,高校各专业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所以,新进教师除了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还要争取由校方提供的到其他高校专业进修的更多机会,提高理论修养,及时了解专业学科的前沿动态,并系统地整合与储存新鲜信息,拓宽思路,增强发展后劲,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还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现代化高校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所研究的资料越丰富,越能凸显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掌握应用技术搜集资料、整理教案、制作课件的技能,开阔眼界,强化与外部信息的交流与思考,加强自身知识素养的培养。另外,高校也需为教师提供与相关专业对应的各种实验室、教研室及数据库,为他们提供足够完整的硬件与软件支持。

(3)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首先是提高教学能力。由于当前很多高校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技能培训,教学经验也不足,对很多教学流程与环节相对生疏,且对教学教育规律、方法及学生心理等知识掌握不够,因此,新进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校学情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能力素养的培训。而新进教师往往具备善于学习、积极性高的特征,那么就更需要积极参加各专业资深教师的助课活动,协助资深教师整理教案,模拟讲课,并以完善的教学成果检查、评比形式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新进教师除了要主动承担职责范围内的教学任务,还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评比竞赛活动,抓住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后,还要提高科研能力。高校很多专业学习与知识的掌握其前提都是具备丰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高校方面施加的压力,教师学习与进步的创造条件与空间更广,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的动力更足,因此,教师更要主动承担教学科研重任。长期以来的大量实践证实,很多优秀高校教师的成功,均来自学校适当的加压,在工作压力的推动下,他们才能提高工作热情,取得卓越的教学科研成果。

三、学校为新进教师提高职业素养提供的优惠政策

(1)帮助教师满足高层次发展需求。教师对物质、精神上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还包括自身修养、文化素养等相关因素,学校需要紧密结合新进教师工作特点、生活环境、经济地位、个人能力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事求是地将尽量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落到实处,并以此来激发教师潜在工作动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2)提供和谐友好的成长空间。学校针对教师开展的各种培训与活动都要遵循教师对工作职责认知及自身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尽可能服从教师自身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保证新进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措施包括以下三点:①注重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发挥教师人际关系处理中情感纽带的作用,给予教师足够的理解、尊重、信任与支持。②注意倾听教师的心声,善于从教师工作总结中获取信息,及时了解新进教师思想上的烦恼与困惑,区别性看待不同教师的个体合理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支持与鼓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③拓宽教师科研教学的活动领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如引入企业培训竞争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将教研成果与经济发展相联系,激发新进教师的创新热情。

综上所述,高校新进教师肩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任务,由此决定了现代化高校教育的走向,对高校当下的进步与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进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培养,才能具备现代化教育能力,才能肩负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胡子玲.中、英高校新进教师入职教育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2]赵观石.对地方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校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