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枝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

2017-05-12马运河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村落技艺家庭

马运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松枝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

马运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松枝鸟这一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技艺传承兴衰与村落历史相连,工具和原料随时代发生变化,技艺传承与用途关系密切,并且是在以家庭和村落为主的时空中完成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将其技艺限制在了村落范围内。在新环境下,其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与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受到严重挑战,教育传承的探索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松枝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

松枝鸟是民间艺人用秫秸和棉花等材料制成的小鸟,它因常扎在松树(实际多是柏树)枝上而得名。2006年“滕县松枝鸟”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产地为滕州市界河镇西西曹村。该村一直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历史上曾掀起过制鸟作为副业的热潮,一段时期内成为远近有名的生产村落,制作的小鸟飞到全国各地。

一、制作兴衰

松枝鸟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其为鲁班所创,有的认为其在清末由外地传入西西曹村,目前的研究认为,王德益是该村做鸟的开山人物。其制作兴衰是与村落历史联系在一起,详情见表1。

表1

二、制作工具、原料与工序

松枝鸟的制作工具和原料随着时代慢慢发生着变化。其制作工具变化不大,主要有手镰、剪子、刷子、扦子等,但其制作原料发生了较大变化:鸟骨架上玉米秸秆取代了秫秸,羽毛上染色鸡毛取代野鸭毛,色彩原料也多采用现代色料。

根据笔者调查,其制作工序如下:(1)剥秸秆,(2)切秸秆,(3)削尾巴,(4)剪鸟头,(5)剪连接片,(6)剪鸟腿,(7)剪羽毛,(8)插鸟头,(9)插鸟身,(10)插鸟腿,(11)包肚(包旧棉花),(12)包头(包新棉花),(13)打浆子,(14)配色彩,(15)刷糊(刷浆子),(16)贴羽毛,(17)染鸟嘴,(18)晾嗮,(19)印鸟眼,(20)画嘴巴,(21)画翅膀,(22)打扈子,(23)裁树枝,(24)扎小鸟。

总体上看,松枝鸟制作工序较为繁琐,但传承中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鸟眼、鸟下巴、鸟翅、鸟尾的制作上及制作出鸟的体态、神态的种类等方面可以看出其精细与粗糙。

三、用途

松枝鸟制作技艺传承与其功用关系密切,自出现以来,主要是作为玩具类民间工艺品而存在的,近年来它也作为祭祀物的装饰品而存在。

松枝鸟曾用于换取食物或货币。它自出现以来就带有贫苦生活的痕迹,正如村民所言——松枝鸟的制售是“要饭的买卖”。笔者访谈得知,在20世纪40-50年代,部分村民外出卖鸟,换回地瓜干之类的食物,赖此度过了食物匮乏的冬季。它用于换得货币有如下途径:批发给贩卖玩具的“鸟头”,庙会集市销售和走街串巷销售。“鸟头”往往有相对固定的销售地区,20世纪40-50年代较为繁盛,“鸟头”订购,到村取货。

松枝鸟作为玩具,明显受到现代玩具的冲击,在被列入非遗名录后,常作为非遗博览会展览品和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其主要功能的变化,政府部门起了重要作用。

四、技艺传承的时空

松枝鸟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与生存时空关系密切。其制作与村落历史关系密切,村里出现制作能手王德益后,这种技艺通过血缘、地缘(邻里)和姻缘三种关系传播。其作为商品有利可图,对改善困窘的生活有益,因而出现了制作户数增加的局面,逐渐形成村落性的生产。随后,伴着“人民公社”“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到来,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影响了其制作与发展。80年代以后,渴望快速致富的驱动力、现代玩具的冲击、艺人的断层等因素使松枝鸟制作这种传统手工艺面临严峻的考验。

松枝鸟制作与季节和日常闲暇也密切相关。它主要是作为村民赖以生存的农业之外的副业存在的,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制鸟主要在农闲的冬季。另外,制鸟需要大量时间,因而主要在不能在田间劳作而又缺乏家庭娱乐方式的相对闲暇的夜晚制作。

松枝鸟的制作与自然环境有关。其兴盛时期,正值庄稼收成不好、家庭饥寒交迫的年景,制鸟成为当时一种支柱性的谋生方式。农业生产的秫秸、棉花为制作提供了原料;其他材料如野鸭毛通过到距离较近的南四湖中的村庄去购买,铁片可以从边角的铁制品上取得。后来,随着农作物种植的变化,高粱变少近乎消失,而玉米增加,玉米秸秆取代高粱秸秆;在其销路变得困难时,用野鸭毛成本增加,于是就用家中养的白鸡之毛染色后代替。

松枝鸟制作与村落地域空间也有关系。根据调查,制鸟时染色颜料一直需要购买,大量制作时,棉花、铁、毛乃至秸秆都需要在临近地区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商业利益链。访谈得知:在过去,峄庄村的孙氏经常去该村卖染色颜料;东曹西村的一户人家经常去该村卖棉花。由于姻缘或地缘的优势,该村周围地区出现了许多“鸟头”转运小鸟赖此谋生,不断外出销售,使需求量不断增加,刺激了村落的大量生产。购买者的质量要求使生产者能够不断学习,间接地促进了技艺的提高,从而形成了生产性村落。

