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芙蓉往事

2017-05-15尚京

齐鲁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芙蓉

尚京

夏雨入夜,涉水芙蓉街。

晚风扑面,挟几点露水,递过一阵芬芳,那是泥土混着青草的气味。这般时节,大明湖左近的空气总是湿热,天空也压得很低,有一點闷。在蒸腾与骤雨的交替之间,路人不察,日头西行太半。

道旁,是两家相对营业的杂货铺,年轻点的那间,大约与我同岁。店主人在门前支起一张小桌,早早摆上自製月饼的招牌,广式的、酥皮的、京味的,一应俱全,莫不提醒着那匆匆的过客:秋时将至,莫忘早归,免得耽搁了团圆。

商业向荣,得益于白昼的恩赐。昼夜往复回环,繁星莹耀当空,买家与卖家们都随着红轮西坠,一并隐入暮色帘中。傍晚时的骤雨,无根而落,没什么兆头,把整片天空都冲淡许多。舒朗浅云,月色如钩,泼洒在大理石砖面上,相伴明灭路灯几盏,摇晃不定,绘出一幅莫奈笔下的大作。印象之美,大概便是它不仅映在眼底,更流于脑海之中,重现往昔,又次第浮动。而那些无法想象、无从演变的画面,究竟是单调了些。

人涌时,这里是天堂般的俗世,潮退去,又化作一方俗世里的天堂。游客们四散隐没,商铺们收拾停当,流浪者在各自的领地里游荡,细数一日所得,两边的住户提着马扎、晃着蒲扇,享受独属于原住民的平静与安乐。他们包容了整个白昼的吵闹,也不忘给自己留足了夜半三刻的歆享。清明上河图那般光景,到了晚上,彼时与此刻,当别无二样。

我生于斯,长于斯。那曾经鼎沸如斯的供销小院,没等我长大,已改换了几个头面。

初生于世,粮票才取消不久,各色供应小店还没及蒸发。小时候,路口那家粮油店人头攒动——民以食为天,人们总需要些必备的日用,彼时也没有太多的余地以供选择。记忆里,牵着父亲的大手,随他一起,买米买面,经行一家小铺,置上袋卤好的花生米,沽一瓶酒,提些鸡蛋、鲜葱,扬起一片灿烂笑脸,满载而归。回得家中,父亲打散了鸡蛋,大葱切成碎末,上灶过油,母亲在一旁摆好冷食,三五分钟,满室添香,成就出一餐绝佳的午饭,足可撑起一个对时的幸福。童年的美好,不外乎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任一切都可予他满足。

制度的变革,势必引发市场的动荡。随着官营量油店退出历史舞台,速食连琐开始时兴,食客也多了起来。以往各式素食点心,慢慢只剩下了甜、咸两种素饼,其余多少都要有些肉馅。肥、瘦相间,秩列有序,脂香四溢,供给那一代挨过饿的长辈,好好解了解馋。这两年看,貌似素食又开始走俏,现象永远躲不过轮回,可背后的因由,已是大为不同。每一代人都是幸运的,只要肯去观察、发现,总能见证些变迁。

社会前行,一季生一季的风景,容颜多变。芙蓉街不远处便是一省庙堂集聚所在,大院朱墙之下,饮食渐次规范。干部们被聚拢在几座食堂里,连琐店失了稳定而关键的客流,生意自然冷落。适逢经济上行,俗世热情又涌向了那些被遗弃的文化风俗。专家们联络当地老人,在那些烟火之地,调研、发掘。一番研究,得知原有关帝圣君道场于斯,赶忙修缮。想当年,与关老爷同行隐没沉沙的一家酒肆,也趁势打出块牌匾,上书“会仙楼”,重新开张。店老板辟一座小院,数高墙,垒青砖。更于那门槛两侧,坐上一对石狮,院内小桥流水,与店家流水一般的账面,消费着往来出入的饮食男女。文化消费,消费的往往是与文化无关之人,难免就冷落掉文化本身。

三叠浊浪拍打,当年的小童,业已弱冠几个春秋,到了陪父小酌的年纪。街口小铺,被咖啡店占去半数门面,酒也失了大半醇味,颇为可惜。岁月不曾停步,青年磕碰着 前行,未必是指路的灯太暗,只怪年轻人,偏爱探索未知的领域。唯成长,唯历练,方能学会些与长辈相处、交流的方式和途径。确乎如此吧,不曾叛逆,一心向远,又怎识得亲其亲的深情。

大明湖畔,清风叠起,杨柳依依。

铺面变换,醇醴经不住世道,或趋淡薄,亲子之情却愈酿愈是浓厚。父子二人,对饮愈欢。做老人的,早晚要放下撑持偌久的威严;为子女的,迟早会勘破心智初开的扭捏。所有的震慑、违逆,如薄壳一页,包不住炭火般的温情,也止不住团圆相聚时的笑颜。

独生子女家庭,是时代的产物。特别之处,在于内中每一位成员,都是这出戏下的新生代,哪个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人生如戏,不到落幕之刻,谁也不敢说把自己的角色诠释个完全。“再来一杯”“少喝一点”,老与少都是编剧。最日常的台词,渗透着所有诗词佳句都无法比拟的热切。人生戏、戏人生,是入了戏,还是做作的表演,大概就是真情与假意的最大区别。我们总习惯用理性斗智,把感性留给心之所牵,若是融合一点,或许又能有些新的体悟。这世上也能少一些无必要的争执,抑或衝动过后自责连连的罪愆。

走过半截芙蓉街,停驻一家副食百货门前。橘黄色的白炽灯下,与主家分坐小凳,聊的尽是琐事。那没收拾完的摊档上,还挂着一排洁具。这些年来,家中用过的拖布、扫帚,被一一列了个遍。老街坊间的亲切,便源于此。十年漫谈,除不通名姓,竟比一般朋友还要相知。临别,买一袋盐,颔首告别。熟人社会的温暖,就在这样的小屋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

人的成长或许并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我总觉自己有一个漫长的少年时期,而成人以来的日子,只似眨眼之间。时光不曾饶却,那个少年已成了顽童眼里的大叔。而他们,也难逃游人口中的一声“大爷”。

宇宙广阔,纵横都是无穷,一生一灭,万灵归于渺渺。唯愿每一朵年长的生命之花,都能凋萎得慢些,年少的朋友们,也莫要盛开太切。一世人,短短几百月,在“惜时”号角常震耳侧的当下,几人可作正解。奋斗之余,尽兴之后,身躯已然疲累,不免省却些看似不必的时光,而这被丢弃一旁的分分秒秒,哪一刻不是本该留给亲情的时间?凡人如我,慷慨于世,嘴上挂个自由、潇洒,可顾盼顾盼,那对父母亲长的大方,怎又偏生少得可怜。

夜至深时,行人寥寥,可以归矣。

猜你喜欢

芙蓉
俞百圣《临风》《清水出芙蓉》《风竹》
来生再设芙蓉帐——纪念林培斌烈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培育芙蓉李摘穷帽,拓展乡村游奔小康
我的芙蓉李树
金菊对芙蓉 本意 (外二首)
清水芙蓉不自夸
福州芙蓉园的文采风流
故梦染上芙蓉色
轻嗅芙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