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鞍华:诗意的现实主义

2017-05-13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西化许鞍华香港

许鞍华(Ann Hui,1947年5月23日—),祖籍辽宁鞍山。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制作人中的著名一员。电影作品涉猎多种不同范畴,夺得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还于2008年9月18日荣获了第19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她也是获得此奖的首位女性导演。

主要作品有《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千言万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等。

许鞍华1947年出生于辽宁鞍山。母亲是日本人,抗日战争时期随哥哥来到东北,不顾家人反对,嫁给时为中国军队翻译官的父亲。战乱中举家南下,许鞍华幼年时先被安顿在澳门,后来迁居香港。

许鞍华儿时的香港,华洋杂处。移民来自五湖四海,什么口音都有。那时她住在北角,邻里之间热闹、熟络,小孩子都在一起玩。深夜安静下来,她最喜欢听电车驶过的叮叮声。

许鞍华家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当时比较好的学校是教会学校,许鞍华在那里接受全英文教育,中文成了第二语言。从饮食到社交礼仪,她都要重新学习。这一切,都和回家后的中式生活、上茶楼、看粤剧平行存在。

那时,梁羽生、金庸的小说,每天在报纸上连载,填补了他们对中国山河的诗意想象。许鞍华说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追着看,每天在学校讨论小说里的人物。这大概可以算是她关于故事、人物的启蒙。而在学校,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她也觉得过瘾,想起反串哈姆雷特时哈哈大笑。她从七八岁开始每周有机会看两场電影,因为学校附近有戏院,什么种类的片子都有,尤其是外国电影。希区柯克的《蝴蝶梦》至今令她印象深刻。

1966年,许鞍华进入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原本家里希望我读医科,但我数学不太好,就由理科转文科。我很高兴,因为爱看书。那个时代没人想过读电影,只是想读完大学出来教书。”

大学生活的第一年并不快乐。港大是殖民地贵族大学,讲究各种仪式,每一两个月就有高桌晚宴。那些在她看来装腔作势的舞会,还有捉弄新生的游戏,都让她不舒服。

读硕士时研究院的生活更加郁闷。无法完成论文的时候,她经常去看午夜场电影。六个月失眠,学术上也没有什么进展。有导师劝她不如去学电影。“因为我所研究的文化和现实生活太分裂,完全无法统一。最后找到电影这个媒介去投入,对我来说非常幸运。”

许鞍华那一代香港人,需要在文化夹缝中寻找自我。同辈中,有人全然西化,讲英文比讲中文更流利;有人坚守传统。她却两者都喜欢,华洋中西,现代传统,在缝隙中反而感受更丰富。

1997年,许鞍华拍摄个人纪录片《去日苦多》。在50岁的门槛上,她谈起过去,和不再漫长的未来。

“我这一代,不学殖民地的东西不行,可是对中国的东西了解太少也觉得惭愧。在这样的夹缝中长大,但也在其中慢慢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认同感,对这一切都有不可言说的怀念。生命中好像不能没有这个感觉。”

她的电影,以很西化、现代的风格,拍出东方的情愫。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故乡与异乡间若即若离地游走,一如香港这个城市。

猜你喜欢

西化许鞍华香港
香港之旅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展与拍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香港
《玉观音》与别样许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