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创新路径

2017-05-11郑素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影响因素农产品

郑素芳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辦教育协会课题“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研究”(立项编号hmx20150325)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下,绿色治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农产品拥有着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央对生态理念的提出,居民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打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如何维系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治理模型并设计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理念、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链社会责任、绿色文化、绿色维度对绿色治理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由此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产品 流通产业链 绿色治理 影响因素 创新路径

所谓绿色治理,即指集合环境、理念、科技、文化等多元系统,以绿色、节俭、低碳为理念,通过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发展,促进人类、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福利。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生态意识增强,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大幅增加,生态农业、有机农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业链短、信息机制不畅通、农户利益遭受双向挤压、产业链不畅通、绿色治理欠缺等,严重违背了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打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如何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设计产业链绿色治理模型,以实证研究的形式对农产品流通绿色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绿色治理的创新路径,如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培育节点企业产业链的社会责任、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人力资本培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农户+公司”与“农户+公司+互联网”模式产业链较短,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结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如青海黑枸杞基地、云南玛卡基地、西藏青稞基地、黑龙江大米与大豆基地等,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大多通过与公司签订合同,采取“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互联网”的模式,将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销往市场。由此,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能够专注于生产、种植,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公司专注于销售,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电商平台,着力开拓销售渠道、打开销路。然而,这一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产业链较短、信息不对称。绿色农产品从种植、生产至销售,产业链条上只有两个主体,即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公司,无法形成高效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有效的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农户、引导种植,常常导致绿色农产品供需不对称等,滞销现象频繁发生。如2016年6月就涌现了多地苹果滞销的情况,如礼泉县烟霞镇、砀山苹果滞销,随后甘肃平凉10万吨苹果无销路,果农损失巨大,甚至出现砍掉多年的苹果树改种花生和葡萄。分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太短、农户种植的盲目性及单向性、信息渠道闭塞等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农户+公司”与“互联网+顾客” 相结合,挤压农户与消费者的利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已开始向“农户+公司”、“互联网+顾客”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即公司直接收购农户(或专业合作社)生产、种植的绿色农产品,经过简单的加工、包装形成初级农产品,借助于“互联网+顾客”平台进行销售,由此延长了产业链条,也放大了农户收入增长空间。从表面上看,这种流通模式减弱了“资源诅咒(The resource curse)”效应,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更好地销向市场,繁荣了农村地区的经济,为农户带来增收。然而,公司在“互联网+顾客”平台上进行农产品销售时,农户与顾客完全被公司所“隔离”,公司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往往会采取双向挤压手段,即尽可能压低农产品价格,以较高的价格卖与消费者,从中获得利润。通常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在与公司的谈判中不占据优势,对农产品价格不具话语权,公司定价成为“行规”,导致农户利益受到侵害。另外,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渠道有限,公司销售采取“低进高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三)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不畅通,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尤其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亿吨,实现“十二连增”,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不畅通已成为农业发展“短板”,掣肘农业的绿色化、现代化发展。具体从农产品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三部分进行分析:产前,农户沿用传统生产模式,基于去年或历史经验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品种、面积等,往往未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深入思考,由此在农产品上市时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出现大量滞销或供不应求,可能导致农户遭受损失或是着急生产,同时在产前链条上,部分企业通过宣传产品优势和市场潜力,以提供种子、承诺收购等形式与农户合作种植,最终往往未履行承诺变为卖苗、卖种子,农户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产中,农户与企业已意识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并着手实施,如河北张家口农户种植绿色有机蔬菜、甘肃部分葡萄种植企业生产葡萄酒、饮品等,最终因产品质量不高、性价比低等,使得市场接受程度低。产后,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了“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但由于企业经营存在阶段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产业链断裂,最终遭受损失的依旧是农户,如甘肃定西市盛产土豆,2015年受深加工企业倒闭的影响,农户在完成农业种植后大量土豆滞销。

(四)绿色治理欠缺,导致特有的稀缺性农产品资源濒临灭绝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拥有着的稀缺性农产品,如青海、西藏、四川阿坝等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冬虫夏草,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松茸,吉林长白山的人参。近年来,在政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大肆宣传下,稀缺性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如西藏那曲地区的虫草一度飙升至十万一斤,云南野生松茸干片为1500元一斤。面对市场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地方政府将其视为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影响的“利器”,在利益的趋动下,农牧民过度采挖、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草甸保护不力,再加之政府绿色治理欠缺,导致资源濒临灭绝。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土壤环境并不乐观,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绿色治理,导致重污染企业周边土壤污染程度过高,如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采矿区周围地块的超标率分别达到36.3%、34.9%、33.4%。由此,导致我国农产品绿色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模型研究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绿色、生态建设已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人类的文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绿色治理模式集合环境、理念、科技、文化等多元系统,正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把经济视为嵌入社会与自然界的子系统,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福利。

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绿色化治理,能够维系可持续发展,顺应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模式。其理论模型的构建必须包括的要素如图1所示:一是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催生了绿色化治理,明确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寻求生态与经济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人类、环境间的协同发展。二是绿色化理念。农产品流通各环节都应整合绿色化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观念,培育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意识,走绿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绿色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经济绿色化发展,激发绿色技术,构建技术协同创新的绿色产业链,培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四是产业链社会责任。产业链社会责任可分为两个维度,经济责任与自然责任。“十八大”提出了构建美丽中国,绿色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价值升华,是人类精神的自然回归,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理念、制度、精神,是人类物质与精神的深度融合,在新时期下,经济的发展必须走自然化、和谐化、柔性化的绿色文明产业链发展之路。五是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绿色化理念、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石,是从生态视角发现与探索世界的理念框架,要求企业管理者摒弃固化思维,树立绿色发展观,培育企业社会责任。

