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互联网+物流”服务研究

2017-05-11吴婷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变化认识可持续发展

吴婷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互联网+高效物流”战略的提出,给物流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但从当前我国物流服务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物流”服务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本文即从对“互联网+物流”服务的认识入手,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发展变化,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互联网+物流”服务发展对策,以期推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 认识 新变化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物流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与社会均对其高度关注,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日渐提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的达沃斯论坛上就已经指出物流等第三产业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在提升发展期,如何促进物流可持续发展已成重要课题。“互联网+高效物流”战略的提出,给物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互联网+”环境,“互联网+”正在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于传统物流业来说,“互联网+”的注入,创造了新的物流发展生态,将物流业推向了转型升级新阶段。不过,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互联网+物流”服务,明确“互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发展变化与问题,制定“互联网+ 物流”服务战略,对促进物流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互联网+物流”服务的相关释义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12年,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提出。不过,当时这一概念并未被广泛关注。2015年3月,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在全国两会对“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方面的议案进行提交,该议案取得了广泛关注。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和阐述。从“互联网+”概念来看,“互联网+”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时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在生产要素配置中,互联网具有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力及生产力的提升,使经济发展进入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各项能力为手段的新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所指的即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完成融合、优化和转型,进而延伸并创造出新的业态。

2015年7月4日,在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互联网+高效物流”被明确提出,要求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以实现物流跨行业、跨区域经营,促进物流供需信息对接效率的提高以及使用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意见还鼓励在物流领域中对大数据、云计算加以应用,对智能仓储体系进行建立,对物流运作流程进行优化,促进物流仓储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运转效率的提升,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在“互联网+”理念中,“互联网”并非核心,“+”后面的因素才是“互联网+”的核心。将“+”后面的因素带入到物流行业中,通过“互联网+”展开业态创新与模式创新,会给物流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会给物流服务的发展内容以及前进方向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对物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环境下物流服务发展变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开始呈现出新常态特征。主要表现出四个特征,即“中高速”、“优结构”以及“新动力”和“多挑战”。“中高速”主要指经济增速开始换挡回落,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10%左右)向中高速增长(7%-8%)转变,这一变化也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优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在产业结构上,产业主体地位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在需求结构上,消费需求开始成为需求主体;在城乡区域结构上,城乡区域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居民收入比正在逐年上升。“新动力”主要指我国经济开始转变传统要素、投资驱动,迈向创新驱动方向。“多挑战”主要指一些不确定性的风险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趋向于显性化,如楼市风险、金融风险等。物流业这一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产业,也开始走向新常态,在新常态四大特征中也都有所体现。

从2014年开始,我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全面革新的一年。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4G信息通路的带动,促进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也给物流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首先,快递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物流包裹数量为57亿,2013年增长到92亿,2014年增长到140亿,2015年则增长到200亿左右,且仍然处于上涨趋势。从这一数量变化来看,其背后隐含的则是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其次,物流需求方式发生变化。从B2B 到B2C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无论京东、阿里、苏宁的O2O还是海尔、小米、中兴的C2B,在发展趋势方面都开始着重对物流需求服务新价值点的捕捉。再次,物流载体发生了变化。以往物流产业主要为高速路货车,而今高速路货车在流量方面下降了2%-5%,但物流企业的流量却出现增幅,且增幅高达50%-100%,主要因为新时代的物流产业在物流载体上已经逐渐转变,开始采用飞机等速度更快的载体,以顺丰为例,其飞机就已经达到34架。此外,物流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商业环境下,个性化定制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手机模式开始向C2B小米模式转型,传统家电模式开始向互联网DIY 模式转型,传统底特律汽车模式开始向硅谷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转型。2016年的互联网商业开始全面向C2B定制化服务服务转变,在这种“互联网+”环境下,C端驱动是当前物流的核心,个性化定制物流服务需求定位主要为小批量、多批次以及高频率,物流服务模式开始了从信息替代库存的变革。

