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希霍芬:双面学者的山东故事

2017-05-15印朋

齐鲁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霍芬李希胶州湾

印朋

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一列车头印着“LI Hau Fen”字样的蒸汽机火车徐徐进站。这列火车纪念的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他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既对中国地质学有贡献同时又服务于帝国主义的双面学者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中国大陆沦陷之天使也”

近代山东之所以被列强窥伺、青岛之所以成为德国殖民地、济南之所以主动开埠,都与李希霍芬脱不开干系。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的学术地位显赫,多次荣任德国地理学会会长,他在陕西考察之后提出了“黄土成因说”、在新疆考察后成为第一个指出罗布泊位置的学者、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名称,祁连山山脉至今在德语中被称为“李希霍芬山脉”。

国内较早关注李希霍芬其人其事的学者是弃医从文的鲁迅,后者在《中国地质学略论》中把李希霍芬称为“德人利忒何芬”:“千八百七十一年,德人利忒何芬者,受上海商业会议所之嘱托,由香港入广东……遂入山东(沂州,泰安,济南,莱州,芝罘)。碧眼炯炯,击节大诧若有所悟。然其志未熄也;三涉山西(太原,大同),再至直隶(宣化,北京,三河,丰润),徘徊于开平炭山,入盛京(奉天,锦州),始由凤皇城而出营口。历时三年,其旅行线强于二万里,作报告书三册,于是世界第一石炭国之名,乃大噪于世界。”

魯迅不仅看到了李希霍芬的学术地位,更看出李希霍芬的战略野心。“其意曰: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者。”

接着,鲁迅发出感叹和哀伤,“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盖利氏游离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今也森林民族,复往来山西间,是皆利忒何芬之化身,而中国大陆沦陷之天使也,吾同胞其奈何。

参与殖民竞争的幕后智囊

李希霍芬的辉煌学术成就多与中国有关,而他之所以能够来华,与德国(普鲁士)参与全球殖民竞争有直接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这刺激了德国人。

1859年9月29日,普鲁士商务大臣海特在致国务总理曼陶斐尔的信中写道,“中国刚被胁迫签订条约,普鲁士也应从那里发生的事变中尽速设法捞点好处,不要等待别国的商人占领市场。”

很快,普鲁士政府在1859年秋天派出一支使团(一个外交使团、三艘军舰)前往东亚,与中国、日本、暹罗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商约。其中,地质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就是该使团的成员之一。李希霍芬随团到过中国的香港、广州、上海,但是没有深入中国内陆,不久转而去了东印度群岛(马来群岛),随后在美国西海岸一住就是6年。

李希霍芬在加利福尼亚没有忘记遥远的中国,而他后来之所以能够返回中国,也得益于美国、德国资本家的赞助。作为回馈,李希霍芬必须不断地为出资者撰写考察报告。

这些报告内容比较具体,如中国各地的矿产分布,各地土特产的分类和价格,各地之间的交通线路和状况。尤其,李希霍芬在南方特别注意观察河水的水位并论述通航的可能性,在北方则注意黄土沟对未来改善道路的困难程度等。

从1868年回到中国开始至1872年为止,李希霍芬在中国共计开展科学考察旅行7次,涉及13个行省。

作为方法而非目的的胶州湾

众所周知,德国把山东纳入势力范围是以青岛为突破口的,胶州湾是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屈辱史的高频词汇。然而,德国侵占胶州湾,目的并非据有一处深水良港,而是看中了山东省乃至中原腹地的丰富矿产资源。换句话说,胶州湾是德国布局中国的战术起点,更是掠夺原料市场的战略终点。

回国之后,李希霍芬对山东念念不忘。他在1882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第2卷)里,大篇幅讨论山东问题,指出胶州湾是适合德国占领的理想地点。“第一,胶州湾交通便利,有广阔的发展余地。从胶州湾修一条铁路,穿过山东省的一些重要煤区,经过济南通向北京和河南,这样就给山东和华北的棉花和其他土特产创造一个便利的出路,同时外国的进口货物也将便宜地运往一些重要地区。海上,大洋的船只可以自由地出入港口,胶州湾堪称山东门户。第二,山东有位置优越而质量良好的煤田,而且储量丰富。第三,中国有‘无穷伟大的、非常便宜的、智慧的劳动力。”

1897年11月,德国悍然出兵侵占胶州湾,并在次年3月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19世纪60年代李希霍芬考察山东矿产资源以来,至1898年3月6日为止,德国人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梦想到计划、从计划到实施、从实施到得手的全部过程。

李希霍芬笔下的山东

李希霍芬在第三次旅行中进入山东,着重调查了山东的煤炭资源,而且他在日记中记录非常详细,内容涉及沂州府、章丘县、博山县、潍县,从日产量到单位价格均有记录。

作为殖民者的智囊学者,李希霍芬在华和中国人打交道时礼貌而谨慎,但是他在心里默默地观察和比较,并记录在日记里。

1869年3月28日,李希霍芬沿大运河从苏北进入山东。他在日记里记载:“眼前的景色突然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穿着好一些而且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我们之前总听到的洋鬼子再也没有人喊了。之前见过的街道大都很破败,现在却既宽又干净,铺着大石条,甚至路两边还栽上了树,这在江苏省从来没有见到过。”

考察完泰山之后,李希霍芬在1869年4月8日来到济南府。有意思的是,李希霍芬并没有用太多笔墨描述济南城内的样子,而是大篇幅记录了与济南城内三位外国传教士的交流情况。他讽刺道,“……(传教士)对中国的事物几乎没什么认识,只是穿中国的服装,并不了解中国文化,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指望他们的传教取得多么大的成就。”

纵观李希霍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对山东人的评价值得玩味。“我对山东人的印象不错,当然这来自我接触过的不多的山东人,他们比长江流域的人要好。这些人性格大多比较温和,人又聪明能干,当然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比较听话和羸弱。”

李希霍芬曾在日记中预言,“这个民族(中华民族)在不断地退步中,他们的力气已经耗尽,就像中国的土地一样,被世世代代攫取,现在已经贫瘠不堪,只能通过人工的手段和精心的照顾才能产出果实一样。”在他眼中,那“人工的手段”便是西方殖民者。

李希霍芬研究学问正确了一辈子,唯独没有预测对这件事。

(参考文献: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鲁迅:《中国地质学略论》,王守中:《德国侵略山东史》,郭敏:《李希霍芬对山东的考察》)

猜你喜欢

霍芬李希胶州湾
李希霍芬日记中的晚清四川丝绸探略
“我要赢”
平流雾罩,海上蓬莱胶州湾
胶州湾夏季盐度长期输运机制分析
Kinetics of Burning Side Reaction in the Liquid-phase Oxidation of p-Xylene*
德国侵占胶州湾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