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跨界应用型教师培养制度创新

2017-05-11胡善珍王伟浩濮光宁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胡善珍+王伟浩+濮光宁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营销与策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2zy119);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2014zdjy17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决定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職业教育老师“应用型”的工作岗位要求,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社会服务兼备的跨界素质和能力。本文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学院在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跨界应用型教师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培养和管理制度、实践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教学单位改革、服务社会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关键词:工匠精神 应用型教师 跨界教学能力

基于工匠精神的跨界应用型教师培养背景分析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决定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高职院校教师要成为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工匠型老师,必需具备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精神,将现代技能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相结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工匠”。作为培养“现代工匠”的高职教师,其工作性质决定其必须是“现代工匠型”的双师教师。“现代工匠型”的双师教师是一种特定职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教育和行业两个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在两个岗位上工作,并且使两种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师基本结构的分析。专职教师学历结构:研究生以上占比80%;职称结构:副教授以上占比31.77%;年龄结构:35岁以下占比58.5%,40岁以下占比72%;教师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较高、知识新、年纪轻,是一支生气勃勃的教师队伍。但从教龄结构来看,专职教师10年教龄以内的占比43.33%;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课教师只占7.9%,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仅占全体专职教师的13.36%。许多教师都属于“家门—校门—教门”的“三门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弱,与高职教师应具有的能力结构不匹配,与高等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匹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能力、教学实践等仍需历练和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总结多年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以现代工匠精神重构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培养具有跨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教师的理念。所谓跨界应用型教师是指职业教师要具备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德技双馨、专兼结合,且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兼备,具有跨界素质和能力。跨界应用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的能力结构基础上,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运用近10年教师的教学测评资料,分析、梳理优秀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与潜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对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考评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更好地引导教师朝着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合一的方向发展。

应用型教师跨界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基于以上以实践教学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开放、动态的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重构,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索提升基于工匠精神的跨界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重构应用型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内生性成长动力机制。提升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能力,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因此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制度层面完善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培养和成长的保障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广大教师努力成长的动力和积极性。

2015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受教育厅委托,承接了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修订的任务。在修订过程中,结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多年来在重构应用型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上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建议和意见,为安徽省从高职教育本质属性和培养目标出发,构建职业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和标准做出了重要贡献。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遵循最新的《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结合实际,研究建立了一整套以“12315”、“369”教师人才工程项目为重点的教师培养和提升保障与激励机制,将教师实践能力形成由“外压”变为“内需”。

第二,推行“双基双挂”、“教师企业工作站”,建设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推进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工匠进校园,是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具有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的重要途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点在于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平台。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推动校企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双基双挂”、“教师企业工作站”工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校企合作成绩,为建设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实践平台开创了新途径。

创建“教师企业工作站”,为应用型教学能力提升提供跨界实践基地。为了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下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开展了“教师企业工作站”建设工程。建立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教师工作站是一种开放的实践组织形式,依托教师工作站,专业教师将以此作为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在学生实训、师资专业团队、政策咨询建议、企业培训服务、校企横向课题、专项难题攻克等方面与企业广泛合作,为教师跨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学院和企业两块成长的土壤,为教师既成“匠师”又成“艺师”、既成“教师”又成“技师”提供了成长路径和平台。2015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围绕专业建设需要创建20个“教师企业工作站”、11个“教师企业工作站”的培育单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了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具有创新性,收效良好。

持续开展“双基双挂”工程,为教师应用型教学能力提升提供跨界实践机会。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期动力机制,10多年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依托安徽财贸职教集团深入持续开展“双基双挂”工程,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为教师应用型教学能力提升提供跨界实践机会。目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已安排了60多名教师到集团内外企业任职,聘请56名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学院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教学设计及实训指导及兼教。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师在挂职期间帮助企业完成全国供销总社重大项目,参与安徽省“861”项目开发与建设。尤为典型的是,2015年12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老师王会颖博士受安徽省委组织部委派,参加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开展的第16批博士服务团,援助西部建设服务锻炼工作,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挂职副区长的一年里,为该地区电子商务、“互联网+”、职业教育等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第三,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纲要》还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高校信息化建设给高职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则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关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的内在要求,现代应用型教师必须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投身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探索中,2015-2016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师获安徽省高校教师信息化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项目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优秀慕课2门,制作2370小时32门课程的微课,效果显著成果丰硕。在安徽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名列前茅,彰显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结果。

第四,构建“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鼓励教师服务行业企业,促进知识与实践相互转化,为应用型教师跨界发展打通道路。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也是职业类院校的办学方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广大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教师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服务社会,可以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和应用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修订和优化教学大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开发出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结合实际,支持和协助各教学系相继成立了9大研究所。通过创建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纳入一个平台,促使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将知识与实践相互转化,即创造现实的社会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应用型教师跨界发展打通道路。

应用型教师服务社会典型案例:服务西部的社会经济及职业教育发展,彰显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跨界应用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建设成果。2016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签署了院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服务社会发展新要求,精准扶贫推进中西部交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能力培养成果的一个体现。根据签订的框架协议,此次院地合作方面包含“互联网+”技术培训(包括“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支持、精准扶贫、制定“双创”工作规划方案、拓展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双方专家及科技人员相互考察协作等方面,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属首创。

第五,扩大对外交流,培养“师德高尚、学问高深、技能高强”的应用型教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重点培养“师德高尚、学问高深、技能高强”的跨界应用型“三高”教师。先后选派近12名教师到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做访问学者;38名教师到美国、欧洲、新加坡、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学习培训;选派教师赴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进修;还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取得国家认可的各种从业资格证,积极参加“双师素质”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各种教学研讨会和行业交流会,通过合作办学、对外交流,扩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第六,组织教学改革,深入研究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提升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做、学、教”合一、以做为先的教学模式。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鼓励和推进教师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和职业技能学习规律,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编辑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职教教学方法的汇编与实践,已初步成稿;以学院首席教师为基础,以项目或任务驱动为抓手,开展“基于工作流程或任务导向的课程设计”的教学设计大练兵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由46位首席教师制定了《基于工作流程或任务导向》的48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书,加强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界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跨界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基于职教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需要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从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如何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其实施上立足真实企业岗位的需求和职责要求,将工作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将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将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关键性知识、能力要求转化为教学要点。进而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按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毕业生。

第二,基于应用型教师评价标准,着力解决实践教学能力量化考核问题。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必须加大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比重,虽然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考评的层次结构模型,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体现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建立实践教学能力量化考核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第三,进一步完善高职应用型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培养系统。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对高职教师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这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还涉及人事、科研、实训平台建设、教学单位的组织规划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3)

2.鲁昕.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2014(3)

3.吴全全.職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徐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识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5.胡善珍.基于跨界视域的“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6.胡善珍,郭湘如,江友农.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探索—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7.孙成正,胡善珍.基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探讨.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

8.杨仁付,胡善珍,金成林.技能视角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与评价.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5)

9.曹承龙,胡善珍,夏承龙.“双创”驱动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与实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6)

作者简介:

胡善珍(195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与价格、职业教育。

王伟浩(1976-),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研究与职业教育。

濮光宁(1978-),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与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