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已经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7月对“互联网+ 高效物流”的提出,催促着物流业从“互联网+”中寻找新出路。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信息化的时效性优势越来越明显,空间距离由此也相对缩短,引发了各行业针对物流业提出了提速和快速整合的强烈要求。以互联网经济为基礎的新模式,促使原有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也推动了物流市场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和洗牌。“互联网+物流”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对原始物流运作模式进行改变,通过对信息化的全面推行促进智慧物流的实现。商务部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流通方式的创新,推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等,要求传统物流业不断地转变经营理念,积极融入“互联网+”战略中,使物流业与互联网可以在融合中实现升级式发展。“互联网+”的新风,在物流行业中依然很受关注。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受“互联网+ 物流”影响将会发生很大改变,通过物流信息化的全面推行,可促进智慧物流的实现;通过对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也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进而促进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物流的“升级版”进行打造。

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企业代”概念进行论证。企业代内成长主要设定在基本稳定的市场环境前提下,企业在资产数量上实现稳定提升;企业代际成长期主要指前后相邻的企业代在过渡期中的成长。企业代内成长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代际转换的形成,企业资产竞争力从弱到强的发展都离不开代际成长期,与此同时,代际成长期还是后续代内成长的起点。在代际转变过程中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处理好,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物流企业代内成长的转变过程中,驱动其代际转变的因素不仅包括外部环境,还包括“互联网+ 物流”因素,这两大因素对物流企业竞争力更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会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但从当前我国物流发展来看,依然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一)物流成本较高,发展方式粗放

在传统物流商业模式中,从货主到收件人之间需要经历四个环节,即物流商、运营商以及信息部和司机。整个发货与收货过程中经历的环节较多,在信息方面不够透明、渠道方面不够通畅、物流速度方面较慢,各个参与者的成本会随之叠加起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较高。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在GDP中所占比例达16%,而全球平均水平则在6.5%左右,比平均水平超出2倍多。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能源、土地等均表现出较高的消耗指数,且无效运输与不合理运输情况严重,超载、超速所导致的物流事故广见报端。受地方经济发展不同的影响,我国中西部物流发展程度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种结构性的不同,导致我国物流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影响了物流成本。其中,在物流总成本中,运输费用就已经达到50%左右,远远高出发达国家,这种原因主要与我国物流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有关。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表现出分散、独自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其发展方式粗放的一种表现。而造成其分散、独自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物流当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还没有形成合理分工与有效衔接,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信息不共享的问题,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不高,较难通用。

(二)创新能力不强,专业化人才欠缺

当前物流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还不多,创新动力不足,不管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及管理创新上都比较滞后,且对新兴物流方式、技术等的创新与应用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创新活力,还没有进入以创新引领物流发展的阶段,物流行业在创新链条中还处于末端。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在专业化人才方面也比较欠缺。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很多物流企业招聘的员工大多为非专业类人员,不仅物流专业性水平较低,且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物流服务专业能力较低,从基本上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网络化建设滞后,物流交接效率低

在网络化建设上,我国很多物流企业投入不够,还处于建设初级阶段,受网络化建设滞后的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网络化建设各方面都不够成熟。从物流体系运作过程来看,物流项目单一问题比较明显,仓储管理、搬运以及运输依然处于主导地位,物流运作习慣依然比较传统,在物流服务方面缺乏综合性思想和意识,这些都导致第三方物流优势难以发挥。物流链条所涉及的环节较多,虽然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但在系统功能上的使用还比较有限,中间环节过多,物流交接效率较低。

(四)供应链不通畅,与相关行业联动不足

相对其它企业,物流企业在整个运作、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骨架即为供应链。但根据物流企业当前供应链情况可以看出,在建设方面普遍缺乏一体化思维,系统化服务不健全。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物流与各个行业都形成了紧密联系,且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贸易联系。但与这种发展势头不相称的是,我国物流当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全球物流业供应链体系,与各个行业的联动不足,物流国际市场份额不高,供应链不通畅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影响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瓶颈。在“互联网+”环境下,物流供应链建设必须树立全局性思维,促进功能、空间、时间一体化,才能提升物流供应链效率。

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互联网+ 物流”服务发展对策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与不断进步的技术环境下,传统“投入高、效益低、科技落后”的物流服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业服务的要求,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来推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互联网+ 物流”服务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转变粗放的物流发展模式,打造“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我国物流企业应转变对物流“苦力服务”的传统定位,以及单纯的信息中介服务定位,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商转变,积极打造“互联网+”发展新模式。根据其基础来看,应加大对网络布局的实体平台的重视程度;根据其支撑来看,应加大对科技互联的信息平台的重视程度;根据其核心来看,应加大对标准产品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因此,必须对传统物流粗放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对市场主动进行引导,打造智慧物流系统,实现物流企业发展的互联网共享,最大程度地促进物流运转效率的提升。龙头物流企业可通过物联网信息集聚优势,对各类社会物流信息资源进行聚合,促进物流资源尽快步入互联互通以及高效协同阶段;通过共建、合作等模式,在仓储等基础设施方面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实现全国统一化,提升物流效率,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