(二)维度研究

绿色化发展模式融合了绿色经济、绿色价值,适应环境且增加对自然的宽容度,具体而言是低碳、文明、节俭的模式,体现社会活动的公益化。绿色化发展必须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前提,创造以绿色为标志的文化,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模式,体现经济活动的商品化。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普及,人类、自然、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历史关注重点。由此,构建人们对绿色治理的价值维度。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绿色治理,涉及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具体包括四维度:一是绿色协同;二是绿色信任;三是绿色共赢;四是绿色化服务。

(三)实证研究

问卷设计。为了准确获得数据、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理论模型和维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测度指标(见图2),共有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采用五级Likert量表进行衡量,即: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比较认同;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问卷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从2016年1月开始,结束于7月,采取实地发放、Email方式进行调研,主要向四川、西藏、甘肃、贵州、云南、广西六省的商务厅、农业厅、高校教授发放问卷。共发放6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38份,回收率为86.77%。

描述性统计。将回收问卷的数据录入Excle,进行描述性统计。根据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理论,均值小的指标解释能力相对较强。从表1可见,各项三级指标的均值数均在2-3之间,即指标对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解释能力较强。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采用Cronhachs Alpha系数法对指标测度进行信度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利用SPSS13.0軟件对20个三级指标进行检验,α=0.729>0.7,说明样本信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采用Bartletts球形检验法对指标测度进行效度分析,检验结果显示KMO=0.827>0.7,Sig.=0.000,累积方差贡献度为72.28%,说明问卷中各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相关性检验。利用Amos4.0软件对图1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理论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结果显示:χ2/df=2.173<5,RMSEA=0.203<0.5,NNFI=0.947>0.9,CFI=0.952>0.9,SRMR=0.046<0.08,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实证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我国云、贵、川、藏、陇、桂六省区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构建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模型中,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理念、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链社会责任、绿色文化五个要素贯穿始终,整体拟合度较高。说明五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维系可持续发展、顺应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模式。第二,流通过程绿色化治理缺失,农户利益的双向挤压现象严重。尤其是边远山区农产品流通困难,在产销过程中过于依赖公司,导致利益受到双向挤压。第三,实证中构建的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对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说明要改善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水平可从相应的指标变量展开。

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改善农产品成长环境,实施生态环境治理

绿色经济的提出,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农业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石。农产品的生产是其流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成长环境是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受水、土壤、大气等污染源的影响,农产品质量令人堪忧,出现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农产品市场。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地方政府要摒弃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拒绝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改变发展部门紧盯GDP、环保部门“放水”的局面。谋求经济发展,必须树立绿色文化、绿色化理念,着手处理应对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气污水排放等,加大监管力度,构建多元化的环保系统,构建绿色青山的生态环境。尤其是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具有山地特色的冬虫夏草、松茸、人参等稀缺性农产品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其成长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农产品资源将濒临灭绝,政府要结合地域特色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将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和完善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二)树立绿色化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推进农产品绿色技术创新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新思维、树立绿色化发展理念,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绿色因素引入农产品流通的产业链技术研发,提高我国特色农产品的绿色竞争力。绿色技术具有前瞻性,将环境因素与技术研发充分结合,实施环保部门与科技研发的协同,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必须遵从严格的环保指标体系,让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绿色发展获得先行优势。政府部门实施研发与管理的融合,充分发挥控制优势,尤其是高新技术集群效应的研发,鼓励并引导节点企业追求经济利益与绿色技术协同发展。将环境、生态、技术创新等有机结合,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科技与绿色的关系,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进农产品绿色技术创新。

(三)培育节点企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社会责任,弘扬绿色文化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人类的文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相适应,倡导绿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思想基础。通过绿色文化的熏陶,培育节点企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社会责任。加大对“公司+农户”等模式监督力度,建立透明、公正、公平、合理的市场氛围,促进农产品节点企业的诚信合作,构建产销一体化模式,实现农户、企业、消费者的共赢。建立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内部的诚信机制,防范盘剥、贴标签、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肃清市场“暗流”,构建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产品流通市场。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绿色且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甚至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2015年商务部开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着手农产品流通市场的部署。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建立面向消费者的直销网点,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直供,推动市场流通向优质环保转变。构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作用,建立预警机制,为农户生产提供科学指导,防范农产品滞销风险。打破传统流通模式,优先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电商进村示范工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户增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现代化的物流,积极推动绿色物流,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約化的转型升级,为我国绿色发展贡献流通力量。

(五)加强人力资本培育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共同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方方面面,政府必须给予大力扶持,才能顺利推动绿色经济。实施绿色治理、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绿色技术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培育集绿色、环保、研发、技术于一体的人才梯队,加大生态服务供给与保护,为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提供指导,打通农产品流通障碍,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体系。加快职业教育、推行“学校+企业”的人才培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为绿色经济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政府部门加大绿色发展的财政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如拨出部分地方税收、环保罚金等,扶持农业流通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加速环境财政制度改革,财政投入偏重于生态环境管理、修复环境污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尤其在“西部大开发”、城镇化的进程中,科学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集中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叶君勇.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4)

2.吴沛良.践行发展新理念 推动迈上新台阶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 2016(2)

3.叶柳祥, 蓝月相,毛金华等.云和县 “十三五” 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与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6)

4.于法稳.实现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6(4)

5.陈志峰,王海平,林国华等.基于低碳经济理论视角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

6.王淑琴,刘洪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助推现代农业绿色崛起[J].基层农技推广,2015(11)

7.朱鹏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5(1)

8.蔺旭东,周军锋,刘佳.资源关联性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2)

9.苏红.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影响因素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