五、传承方式:家庭作坊式生产与言传身教

松枝鸟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与言传身教。制作主要是在亲缘关系范围内,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孩子都参与,在需要人手时,往往会在地缘或姻缘范围内找人帮工。松枝鸟制作技艺的传承无“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之类的规矩,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和自己实践经验积累来完成。其传承离不开环境: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为孩子创造了有力的技艺学习环境;村落户户生产更有了氛围浓厚的大环境;再者,近山多鸟,便于观察鸟的优势为制作一定程度上注入了灵感。这样的环境就使得技艺顺利传承。

松枝鸟的制作在本村兴起后,也通过亲戚关系一度在临近的中西曹村、毛山村传播。调查得知,两村生产户数相比,距离较近的中西曹村多些,毛山村较少,但都很有限;两村生产的时间都很短,数量也有限。从整体上看,其制作技艺并没有传播出去。女性虽然可以带走技艺,但却没有持续传播,主要因为这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副业,且无制作氛围和稳定的销售市场。

总之,松枝鸟制作技艺的传承是通过家庭来完成的,其一度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姻缘关系、地缘关系发生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将其技艺限制在了村落范围内,业缘关系一直在此中维系。

六、结论

松枝鸟制作是西西曹村在特殊时期产生的作为家庭副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形式。村民们通过家庭作坊内的言传身教与不断实践而使这种技艺不断传承,并没有因姓氏和家庭或村落的界限而发生隔阂;其技艺主要以家庭晚辈跟随长辈习得而来,基本也不存在技术传授的封锁性。它从在西西曹村诞生之日起就带有了时代生活的烙印,并随着历史变化而发生着转变。松枝鸟制作工序完整保留至今是可贵的,这为技艺传承留下了种子。

技艺传承离不开人、环境和传承方式三个因素。而今,其技艺传承在这些方面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也暗含着悬念。“文化及其表现形式是一个绵延的传统”, “在文化传承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传统艺术就尤是如此。一种传统的艺术没有了传人,没有了欣赏艺术的观众,这种艺术也就会消亡。”这种看法对于松枝鸟来说也是适用的。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品,传承依赖于“传人”,也依赖于“欣赏艺术的观众”——购买者(消费者)。这二者也是松枝鸟技艺传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艺传承的关键在于人,其制作技艺主要掌握在老年人手中,部分中年人也会,因为无法满足经济支出需要,工序繁琐,技艺逐渐被抛弃;青少年中少有人会做且多外出打工或在外求学。松枝鸟传人呈现出老龄化严重的状况,且多因身体不允许或不需要赖此增加收入等原因,大多数已不再制作,技艺传承的延续面临严峻的挑战。松枝鸟制作技艺的知识就是嵌入在以村落家庭作坊为主的氛围环境这一情景之中的,其中包括传授者和学习者,年轻人的不参与造成了技艺传授情景中学习者的“缺场”, 导致言传身教不能实现,进而引发代际断层与家庭作坊式的解体。目前的环境很难保证传人的持续存在。

松枝鸟制作的最初动因是作为小商品销售来增加家庭收入或谋生,它因而被村民看作赚钱的营生、“要饭的生意”,表述观念中带有轻视乃至歧视的意味。后来,只有不能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人才制作。其诞生之初就呈现出商品的性质,无疑会让人想到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可能会散发出生机,但此路也可能是非常狭窄的,由于其制作原料简单,甚至因此被人称作“骗人的把戏”,制作后保存不久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它在作为丧葬用品的装饰物时具有一定的市场,但制作是粗糙的,市场也面临着不确定的风险。松枝鸟的购买者是极为有限的,尽管如此,形成的购买力或许可以保证技艺暂时不被抛弃或遗忘。

松枝鸟作为一种教育资源,2012年以来,滕州市有小学把松枝鸟制作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使学校素质教育与非遗技艺传承相结合,学校传承的探索无疑会对其宣传保护起到推动作用,至于长期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注释:

①凫山县是1944年8月在滕县(今滕州市)西部设立的一个县,它1956年3月被撤销,其所辖部分地区划归滕县。

②此种鸟个头较大,双脚,制作时尾插鸡毛,销售时使用秫秸做成的鸡架,鸡架两边各插一只。

[1]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79-180.

[2]松枝鸟—典型成果介绍[N].滕州日报,2011,7(15):22.

[3]陈芳秀.爱我中华 爱我滕州[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53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1):62-63

[5][英]凯·米尔顿,袁同凯,周建新译.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人类学角色的探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91

J527

A

马运河(1988-),男,汉族,山东滕州人,法学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与教育。

猜你喜欢

村落技艺家庭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油画《村落》
家庭“煮”夫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