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幼教出版的转型与思考

2017-05-12邢洁

新媒体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转型互联网+互联网

邢洁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教育领域和出版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不可避免地处在信息化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中。今天,数字出版已势不可挡,而且在未来还会具有越来越大的拓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幼教出版如何对接教育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手段完成自身的转型与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不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幼教出版;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78-02

随着“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与普及,各个传统行业也开始逐步尝试与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多的合作与发展。2015年,国务院明确发文,提出“互联网+”行动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結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①毫无疑问,作为传统行业之一的出版业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幼教出版也已经逐渐开始走向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数字化出版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出版只出纸质书的单一格局,同时也为整个幼教出版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随着“互联网+”这一概念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实践,数字化的出版也已经初露端倪,幼儿出版在数字化领域转型也是众望所归的选择,必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幼教出版如何对接教育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手段完成自身的转型与创新,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问题。

1 行业前景与需求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在园的幼儿数量超过4 100万人。而且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城市新生儿增长的弹性也会加大。在二孩政策放开后,未来5年每年将增加300万左右新生儿。自2007到2020年的14年间,0~6岁人口数量均在1.1亿以上②。而城市家庭正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力消费群体,对整个幼教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城市婴幼儿人数的增长,必将给幼教出版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等进行日常交流、信息传递以及娱乐学习,也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对于这些科技产品的偏爱使得幼教出版领域的数字化成为可能,而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而与之相匹配的各类幼儿益智类的互动游戏也开始已经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可与欢迎,这就给幼教的出版转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今天,由教师或者家长拿着一本纸质书给孩子们讲解知识的这种自上而下给予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了,教材的媒介正在从单一走向多元。

与此同时,国家扶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倡导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无纸化,也为传统幼教出版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政策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幼教出版的数字化拥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幼教数字化出版较传统纸质出版物的优势

毫无疑问,教材的核心永远是教材内容本身。但是,不同于其他学习阶段的教材,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幼教出版物不仅仅需要在内容上保证质量,让适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同时,考虑到学龄前儿童在学习认知能力上的特殊性,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寓教于乐,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许同样值得每一个幼教出版人深思,并将这些纳入教材编写的考虑之中。在这一条件下,幼教图书的数字化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数字化产品不同于纸质教材在使用材料上的限制,不仅仅显示图片和文字,还可以同时包含声音、语言、图像等其他类型的信息,能更直观和多元地反映教学内容,表现手法也更为生动形象,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电子产品的外部构造通常要比纸质书本来得更为轻巧,容量也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纸质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无需携带厚重的书本,只需要家长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他们就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获取学习的信息,合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筛选内容,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

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纸质图书所提供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媒介和网络平台进行充满想象力的延伸和扩展,比如情境转换、虚拟实验等。丰富的形式改变了原有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的模式,而且无论从吸引力上还是从教学效果上,较之从前单一的纸质教材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很多时候不需要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和陪同下进行,更容易培养幼儿独立学习和独立探索的学习能力。

数字出版也同时为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孩子可以以在线的方式随时向教师提问,朋友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分享经验、交流感受,同时,这也从侧面改善了今天的许多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缺少社交活动和集体氛围局面。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及时而准确地传达到教师和家长手中,通过这些数据,家长和教师可以了解和分析孩子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状态,及时找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幼教出版的数字化使得教学的方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多元的。

3 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对策

当然,数字化在给出版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传统出版业和编辑如何针对数字化转型而进行自身的改革与提高,同样是我们急需面对的问题。

第一,是幼教出版编辑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传统出版行业中,编辑一直以来需要面对的都只是案头的稿件,但是数字化出版的出现,使得编辑工作的内容将不再局限于处理编辑文字,还需要学会制作、修改和运用各种音频、视频等,以充实教材的内容。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内容与信息,如何根据选题范围、教材的适用对象,将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将来的编辑在申报选题和出版教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编辑需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扩大知识面,更多地了解新技术,寻找数字化的融合点,将以往的传统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

随着微信等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出版物和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的结合也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欢迎。编辑需要走出书斋的斗室,更多地了解网络世界,了解自媒体受众的阅读习惯,包括这些网络平台的各类文章栏目设置方式,甚至具体到文章标题的长短、字体类型、文章的语言的风格、图片的显示像素等一系列的问题,而编辑之所以要掌握这些在技术性层面的本领也都是为了回到幼儿教材出版的目的本身,即如何通过数字化的网络平台,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这些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编辑的必备技能。

第二,对现有的幼教出版资源进行有效地重组与融合。数字化教材在资源开发与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可以搜集以往优秀的教材内容,建立起相关的教材资源数据库,既保存了图书历史资料,又提高出版资源的利用率,并做到及时更新,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所用。当然,幼教数字化出版同时需要有一个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支撑。例如“面向互联网的学前教育平台”,建立在立体化教材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平台上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课程电子书、PPT、活动视频等资源,并建立分享机制。课程体系中的资源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数字化课程的使用与推广。

第三,出版社还需要加强与数字设备商以及其他渠道网络开发商之间的合作,调整幼教产品的出版方案。这样一来,出版社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技术研发,而可以直接将出版内容授权给更为专业的技术提供商,实现资源合作与优势互补;同时立足幼教课程,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与其他营销商的合作,開发针对幼儿园教师群体和家庭用户群体,融合手机应用软件、图书绘本、教学动画、儿童玩具(教具),为幼儿打造多元的阅读与学习体验;密切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形势,通过社交网站、移动阅读设备等渠道,更快、更高效地传播优质的内容。

总而言之,幼教出版的数字化融合发展仍然是放在每一个出版人的全新挑战,出版社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根据受众实际需求,坚持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内容,同时在数字出版表现形式与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真正做好幼教出版向数字化的转型与创新。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②《2016年中国幼儿园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http://mt.sohu.com/20161201/n474664000.shtml。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转型互联网+互联网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