为适应可持续物流发展的战略需要,我国物流企业应加快对最新网络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应用,推动管理模式实现向互联网化的升级,以促进物流成本的全面降低与物流资源的优化分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流发展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这种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快速发展基础上,针对物流全局而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形成的多层级结构与网状互联。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物流企业与其它企业在连接方面广度与深度的增加,而这种广度与深度对物流企业价值具有决定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物流运行质量,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物流服务。

(二)强化我国物流发展创新驱动,大力培养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

首先,物流企业应不断强化自身物流创新能力。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架构,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物流行业必须重视对物流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积极构建“互联网+”产业创新网络,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次,需要加快对融合标准的制定。“共性先立、急用先行”是我国物流行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积极加以引导,同时对这些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积极引导;对于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各项细分领域标准化工作也应进一步加快,如物控系统、智能运输设备等标准化;加强对“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的重视,通过对其不断地完善,推动我国国际物流标准化工作进程,确保我国物流标准制定话语权在国际中不断增强。最后,需要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互联网+”环境中,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推动物流创新必不可缺的内容,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物流企业应加强储备和布局;为了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在专利基础信息资源方面,我国可建设在线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开放共享进程,促进物流服务附加值不断提升;对于物流行业中的各种侵权假冒行为应加强打击力度,做好物流专利执法维权工作;对“互联网+”物流发展模式保护联盟进行建立,重视对物流服务创新成果的保护。

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物流”服务离不开复合型的物流专业人才,物流行业应对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大力培养。互联网企业是形成“互联网+”环境的重要载体,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应加强与其合作,开发和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同时应针对物流管理人才,加强对其互联网技能培训,以适应可持续物流发展战略在复合型物流人才方面的需求。物流行业也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在办学中加大对“互联网+”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也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平台的合作,对一批联合实训基地进行打造,实现对“互联网+物流”服务实验中心的创建。物流企业本身也应建立完善的招聘与培训制度,注重招收和培养物流复合型人才,构建一支专业化物流人才队伍。

(三)完善物流供应链与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物流效率的提升

供应链是一个庞大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包含最初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环节,而且包含对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环节,包含成品诞生环节及销售环节,最终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构成了对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以及资金流的全面控制与管理。在物流供应链中,贯穿其中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为配送,完善物流供应链的重点应放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上。可持续物流发展战略架构下,需要我国物流企业加强对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其不断完善,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升物流供应链整體效率。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构建一体化配送中心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企业应着重从这点入手,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同时强化对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强对配送环节的监控,促进相关责任制度的完善;借助物流配送对客户信息的积累,对客户资源进行挖掘;在服务项目上,可提高项目附加值,开发多功能物流服务项目,使物流服务可以实现精准营销。

物流企业还应加大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重视,创新运营模式。我国物流市场上,物流信息平台日趋多样化,同时涌现出各种公路物流APP,使人与货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实时连接。物流企业可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根据客户类型不同对物流模式进行定制与升级,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使物流信息数据能够实现高效整合。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坚持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向客户提供更为细化的服务,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用户多样化需求得以满足。在公共网络平台中,运费是十分透明的,物流企业应转变盈利模式,如与货主构成牢固利益共生关系等;也可通过APP实施物流商业模式变革,对区域物流网络以及海外物流网络积极建立和拓展,促进物流服务合作网络更加广泛化,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金炜晗.互联网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8)

2.赵静.“互联网+”时代提升传统物流服务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3.段雅丽.适应“新常态”布局新未来 中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正当时[J].物流技术,2015(2)

4.张颖川.新机遇,新战略,新未来—记2015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6(1)

5.顾晓雪,顾新,王涛.“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决策咨询,2016(3)

6.乐烨.互联网+时代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

7.恽绵,魏际刚,涂小岳等.互联网如何引领物流产业发展? [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24)

8.王珊君.新环境下中小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6)

9.李发鑫.技术平台的引力波—“互联网+传统物流”催生信息生态圈[J].物流时代,2016(3)

猜你喜欢

新变化认识可持续发展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